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对经济的影响相关论文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 股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包括QFII在内的国际投资界对中国市场始终看好。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资本洼地”现象:十七世纪,大量国际资本涌入荷兰,荷兰崛起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国;十八世纪,大量资本涌入英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十九世纪,欧洲资本大量涌入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尽管国际资本的流向先导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但是,只有资本是不够的,比资本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资本运作机制。十七世纪的荷兰崛起昙花一现,以“郁金香泡沫”匆匆收场。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则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本创造出强大的实体经济。在今天的世界,资本市场的博弈,将直接影响到大国博弈的结果;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格局仍将延续。针对这一局面,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完善机制,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又快又好的发展,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具有第一流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以有效地将国内资金和国际资本转化为强大的实体经济,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产生四大消极影响 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首先,在宏观经济方面,流动性过剩会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或者出现资产泡沫,一旦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出现逆转,可能会导致股市大幅度滑落,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其次,流动性过剩对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也有影响。比如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一些效率比较低的行业和企业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资金的支持,资金的利用效率会大大降低。

再次,为了把资金运用出去,银行放款的时候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比较多,或者审查贷款的时候考虑安全性方面可能会有所放松,这样就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最后,如果资产价格上涨很快,可能会出现货币贬值的情况。

中国股市的“价值重估”实际上也是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流入并炒作的结果。比如,中国人寿( 40.20,1.17,3.00%)预计2006年营业额可达到136亿美元,只是保险公司排名世界第一的AIG的11%(1142亿美元),而中国人寿在市值上赶超的ING和德国安联保险2006年预测营业额也分别高达1280亿美元和1057亿美元。

同样,工商银行( 5.53,0.04,0.73%)2006年预测营业额为232亿美元,而银行市值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营业额则达到892亿美元,被工行超过的美国银行为729亿美元,汇丰银行为637亿美元。也就是说,无论按照传统的市盈率,还是价格相对账面利润等比例,中国人寿和工商银行的股价都被炒上了天。

当然,国内流动性过剩也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形势变化及中国现实的经济条件有关。对此,我认为陆磊的分析较为全面,即中国银行( 5.84,0.04,0.69%)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从短期来看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后可贷资金出现瞬间上升;从中期看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形成人民币泡沫而推动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从长期看是持续走高的居民储蓄率。

首先,尽管美国从2004年开始收紧其流动性,各发达国家也陆续进入升息周期,但目前美国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加上日本的利率基本没有改变零利率态势。如果这样的格局不改变,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是不会有多少改观的。

其次,国内的因素:一是国内银行体系因股份制改造上市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更是不可避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先后从市场筹集到资金近3600亿元,加上上市前的注资600亿美元,则新增资本金按照资本充足率计算要求,可增加近4万亿以上的可贷资金,远远大于2006年国内银行新增贷款。

2007年国内各家银行股改上市将成为潮流,因此央行仅是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定向票据发行来减少银行的流动性,是不现实的。 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一般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国贸易顺差过高,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但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从一般的金融理论来看,人民币升值既不是减少贸易顺差的理由,也不是降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办法。反之,如果从中国城市居民及农民社保基金的历史欠账、地方政府严重的负债、国内银行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良贷款来看,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反而应该贬值。

我们只要看看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财富占有及生活水平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的欠账有多大。把这一大块欠账扣除后,人民币岂有升值之理?对此,政府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最近,国内各银行盛行一种“同名转按揭”。其实,无论对个人还是对银行信贷人员来说,无非是千方百计通过种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把银行的钱掏到个人手上,把国家的财富掏空。

因为,这种同名转按揭可能导致的风险最后肯定要全国人民来买单。 三是国内储蓄率过高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经济环境与人口结构决定的。

政府希望用扩大内需的政策来降低居民的储蓄率,1998年以来的事实证明是行。

2. 股票波动对经济的影响的摘要怎么写

(一)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是指那些对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的信息,又称宏观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股票价格整体水平的涨跌,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1.宏观经济信息证券市场素有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证券市场,宏观经济的好坏将直接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宏观经济的走向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宏观经济信息主要有:(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从长期来看,在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与GDP的变动是一致的。

但并不是简单的GDP增长,证券市场价格就会上升,不同国家的情形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正相关,有的可能是负相关。因此,GDP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应该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综合考察。

