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达集团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广达集团和建滔化工买哪个股票?弱弱滴问下广达集团和建滔化工买股...

这些可是我花了一下午时间打出来的经验总结~ 主要内容: 1.所谓的“性价比”都是骗人的 2.不同品牌之间 “性价比”其实都一样 3.选择真正的“性价比”:解析移动CPU 4.另加一条,关于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本 1.很多人在买本时所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个本子“性价比”最高。

疏不知“性价比”已经成为购机时的一大陷阱。

我向来强调的是“不同品牌之间没有性价比可言”,如果理解不了就拿神舟和IBM对比,但我要告诉你神舟卖那么便宜还照样有钱请李宇春代言,而IBM的笔记本卖那么贵竟然还是亏损的被联想并购了! 所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很多消费者在购机时很追这个所谓的“性价比”,要我说其实这东西纯属商家用来忽悠人的概念。

举个例子吧,一个本子,显示屏的成本占到整机成本的四分之一,但有任何一个品牌会告诉你它用的什么档次的显示屏么?可屏也是有质量差别的,比如使用寿命,好的屏比如华硕多用夏普或明基的屏,使用寿命都能达到两三年才变暗,而神舟的屏一般用上一年就会感觉发暗。

还有明暗度 可视角度 黑白响应时间及亮暗点率等多种参数规格 比如主板下料,一个DIY高手都会明白好板和渣板在做工下料水平上的差距和因此造成的价格上的差距,虽然用起来感觉不出,但在质量上却是很有差别的。

比如售后服务的成本,经常会有人问我戴尔的看着多么多么便宜,我说你也要能看到DELL所有广告最下面的一行小字“如果想升级至X年售后服务,请加XX钱”,保修时限,这也是价格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部分。

请把这东西加过后再跟别的牌子来做对比. 所以我建议你在配置够用和适合自己(不要追求高配置,当然用IBM打游戏那是有钱人,用神州装重要的文件那是很危险的)当然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还是选用大品牌(质量有保证,一分钱一分货) 在资金一样的前提下,高配置和质量是成反比的,明白? 最后我在给你个笔记本品牌的排名,参考一下 第一位:IBM Think Pad系列。

俗称“小黑”,一成不变的颜色和样式。

作为现代个人电脑之父,IBM的笔记本有着最好的质量、地位和价格。

在笔记本领域累计1000多种专利技术(比如,硬盘之父),ThinkPad是追求性能、便携、稳定、可用的笔记本爱好者的首选佳作。

第二位:苹果 MAC系列。

之所以称苹果机,是不只是因为其由苹果生产,也因为其核心区别于IBM标准PC。

是pc机之外的“世外高人”,可以这么理解,苹果公司=精简的IBM加上精简的微软。

因为原来只有白色,俗称“小白”。

假如当年决策没有失误的话,现在IBM Think Pad系列的地位应该就是MAC系列的了。

如果说,IBM是最实用强悍的笔记本,那么,苹果就是最艺术的最火星的笔记本了,当然,价格也很“艺术”。

第三位:HP下的康柏(Compaq)。

当年主流pc机中,康柏是几乎可以和IBM抗衡的,现在虽然收归HP公司门下,但是依然沿用着康柏的标志,当初康柏几乎就是商务用笔记本的代名词,其质量和口碑可见一斑。

注意一下:家用的康柏可不如商用的。

第四位:富士通(FUJITSU)。

富士通被称为日本的“IBM”,是日本笔记本当之无愧的“老大”,pc上充斥着IBM、富士通、康柏、东芝等等寡头们制定的标准,富士通号称“世界笔记本电脑专家”,当然,价格也是“老大”级别的。

第五位:东芝(TOSHIBA)。

东芝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的缔造者,不过,最近在走时尚路线,质量和富士通相比有些毛糙。

第五位以后就很难排列了,因为基本设计大同小异,质量不相上下,还是随便排一下吧,就是说,上边五个品牌的位次是基本上人人认同的,下边的顺序就有些见仁见智了。

第六位:NEC。

1989年,NEC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液晶的笔记本电脑,在笔记本领域,NEC的液晶研发和制造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日本的本土销量也一直紧随富士通之后,但是,质量上除了液晶屏之外,没有太大的亮点。

第七位:SONY 。

SONY 97年才开始进入笔记本领域,始终走的是“时尚、高端”的路线,,因此“漂亮”成了最大的卖点(个人感觉很丑)。

但在稳定性、安全性、耐用性、上很弱,可以说,买索尼,除了一个牌子,没有什么值得的。

第八位:戴尔(DELL) 。

DELL是IT业的奇迹,96年涉足笔记本领域,短短的几年之内,销量成了全球第一,但是DELL的成本体系也制约了他在中高档笔记本的发展。

DELL成为了“低价笔记本”的代表。

的确,其质量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地方,尤其散热,问题多多。

第九位:华硕(ASUS)。

华硕是华人电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骄傲,坚持“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有品牌销售” ,因此兼容性好,散热问题解决的也比较彻底,做工上时有新意,号称“坚若磐石”,有一定道理。

出于个人情感,把它列在这里吧,反正质量比联想好。

第十位:三星(SUMSUNG)。

2001年才进入了笔记本领域,完全采用日本风格,走视觉路线,但在笔记本最关键的散热技术上,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而且设计和生产全部外包给了台湾一些专业笔记本制造...

