ST股票的疯狂及操作技巧与如何像彼得林奇那样挑选股票(2)

邓高分享 时间:


进行长期投资

林奇曾说过:“不考虑那些偶然因素,股票的表现在10~20年的时间里是可以预见的,至于想知道它们是否在今后2~3年内走高或者走低,不如掷个硬币看看。”这样的言论听上去似乎不像出自普遍只关注股价短期回报的华尔街人士之口,但林奇有这样的理念也正是他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ST股票的疯狂及操作技巧与如何像彼得林奇那样挑选股票(2)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他从不去考虑所谓买入时点或试图预测经济走势,只要所投资的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他就不会卖出股票。事实上,林奇曾对寻找买入时点是否是有效的投资策略做过研究。根据其研究结果,如果一名投资者在1965~1995年这30年中每年投资1000美元,但很“不幸”地是都赶在每年的高点建仓,那么这30年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106%。


如果另一名投资者在同样时间段内“有幸”在每年的最低点建仓1000美元,那么,他在这30年中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117%。可见,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时点买入股票,在30年的时间里,“不幸”的投资者每年的回报率只比“有幸”的投资者少11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让林奇相信费心去捕捉买点是没必要的。只要这个公司很优秀,它能给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价值就会不断提升。因此,林奇的投资工作就变得很单纯——去寻找伟大的公司。这些伟大的公司股票被林奇称为“tenbagger”,指的是那种股价可以翻十倍的牛股,而实现这样惊人的回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长期持有,即便它很快就涨了40%甚至100%也不考虑卖出。


但大多数投资者包括许多基金经理在内却在卖出或减持这些可以持续盈利的股票,反而对亏损的股票不断增仓,期望能拉低成本,这种行为被林奇戏称为“拔掉鲜花却给杂草施肥”。尽管彼得?林奇的有些做法也不适合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甚至是机构投资者,比如他曾同时持有过上千只股票,有些过于分散化,但这就是适合他的投资方法,是林奇诠释他认知的投资环境的最好方式。通过学习彼得?林奇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我们自己所在的环境,可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投资之道,像林奇那样把投资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积累财富又能充满乐趣。


在全球最著名的个人投资者交流网站TheMotelyFool上,彼得?林奇的追随者们根据林氏投资风格总结出了在挑选上市公司时要回答的13个问题,这可以为国内投资者学习彼得?林奇投资理论提供一些启发,尤其适合于培养投资者的逆向思维,挑选出冷门牛股:1.这家公司听上去很无聊甚至有些可笑吗?2.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当前的热门行业吗?3.这家公司的业务会让人感到不愉快吗?4.它是一家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吗?5.它是被市场忽视因而不在机构投资者及分析师的关注范围内吗?6.它在受某些谣言困扰吗?7.有什么阴影或压力笼罩在这家公司头上吗?8.它所在的行业已不再增长了吗?9.它有什么特长吗?10.它的产品或服务是人们必须不断购买的吗?11.它是技术的使用者而非开发者吗?12.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公司股票吗?13.这家公司在回购它的股票吗?如果对于某家公司的这13个问题,你的回答大多都是“Yes”,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找到了一只彼得?林奇式的大黑马股。


以下对其中一些国内投资者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做一下解释:它是一家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吗?通常一家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的业绩和股价表现要好于以往,像朗讯从AT&T剥离出来和安捷伦从惠普剥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价值都有显著的提升。这背后的原因很多,例如独立后的管理层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利益,从而更有动力把公司业务做好。它所在的行业已不再增长了吗?这里的不增长多数情况下是指低增长,具有这种表现的行业一般已较为成熟,虽然不增长或低增长,但其产品或服务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处于这些行业的公司很有可能是“现金牛”,收益稳定,财务健康,只是业绩短期内缺乏成长性。因此容易失去投资者关照,成为冷门股,但价钱(估值)往往很便宜。像巴菲特收购的很多公司就是这种类型,业绩成长性平平,但现金流充沛,日后可以有很多提升股东价值(股价)的办法,如回购股票、加大分红,或再投入其他项目等。


它是技术的使用者而非开发者吗?纯做技术开发的公司很难做大,但最先使用和善于使用这些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力的公司则很容易成功,最典型的代表是沃尔玛。这家零售商和技术开发一点不沾边,但它是最早使用条形码、最早使用POS机和最早通过计算机技术管理物流的零售商,这使得它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后只用了20年时间就一一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这家公司在回购它的股票吗?公司回购股票说明公司认为其股价的市场估值水平太便宜了,只有公司自身才最了解自己的经营情况和增长能力,所以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就是在给市场提醒:“你们低估我们了。”而且回购股票的直接影响是每一股份享有的权益更大了,这和发行股票的摊薄效应正好相反,所以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其实仔细想想这些问题,背后都有很强的商业和投资逻辑,而且适用于任何市场。像国内股市曾经有过的一只牛股瑞贝卡(600439)似乎就符合上面的许多条件。这家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商在其上市两年多时间里默默无闻,不被国内投资者关注,但在刚刚进入A股市场的QFII眼里却是个宝,因为这些境外机构已经聆听了16年彼得?林奇的教诲了。



ST股票的疯狂及操作技巧与如何像彼得林奇那样挑选股票(2)

ST股票的疯狂及操作技巧

ST股票,即特殊处理股票,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者其它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该政策1998年4月22日起实施。截至2009年8月17日,沪深市场中ST股票共有117只,占两市股票总数的7.4%,流通市值1744亿元。

 