(2)经济周期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随着这四个阶段的交替出现,股票市场也会随之产生周期性波动。

由于受人们预期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会先于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变动,当经济由萧条走向复苏时,一方面市场仍然萧条,实际的股利没有增加,但是人们压抑的需求正慢慢显露出来,未来的市场前景看好,企业也积极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制订筹资计划;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刺激增长会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一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外部条件。正是这些信息使得投资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期望低价投资获得未来的高回报,因此股票市场将提前复苏,股价开始上涨,股价指数先于经济而上升。

随着经济进入扩张时期,预期股利增加,企业纷纷筹资扩大规模,利率也开始提高,由于人们对未来股利充满信心,股价会不断的上涨,但到了经济扩张的末期,由于资金成本过高,股价已上升至高位,投资者预期股价上升有限甚至下降。看空的预期使得股票价格提前下跌,股价指数先于经济发展的减慢而下跌了。

在经济的收缩阶段,股票价格急剧下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会向低于利率的方向转化,于是人们纷纷逃离股票市场,致使股价一路下跌。在经济的萧条时期,股票市场非常混乱,股票价格动向不一,投资者担心股利减少,因此股票价格提前达到谷底。

这就是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不难看出,经济周期是决定股票价格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3)通货变动通货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在通胀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在通胀初期,由于经济处于扩张期,货币政策宽松,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出现推动股票价格上升的力量。但通货膨胀趋于高潮并引发金融紧缩时,通胀会影响收入和财产再分配,从而改变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产生股票价格下压的力量。

但从总体上来看,通胀与股价呈反向变动关系,即通胀率上升,股价下跌;通胀率下降,股价上升。这意味着通货膨胀与收益率是负相关的。

通货紧缩只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证券市场。(4)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别国的证券市场。

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最初只是泰国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但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整个亚太地区的金融市场陷于危机之中,该地区许多国家的经济长期陷于低谷中,乃至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因而放缓,国际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在加入WTO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开放,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必将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

一方面它会直接影响我国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到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它会从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2.宏观经济政策信息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初兴的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对股票市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

(1)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指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我国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规模控制和汇率等。

这里我们以利率为例来说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一方面人们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增加,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出,资金供不应求,股票市场需求减少,供大于求,股价就会下跌;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盈利水平降低,给投资者的报酬也会减少,因而该股票的投资价值不大,股价也会下跌。

当利率下降时,一方面机会成本减少,社会资金就会流向股市,资金供给增多,股票市场需求增加,引起股价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下降将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投资。扩大生产,从而提高盈利水平,使该股票具有投资价值,股价也会上涨。

因而降低利率的政策是为疲软的股市打入一支强心针,是使经济走出低谷的一种办法。(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指。

3. 股票市场对经济的意义

1.股票市场是公司企业筹措生产资本的重要渠道资金对于公司企业就好像血液对于人体是不可短缺的。公司企业要发展、要扩大再生产就离不开生产资本。如果从银行借款,一方面数量有限,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多则几年短则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根本不可能投入长期生产。如果发行企业债券,公司企业不管经营好坏,都需要承担债息并还本。而发行股票,不仅可以迅速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本,而且可以长期使用不用归还本金,从而满足公司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2.股票市场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经营状况好的公司企业,其股票在市场上畅销,价格看涨,经营业绩差的公司企业,其股票在市场上滞销,价格看跌。财经网(caijingz.com)专家表示,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引导投资方向,促进社会资金向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流动,从而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股票市场可以降低股票持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股票已经是不能退还本金的,如果再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就将使投资者承担过大的风险,从而吓跑大多数股票投资者。而有了股票市场,就可以使长期资金短期化,持股人就相当于掌握着一笔随时可以转化为现金的资产,从而降低了所承担的风险。股票市场上买主和卖主随时随地都能交易,买主与卖主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完全由市场调节。投资决策与投资者的自身经济利益融为一体,这就使得每个股票购买者在投资前必须进行各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力求使投资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4.股票市场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企业经济效益好,股票的价格就高,投资者必然乐于向这些企业投资。财经网(caijingz.com)专家认为,对于股票持有者的股东来说,增加积累、保证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能够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比多得一些股息和红利更为重要,这就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行为长期化、合理化,从根本上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的倾向。