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简介

客户群囊括国内外大(IBM,Dell,HP,Motorola,Sony,Fujitsu,宏碁,英业达,仁宝,广达,..等)产品制程整合完备,从材料熔炼,模具制作,压铸成型,CNC加工,化学皮膜,阳极处理,自动涂装等一贯作业.近期亦跨入电镀,塑胶射出等领域,专业技术涵盖材料,机械,模具,铸造,化工等领域.CAD/CAM/CAE普遍用於各制程,技术密度及自动化程度达世界一流水准.同时更扩建台湾新厂,中国苏州厂.目前台湾新厂22,000坪已完工启用,可成苏州厂已於2002年4月正式生产,子公司可胜科技於2006年4月正式生产, 且持续扩建中,可利科技於2007年亦将陆续贡献产能。

中国宿迁厂也已投入生产。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具体背景?

姓名:郭台铭生卒:1950年描述:祖籍山西省晋城市籍贯:台湾台北市中国海专毕业。

郭台铭是台湾首富,郭台铭把鸿海集团(Hon Hai group)从一个在仓库里生产电视机部件的制造商,发展成为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大王”,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

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

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台湾科技界都称郭台铭为“枭雄”,并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来形容郭台铭。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长子。

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

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

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

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

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

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郭台铭求学时曾在橡胶厂、砂轮厂和制药厂打工,退伍后在航运公司上过班。

1974年,郭台铭以母亲标会的十万元新台币与十名员工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从黑白电视机旋钮制造起家。

1981年,鸿海成功开发连接器产品,转型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connector)。

1982年改名“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资本额1600万,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

2000年鸿海市值突破新台币一千亿元,之后郭台铭积极购并扩张版图,不断以每年突破千亿的速度成长,2005年鸿海集团总市值已突破一兆,郭台铭被喻为台湾业界的“成吉思汗”。

郭台铭持有鸿海集团30%股权,鸿海的全球品牌为“Foxconn”,是一家电子制造商公司,专门代工各项产品,郭台铭独创的CMM(Component、 Module、Move,后加入e化的概念,变成eCMM)代工模式,以“零组件和模组”设计为核心优势,产品走上下游高度垂直整合 Vertical integration。

展现所谓“一地设计,两地制造,三区交货”的企图心,公司遍及海内外,横跨亚、欧、美三洲。

2005年超越新加坡伟创力(Flextronic)成为世界上最大电子制造暨服务(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 EMS)厂商。

2005年2月3日,郭台铭藉著旗下富士康(FIH,股票代号2038)在香港股市挂牌成功,并购整合多家手机工厂,为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Sony Ericsson等厂商代工,其后股价飙涨三倍,富士康的市值达六七八亿港元,营业额为二千亿台币,更以“赚高毛利的零组件为主,设计、制造可以奉送”的独特模式,成为未来挤压电子五大(仁宝、华硕、广达、明基)的攻坚利器。

目前鸿海公司的总市值高达1兆1000亿台币;再加上香港上市的富士康7100亿台币,以及台湾的转投资鸿准(1928亿)、广宇、首利、群创、沛鑫等子公司,粗估鸿海集团总市值已超过1.5兆元。

2006年10月24日群创挂牌上市,鸿海集团总市值为2.25兆台币。

2006年台股大涨,截止2007年1月3日,郭台铭资产暴增700余亿台币,总资产约1,647亿元,比第二名的林百里高出1,300亿元,稳坐首富地位。

近年来郭台铭常在台湾各大报影剧版曝光,与港星刘嘉玲传有绯闻。

郭台铭宣称要筹拍一百部电影,并且透过其子郭守正投资《白银帝国》电影。

对此,大导演蔡明亮则建议郭台铭“少说多做”。

陆小芬修理郭台铭说:“他是从台湾起家的商人,应该先拍摄以台湾本土或人文关怀为出发点的电影较恰当,这样才能延伸台湾文化。

”以2006年鸿海集团旗下最大的一块事业版图“富士康”控股公司为例,总经理戴丰树拥有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并且在丰田汽车工作八年,当时有人就怀疑做车子的,能把手机做得好吗?但郭台铭认为,“车子的零件有两千多种,但手机只有两百多种,你说能不能做好?”果然,从欧洲关键零件到美国设厂,戴丰树一开始就参与手机的全球布局,五年间鸿海创造出来的营收大约是两千亿新台币,也是鸿海2006年成长最快速的部门。

从0到90分很容易,而从90到100分却很难,这是一般外界的看法,但是善用人才,却让鸿海可以从90分继续成长到200分、400分、800分。

“相对于其它IT界领导人培养的是人才,郭台铭培养的是将才。

”...

