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呈集团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万豪和东呈国际集团是什么关系?

首先东方集团注入资产,这当然是利好。

但是这个利好可能低于了市场的预期,因此股价方面表现会不如沪东重机当初的那种资产注入后疯长。

但是毕竟是利好,而且东方集团二级市场的走势一直很稳健,东方集团也是民营企业中100强排名前十的企业,业绩也有,可等到中报出好,再决定去或留。

#广西东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简历投了很久,却无音讯!本人有将近20...

复牌要等公告,一般前一天晚上会发布消息。

没复牌之前是知道不了的。

想及时知道的话可以每天晚上关注一下公告。

许多网站都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比如和讯网络,巨潮资讯网,东方财富网。

可以买专业报纸,比如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来看 。

也可以打开行情软件,输入要查询的股票代码,按f10,就能知道了。

股票的起源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啊?

展开全部 一、最早出现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

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

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

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

二、中国股票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

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

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

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

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

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

哪些是沪港通股票?

展开全部 沪港通包括港股通和沪股通两部分,您可通过以下途径查询沪港通股票名单: 港股通: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页面下方“服务”—>沪港通—>港股通信息披露—>港股通股票名单; 沪股通:香港联交所网站—>互联互通市场—>沪港通及深港通—>合资格股份—>“沪股通”项下查询沪股通股票名单。

满足相应条件的股票才可纳入沪港通标的证券范围。

沪市港股通股票包括以下范围内的股票: (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二)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三)A+H股上市公司的H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为风险警示板股票或者暂停上市股票的A+H股上市公司的相应H股、同时有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内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发行人的股票、在联交所以港币以外货币报价交易的股票和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特殊情形的股票,不纳入沪市港股通股票。

经监管机构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以调整港股通股票的范围。

港股通股票之外的股票因相关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等原因,导致属于上述(一)规定范围且不属于(二)规定范围的,调入港股通股票。

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联交所上市H股,或者H股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或者公司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联交所上市A股和H股的,其H股在价格稳定期结束且相应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后调入港股通股票。

港股通股票因相关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等原因,导致不再属于上述(一)规定范围或者属于上述(二)规定范围的,调出港股通股票。

沪股通股票包括以下范围内的股票: (一)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二)上证380指数成份股;(三)A+H股上市公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风险警示板交易的股票(即ST、﹡ST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暂停上市的股票、以外币报价交易的股票(即B股)和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特殊情形的股票,不纳入沪股通股票。

经监管机构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以调整沪股通股票的范围。

沪股通股票之外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因相关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等原因,导致属于上述(一)规定范围且不属于上述(二)规定范围的,调入沪股通股票。

H股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或者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联交所上市H股,或者公司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联交所上市A股和H股的,其A股在上市满10个交易日且相应H股价格稳定期结束后调入沪股通股票。

沪股通股票因相关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等原因,导致不再属于上述(一)规定范围或者属于上述(二)规定范围的,调出沪股通股票。

参考资料:《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

一只股票私有化是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上市公司“私有化”:指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重要股东回购该公司所有流通股,从而取消上市资格。

往往由上市公司唯一控股股东发起,以现金收购全部流通股,让上市公司变成非上市公司。

提出私有化的企业常有两个特征:现金充足和市值完全低估;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资源,希望整合。

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私有化现象频频出现?应以何种视角解读相关案例? 2005年1月4日,哈药集团(600664.SH)股价跌破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末公告的要约收购价格,这意味着,中国A股上市公司首家私有化退市的大戏有望上演。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石化也提出回购北京燕化(325 HK)全部流通股将其私有化的决议。

私有化退市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命题,这源于上市公司地位作为一种资源的稀缺性——壳资源。

但在成熟的资本市场,私有化退市现象却很普遍:美国1981~1988年间,每年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的案件占所有对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的10~3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98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26.9%;2003年1~6月间,香港联交所有11笔将上市公司转为私有的收购交易被列入议程,而同期仅有17家新公司在香港上市,发生于去年的“哈啤争夺战”最终也是以哈啤私有化谢幕。

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频繁的上市公司私有化现象出现? 西方学者对美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私有化案例做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私有化案例中,于接管宣布日,股东财富平均增加了22%,这个结果在统计上高度显著;40天的累积财富增加超过了30%;而如果用超过市场收益的平均溢价(提议前两个月)来衡量公众收益的话,在全部用现金支付的提议中,股东收益超过了56%。

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西方的学者们在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为股东带来收益结论的基础上,对这些收益的来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通过对收益来源的揭示来解释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动机。

这些收益来源被总结为下述五个方面:纳税优惠、管理人员激励、财富转移效应、信息不对称和定价偏低、效率提高。

纳税优惠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杠杆收购(包括MBO、ESOP),杠杆收购带来利息支出的大幅增加,而负债利息可以扣减公司当期的应纳税额,从而为公司带来巨大的节税利益。

此外,交易导致的资产账面价值(计税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了计提折旧的资产原值提高,公司每期提取的折旧也相应地增加了,同样减少了纳税支出。

管理人员激励和代理成本效应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分离,掌握公司决策控制权的经营者的目标可能偏离作为所有者的股东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代理成本。

私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所有权和控制权再结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代理成本。

对此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观点是:一些高效益的投资项目需要管理人员付出不成比例的艰辛努力,因而只有在管理人员获得该项目收益的相应比例收益时,该项目才会被采纳。

但是,外部股东可能会认为这些管理人员报酬合同“过于慷慨”。

在这种情况下,转为非上市接管有助于相关报酬安排的达成,并因此可以促使管理人员采纳这些投资计划。

第二种观点认为:私有化可以消除错误撤换管理人员带来的资源浪费成本。

当获取有关管理人员经营情况的信息的成本较高时,在位的管理人员可能被错误地撤换。

为保住自己的职位,管理人员可能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措施致使资源浪费。

例如,他们可能进行一些利润并非最高、但收益比较容易受到外部人士注意的项目。

在许多私有化案例中,接管提议者持有大量股权,并在董事会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密切关注接管后的企业管理,这将减少管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降低了这方面的代理成本。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过杠杆收购进行的上市公司私有化减少了管理者管理自由现金流量所引致的代理人成本。

通过杠杆收购而增加债务,可以迫使这些现金流量被用于偿还债务,债务的增加减少了管理人员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分配权,从而降低了自由现金流量引致的代理人成本。

财富转移效应 股权价值的增加并不一定就表明效率有了提高,股权价值的增加可能代表了财富从其他利害关系人(包括债权人、优先股股东、雇员以及政府)向股东的转移。

例如,在杠杆收购中,由于债务增加带来破产风险增加,因而,股权价值增加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公司发行在外的债券和优先股价值的减少转移而来。

另外,这种财富的转移还可能通过政府的税收优惠、发行新的债券、裁员和降低薪水等方式从政府、债权人、雇员等处获得。

信息不对称和定价偏低 对上市公司私有化收益的另一种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或接管投资者由于掌握更多的信息而比公众持股者更了解公司的价值。

公众持股者由于强调短期的收益而往往对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缺乏投资兴趣,导致这些企业价值被低估。

效率提高 从公司决策效率的角度考察,在非上市公司的组织形式下,决策程序可以更有效率。

重要的新计划不需要过于详尽的研究,也不需要向董事会报告,可以更为迅速地采取行动。

这对一项需要迅速执行的新投资计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