  ST股票普遍市值较小,117只ST股票中68只市值低于20亿,33只市值介于20亿到40亿,只有7只市值高于60亿。所有ST股票的平均市值仅27.66亿。从行业分布上看,ST股票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房地产、建筑建材和公用事业等板块。

 

  从收益角度看,ST股票由于普遍经营不善,业绩改善空间大。但即便业绩前景不佳,由于A股市场“壳资源”稀缺和市值小,也仍旧存在着较大的想象空间;从风险角度看,由于ST股票存在财务异常,经营风险较大,多数人习惯认为没有投资价值,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将ST股票排除在股票池之外。

 

  买卖ST股票被认为是典型的投机行为,潜在收益极高,但是风险也极高。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高风险高收益的衍生品极度匮乏,ST股票的存在有效延伸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收益覆盖广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空间。

 

笔者来谈谈ST股票运行规律,供投资者参考之用。

 

  以流通市值为权重,计算每天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所有ST股票的加权涨跌幅。通过ST股票的加权涨跌幅序列,以2000年1月4日为1000点构建ST指数。对比ST指数与Wind全A指数可以看到,二者的走势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由于Wind全A为全市场指数,其走势已经完全消除掉非系统性风险,故我们可以认为,从长期看系统性风险是ST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因素,ST股票高风险高收益特征使得ST指数的波动幅度远大于全市场指数。长期看,ST板块的累计收益一直高于全市场。此外,ST指数相对于全市场指数涨幅过大的时候,市场见顶或者会出现调整行情;ST指数相对于全市场指数跌幅较大的时候,后市则比较看好。合理的解释为:因为ST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品种,当ST股票表现抢眼的时候,说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正在上移,市场风险可能正在集聚。

 

ST指数系统性风险值对大盘风险的预警作用

 

  对于BETA值的异常,我们可以用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来解释。系统性风险是ST指数和全市场指数回归的拟合优度,即全市场指数对ST指数走势的解释度。从系统性风险值看,ST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值为0.56,说明在短期全市场指数走势只能解释ST指数走势的一半左右。那么ST指数的BETA值低,但是长期波动大于全市场指数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还可以发现,ST指数系统性风险值对于大盘风险有良好的预警作用:当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较低时,市场见顶或者调整概率较大;当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较高时,市场见底或者上涨概率较大。合理的解释为:风险和收益在金融市场中是永远并存的,当市场比较理性的时候,投资者关注收益的同时也会关注风险。ST板块一般是追随全市场在运动(因为ST指数的成份股数量以及其行业分布比较均匀,走势受行业因素影响较小),从指标上看,就是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较高。当市场整体预期非理性的时候,投资者过分关注收益而忽略风险,导致资金开始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ST板块,ST板块便开始脱离整体市场运动,从指标上看就是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下降到低位。

 

  对于“5·30”行情的分析:在“5·30”行情中,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下降到0.00,ST股票走势完全脱离全市场走势,整体市场出现剧烈的调整行情。在“5·30”之后,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开始急剧上升,说明ST板块开始跟随整体市场在运动。对于2007年底的大顶,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预测不准,但是我们可以从成交量数据来做进一步的分析。“5·30”之后的行情虽然指数再创新高,但是成交量却较“5·30”之前萎缩很多,也就是说“5·30”之后的上涨并没有成交量支撑。其次,“5·30”之后沪深300指数上涨近50%,而全市场指数仅上涨25%左右,市场主要是大盘股在涨,中小盘股整体涨幅不大。从这两个角度讲,“5·30”之后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处于高位也就好解释了。

 

笔者谈谈ST股票换手率:

 

  ST板块的换手率水平和全市场换手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对比换手率和指数走势可以发现,市场健康上涨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逐步放大。

 

  在“5·30”附近,ST板块和全市场的换手率都到达高位,说明“5·30”之前的牛市是比较良性的牛市;在“5·30”之后,市场整体仍旧上涨27.64%,沪深300则上涨近50%,上涨的主要是大盘股,而中小盘股则上涨有限,此阶段的上涨并没有成交量配合。从事后看,市场也确实经历长时间大幅度的下跌。在“5·30”之后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开始上升到高位,跟随市场一起变化,因为“5·30”之后的市场成交并不如之前活跃。

 

  用ST板块换手率减去全市场换手率计算换手率差,我们发现,在2006年之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ST板块的换手率都是显著高于全市场换手率。对比换手率差和全市场走势(2006年之后),在市场调整阶段或者下跌阶段,换手率差值较小;在市场处于上涨阶段,换手率差值较大。当然这个现象也不是绝对的,这个现象说明ST板块的成交对于市场涨跌变化更加敏感。对比换手率差和ST指数的相对强弱(2006年之后,相对强弱为ST指数/全市场指数),我们发现两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4。ST板块相对于全市场来讲,对于流动性更加敏感。在流动性好的时候,ST板块比市场上涨更多,在流动性不充裕的时候,ST板块则表现相对较弱。

 

ST股票运行规律对投资的意义

 

  ST指数与全市场指数严重背离时,说明市场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ST指数与全市场指数的背离程度,可结合ST指数与全市场指数间的绝对值差、ST指数/全市场指数、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ST股票的换手率、ST股票与全市场换手率差等指标;ST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品种,如果ST指数涨幅相对于全市场指数涨幅过大;ST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值很低;ST股票的换手率相对于全市场的换手率偏高;这些都说明市场情绪可能过分乐观,需要对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释放有所警觉。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ST股票的疯狂及操作技巧与如何像彼得林奇那样挑选股票(2)


19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