中海地产是世界500强么?

北京中海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之全资子公司。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于1979年在香港成立。

1992年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688),市值逾330亿港元,拥有固定资产230亿港元,年投资额约100亿港元。

主要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开发、基建投资、工程总承包和高科技投资等业务。

中国海外集团是世界500强成员企业。

所以中海地产借助母公司中国海外集团的名气罢了...

NUSKIN是什么品牌

他的化妆瓶牌中文名叫如新。

从他们的介绍来看好像没看到香水 美国的成立於1984年的如新企业集团,初期仅是美国中西部犹他州普罗沃市 (Provo) 的一家小型企业,创办人罗百礼、伦兆勋、戴纯蒂、罗可高、罗乐宾与等几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仅以五千美元起家,至今20多年来,已创下超过10亿美元的业绩,并於全球开创40个国际市场,事业版图遍及美、亚、澳、欧四大洲,如新产品俨然成为业界的领导品牌。

创立之初,由於资金有限,创办人在普罗沃市租了一间小仓库,在狭小的空间里,开始他们的如新事业。

不管面临什麽样的困难,罗百礼都坚持不向银行借款。

1992年,如新造价高达1800万美元的总部大楼及价值800万美元的仓储货运中心正式落成启用,所有的费用,均以现金付清。

罗百礼坚持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踏实作风,为如新建立良好的体质以及永续经营的基础公司‧ 如新企业集团是成立於1984年的直销公司,透过人与人的介绍与销售,将优质的个人保养品、营养补充品与高科技产品行销全球。

全球市场‧ 如新企业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直销公司之一,於全球拥有近40个国际市场,范围含括美洲、亚洲地区以及欧洲。

‧ 根据2003年的全球业绩报表显示,过去三年如新企业集团在全球开拓的新市场,共创造7500万美元的营业额。

物流仓储‧ 如新企业集团在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 ( Provo ),拥有三座巨大的物流仓储中心,面积广达20万平方英尺,拥有每日可处理5万张订单的机能,并可储存14000个货架的产品。

‧ 自20年前成立至今,如新企业集团超过10亿美元的营收,即来自於这里的物流配送所售出、超过5亿5百万瓶以上的产品。

慈善事业‧ 如新企业集团於1996年创办「善的力量基金会 ( Force for Good Foundation )」,基金会的宗旨在於「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这些年来,善的力量基金会已募集超过1千万美元的慈善捐款,用於赞助全球六大洲、遍布38个国家、将近100项不同的研究计划。

股票‧ 如新企业集团於1996年,股票正式於美国华尔街公开上市。

‧ 自1996年至2003年3月底,如新所发行的股票市值已超过7,250万美元。

产品‧ 如新企业集团透过NU SKIN个人保养品事业处、PHARMANEX 华茂生技事业处与 Big Planet 三个独立的事业处,销售超过200项产品。

‧ NU SKIN个人保养品事业处,制造「荟萃优质、纯然无瑕」的脸部保养、身体保养、发丝养护、口腔保健与彩妆品等产品。

‧ PHARMANEX华茂生技事业处,秉持「天然萃炼、科学验证」的宗旨,制造综合维他命、草本营养补充品、一般营养补充品、体重管理、植物性运动营养补给品等产品线。

‧ Big Planet研发并制造便利的高科技产品,让人人都能轻易上手,此外,并研发环保清洁产品,为维护地球环境尽一份心力。

直销商‧ 透过不同的事业处,如新企业集团吸引各行各业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加入成为直销商。

如新并以直销业界最优渥的奖励制度,提供直销商强力的支援。

‧ 至2004年3月底为止,如新在全世界拥有超过732,000名活跃的直销商,其中并有超过29,000直销商达到主任级以上的职级。

‧ 2003年,如新发出的直销商奖金,高达4亿7百万美元。

员工‧ 至2003年年底,如新企业集团全球分公司计有近7,000名员工,其中,3,100名全职的雇员来自於中国零售店市场。

‧ 全球各分公司的经营团队,皆依各市场的操作情形而适度地调整,以符合当地市场、直销商需求为最大目标

台湾有什么大企业家?