5.股票市场是重要的经济信息中心通过大量的、频繁的买进卖出,交易所熟悉并掌握了各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信息。各个行业、部门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整个经济的运行情况、经济周期的周而复始,都可以通过股票市场这个晴雨表反映出来。财经网专家研究经验总结指出,如果善于加工、分析这些信息,将使个人投资者、企业生产者捕捉到受益匪浅的有用资料。如果政府能够作出必要判断和引导管理,则可以使生产与消费朝着比较合理、比较正确的方向发展。

4. 论文“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一:既然你碰到这类问题,最好不要逃避,抱着对自己未来负责的态度完成这篇论文!事实上完成论文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过程,相信我,学习效果极佳,更何况你这个论题从宏观理论方向了解下后对你日后的生活很有帮助的!独立完成此论文,再加上以后生活中无意中的积累(未来电视新闻,偶尔看到的盘面报道,都是微观上对宏观理论的证明或补充或博弈)。。。。无形中可以变成未来你自己的谈资或money!

二:作为一个小散户,给你一个思路供参考

1:大致快速浏览以下数据和资料:中国的股市全流通进程,各制度国家中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的状况,我国股市金融股票,地产股占股市的权重值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以上资料的搜集浏览过程可以帮你快速的建立概念----不能够完全用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来衡量预测宏观调控对独特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股市的影响。中国政府对股市的所谓过度宏观调控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当然了,有有弊有利)。

整理数据:国家几次调整印花税率的背景及调整前后的大盘数据。。国家几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及调整前后的大盘数据。。今年国家调整房地产行业的关于二套房的购买贷款前后股市大盘及房地产板块的数据!国家提出西部开发,畅言中部崛起,奥运,世博等重大活动对股市中各区域各行业相关板块的影响。

对这些数据进行思考,如果坚持完成到这部,你应该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论点了!打印出以上过程中最让你记忆深刻的文章和数据,那这些就是支持你论点的论据了!把这些copy的资料看上三遍,然后还原成你自己的话,论文就写完了!

不管什么场合要用的论文,不要求你的观点一定经典,只要是你的观点,并且从论文中可以看出你可以自圆其说,就ok!

以下写的有点乱,我简单点说:

一:相信我,自己写,不难,有用!

二:看看我过的股市与政府间的博弈与外国有何不同

三:国家政府股市范畴进行精准宏观调控的影响

四:国家对股市外的经济体进行宏观调控后对股市的蝴蝶效应

五:得出自己观点:客观上来说我国股市现在本应该怎么样,以后希望怎么样,为了以后怎么样,我国应该如何用好调控手段!最终真正让市场这支无形的手影响股市的运行,做到真正的公平,公开,公正,有效!

不管你是否采纳,看在我写了这么多的份上,你论文搞定后可否给我学习下啊:)

5. 股票对经济有何作用

理论上对许多国家的实证分析已经得出,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也有些学者运用实证分析得出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关系较弱。

在不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非常弱的,而在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活动水平确实有助于解决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对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关系间计量分析的结果也较为有力地说明了中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

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虽较不明显,但这并不妨碍股票市场通过其他机制对经济增长进行间接影响,因为股票市场资金的流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宏观经济中的资金分配格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在整体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仍显有限,其中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宏观资金格局上。

目前我国经济仍主要是以货币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中的间接融资是国民经济赖以融资的主要渠道。要想使股票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在一定意义上就需要逐步改变目前的宏观资金格局,使各方面可行的资金逐步、有序地进入股市。

6.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影响”

一.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有直接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无论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政策手段,还是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变化,都会影响股票价格,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存款准备金制度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会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不再活跃,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下降。

2.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市场资金趋松,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会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会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二).再贴现政策手段1.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会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不再活跃,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下降。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降低再贴现率,放松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增加,市场资金供应相对宽松,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会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证券市场会活跃起来,进而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

资金供应趋紧和市场利率提高将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下降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下降,股票市场价格相应提高。

(三)公开市场业务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一方面,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证券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可能使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也会使证券价格下降。2.中央银行放松银根时,一方面,基础货币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投资者可用于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推动证券市场活跃,证券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入证券,在投放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需求,可能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会使证券价格上升。