郭台铭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950年出生,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

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

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烟台莱山区的"永铭中学"正是他与母亲初永真捐资1500万元创办的.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

王永庆王永庆,1916年1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原籍福建省安溪县,其父王长庚以种茶为生,生活颇为艰辛。

15岁小学毕业那年,王永庆便到茶园当杂工,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

第二年,他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

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

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下辖:台湾塑胶公司、南亚塑胶公司、 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台湾化学染整公司、台旭纤维公司、台丽成衣公司、育志工业公司、朝阳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等9家公司,在美国还经营着几家大公司;部资本额在1984年就达45亿多美元,年营业额达30亿美元,占台湾国民生产毛额的5.5%,在民间企业中首屈一指。

与台塑集团企业有着存亡与共关系的下游加工厂超过1500家,如今,在台湾的富豪中他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学工业界他居“50强”之列,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王。

蔡宏图他学法律出身,拥有法律博士学位和美国律师执照,却成为了金融界的颠峰人物。

他是台湾首富之子,拥有享之不尽的财富,却日夜兼程、脚踏实地、从不停歇。

他信佛,平静而虔诚;他低调,深居而简出;工作时,员工们感到的是他的全力投入 ,工作外,他是员工们疯狂崇拜的偶像。

从不到38岁就执掌帅印到现在,他已领航国泰这艘台湾最大金融企业航母整整15个年头,15年来,国泰不但稳坐台湾金融业龙头地位,还加速驶出台湾,向华人地区最佳金融机构的目标稳健的靠拢。

蔡万才(1929年8月5日—),原名蔡万财,字岳峰,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国泰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1979年“国泰集团”分家,蔡万才执掌“国泰产物保险”,并建立了富邦金融集团。

他的夫人是蔡杨湘薰,育有4名子女,蔡明忠、蔡明兴、蔡明玫、蔡明纯。

蔡万才 1979年台湾蔡氏家族将“国泰集团”分家,排行老四的蔡万才执掌“国泰产物保险”,并由此建立了富邦金融集团蔡万才这一系集团,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规模不大,只有6家公司,除国泰产物保险公司与忠兴投资公司外,其余四家都是1978--1980年新建,集团称为国泰产物集团。

核心企业国泰产物保险公司,1979年营业收入达220亿元,首次超过公营企业的台湾产物保险公司与中国产物保险公司,成为同业龙头。

另外,1978年设立的富邦建设公司在1979年就进入台湾十大建筑公司之列。

“富邦”目前在台湾产险市场占有率近两成,集团的主营业务还包括金融、证券、投资、信托等,被称为“最会赚钱”的金融集团。

2001年,“富邦”成为台湾第一家金融控股集团,次年并购总资产192亿美元的台北银行,使“富邦金控银行”跻身台湾最大的民营银行之位。

当时所有企业均集中于台北市南阳街90号的大楼中。

1991年11月5日下午,台北市来来饭店,蔡万才举办酒会,正式将30年前蔡家第一个以“国泰”命名的企业一国泰产物保险公司更名为富邦产物保险公司。

在1994年台湾百大富豪的排名中,蔡万才以350亿元排名第7位,较1993年的第18位提升11位。

1995年与1996年,蔡万才分别以400亿元与350亿元,名列台湾百大富豪排名榜的第7位与第6位,排名上升之快十分惊人。

林百里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出自台湾广达电脑集团。

这是该集团董事长林百里创造的事业奇迹,而他从一个在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成为台湾亿万富豪,其人生也堪称一部传奇。

1949年,林百里出生在上海。

当时大学毕业的林父带着家人到了香港,在调景岭落脚。

瘦弱的林百里与众多兄弟姐妹挤在贫民窟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营养状况极差,即使日后到台湾念书,他的体重长期只有40多公斤。

1966年,林百里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

林百里常常把自己比作“飞天乌龟”。

他对员工说:“乌龟如果和兔子比,一定赢不了;但是乌龟只跟自己比,一步一步往前走;而兔子跟别人比,一定会懈怠。

” 林百里不仅是一位企业家,他爱画成痴也是众所周知。

据了解,他不但收藏了很多张大千的仕女图,还收藏了不少齐白石的作品。

林百里曾幽默地对记者表示,这些“美女”虽然个个都有上千万元新台币的身价,不过养她们既不会对老婆构成威胁,而且还是一次性买断,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在位于台北近郊的广达工厂,林百里特别设置了一个画廊―――“广雅轩”。

为了掌握拍卖场上有关张大千画作的最新消息并鉴定画作真伪,他聘请“台北故宫博物...

4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