总之,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资金面较为宽松,大量游资需要新的投资机会,股票成为理想的投资对象。一旦资金进入股市,引起对股票需求的增加,立即促使股价上升。

反之,中央银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资金普遍吃紧,流入股市资金减少,加上企业抛出持有的股票以获取现金,使股票市场的需求减少,交易萎缩,股价下跌。二.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或赤字、财政税收和补贴、国债政策等手段影响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或者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有相对直接的效果。财政指出下降会直接减少对社会产品与劳务的需求,税率上升也会立即减少消费者的收入,从而导致消费的快速下降。

财政支出减少,税率下降,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财政政策也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国家预算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

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会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反之,财政结余政策压缩财政支出,具有缩小社会总需求的功能,会抑制经济的发展速度。1.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

2..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和股息派发。(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

税收调节经济的首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也就是税收的转移功能。另外,税收还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财政部门通过设置税种和差别税率能够达到调节供求结构的效果。

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时,政府降低税率可以刺激企业扩张投资,提高总需求;在经济过度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抑制企业投资冲动,降低总需求。1.提高税率,企业税负增加,税后利润下降,股息减少。

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减少,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小,投资者不再投资于证券市场而是采用其他投资手段,使证券市场投资减少,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下降。2.降低税率,企业税负减少,税后利润增加,股息增加。

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增加,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大,投资者投资于证券市场而不是采用其他投资手段,使证券市场投资增加,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上升。(三)国债发行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债是政府用来调节总体经济以及经济结构的手段。

通过发。

7. 与股票有关的论文

2005年前,由于规模较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年金不能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还存在覆盖范围太小,难以形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投资渠道不畅、投资效益欠佳、投资风险较大等问题。2000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资产中,银行存款占59.35%,购买国债占20.53%,两者相加,占资产总规模的近80%,但投资收益仅5.35亿

元,收益率为2.79%,其中行业为3.2%,地方则更低,仅为1.34%。

这一数字表明,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并没有充分运用市场化运营和管理的手段,大部分基金主要用于存银行、买国债,在国家连续降息的情况下,投资收益较低。由于资本市场规则不健全,运作程序不规范,一些企业委托金融机构运营,实际运行风险不可避免,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确实保证。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年金通过委托理财形式已经进入股票市场。市场上已形成了一些企业年金中心如上海、深圳、大连、辽宁等地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它们频繁现身于二级市场。根据2004年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截至9月底,上海市年金发展中心、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已经出现在22家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中。按近期收盘价统计,这22只个股的市值在5亿元左右。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年金股票投资运作现状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投资风格尚未成型。从企业年金一年多来操作的历史资料分析,企业年金并未形成明显的投资风格。比如说其二季度持有的18只股票中便涉及金属、房地产、水泥、机械、科技、化肥等诸多行业,还持有过高控盘的青海明胶、徐工科技等绩差股、问题股。到了三季度其投资则更分散到了农业、汽车、银行、造纸、医药、电子、施工等更多行业,投资的22家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处于龙头地位的很少。与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开放式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相比,企业年金目前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投资理念,这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目前入市的资金规模较小,影响力还不够。二是企业年金委托了多达十几家的券商代为管理,多家券商的操作风格各异,而近几年券商在股票市场上处于的劣势地位也不利于操作风格的尽快确立。

二是企业年金的选股并不十分看重业绩。2004年三季度企业年金共持有22只股票中,平均每股收益为0.242元,略高于三季度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176元的水平。业绩最好的济南钢铁每股收益为0.61元;业绩最差的是天颐科技,每股收益为0.08元。

三是短线运作为主。近一年来从定期报告所反映的企业年金持股明细显示,企业年金短线操作的迹象非常明显。以2003年底企业年金直接持有的4只股票:韶能股份、九芝堂、辽河油田、青海明胶为例,到今年三季度末,企业年金全部从四只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珠海中富、泸天化、银河科技、新中基、天颐科技等五家。委托券商运作的企业年金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换股。从三季报的情况来看,新增加了民生银行、标准股份、岳阳纸业等重仓股个股,而将原有的海信电器等股票基本抛售。

四是企业年金的操作不尽规范。如华夏证券管理的上海企业年金在华夏重仓股火箭股份和太极集团上持续增仓,其中火箭股份增持668万股,太极集团增持28万股,然而华夏证券同期却大幅减持了这两只股票;还有银河证券管理的上海企业年金不断增持东风汽车,从二季度末的1400多万股一直增持至三季度末的2400多股,而银河证券作为东风的第一大流通股东已经历经数年。

8. 求一篇《当前经济对我们的影响》的论文

你可以摘抄其中一些即可,或参考,请采纳,谢谢。

《当前经济对我们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平稳的上升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复苏步伐显著加快,带动世界经济进一步回升。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有所恢复,商品和金融市场明显回暖。从目前情况分析,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健康的运行态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上较为宽松。

一 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回升 美国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目前,各方面对美国经济下一步走势普遍较为乐观。这种乐观情绪是有一定根据的。

从需求方面看,消费继续充当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个人消费支出今年前两个月继续明显扩张;投资从去年二季度起扭转下降局面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成为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因素。从供给方面看,在服务业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工业生产止跌回升,2003年全年增长0.2%,扭转了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下滑的情况,这是经济复苏基础渐趋稳固的标志。

从目前情况分析,2004年工业继续表现良好,天然气、电力和矿业生产的继续稳步增长,延续了工业生产的增长势头。美国今年将举行总统选举,布什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维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以为其竞选获取有利的筹码。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没有得到控制,同时,今年前3个月物价水平连续上升,增幅分别为0.5%、0.3%和0.5%,这引发了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 欧洲经济有望好转。

从一些主要预期指标的情况看,欧元区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出现回升或好转迹象。反映制造业信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今年初以来均高于50的基点,其中,关于订单和产出的评价均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服务业采购经理人信心指标的大多数构成指标也分别为2000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运行的信心明显增强。

近期,波兰等中东欧10个国家加入欧盟,原成员国将面临一定的资本外流和工资下降压力,整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但由于新成员国经济增长相对较快,也会给欧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俄罗斯经济将继续较快增长。

政权比较稳定,经济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原油价格继续处于相对高位,这些都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日本经济进一步复苏。

从当前情况看,日本经济回升的动力仍主要来自出口和工业生产。日本出口在今年一季度达到14.5兆日元(约合132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了12%。

由于日本企业效益得到改善,企业经营情况出现好转,破产企业连续减少,这对设备投资的增长是有利的。目前,消费尚未摆脱颓势,物价跌幅虽有所回落,但通货紧缩状况仍未完全消除。

但总的来看,全年日本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也将在出口的带动下保持较快的增长。

应该说,目前世界经济的继续回升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等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风险已基本缓和,压抑许久的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明显回升,投资和消费活动重新趋于活跃,经济复苏的动力不断增强。

其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条件大都处于多年来十分宽松的时期,都将继续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支撑。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过度依赖美国经济增长,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仍面临着许多结构性障碍;主要经济体在连续降息和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后,政策调控余地较小;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处于多年来的高位,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成本。

但总体上看,全年世界经济运行前景是乐观的。根据世界银行最新预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3.7%,明显高于2003年的2.6%,其中,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4.6%、1.7%和3.1%。

二、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缓慢恢复 1.世界贸易在曲折中复苏。当前世界贸易总量温和扩张,2003年增长了4.7%。

但从结构上看,出现了更趋不均衡的势头,主要表现在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03年美国逆差接近5000亿美元,创下新的纪录。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强烈抬头,相继出台了大量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限制措施。这在国际贸易领域引发了普遍的不安和对立情绪。

最近,欧盟已开始了历史上首次针对美国的贸易制裁,相关惩罚措施主要是对美国商品征收5%的额外关税。如果这种限制措施进一步升级为大范围的贸易战,将对2004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国际贸易领域另一件重要事件是坎昆会议的不欢而散。在此次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以农产品贸易为核心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对立,导致了旨在推动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磋商破裂,给全球贸易发展蒙上了阴影。

不过,从世界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对贸易的扩大是有利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加快将带动整个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据联合国预测,200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5%,高于上年的4.5%的增幅。

2.国际投资情况将逐步好转。2000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慢、股市价格缩水、公司利润下降等,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减少,。

17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