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萧钢构股票行权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杭萧钢构事件中为何股票会涨

杭萧钢构的股价暴涨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各方关注,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杭萧钢构是否及时、充分地披露了价格敏感性信息?杭萧钢构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企业故意违反信息披露制度造成的,还是我国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企业的非故意行为?杭萧钢构事件究竟折射出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哪些弊端?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一、 杭萧钢构事件回顾2月12日-14日,股票连续三个涨停板。

2月12日,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在公司200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披露了公司将介入一个“国外大项目”的重大内幕消息。

2月15日,公告公司正与有关业主洽谈一境外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

尚未正式签署任何相关合同协议。

2月15日-16日,股票连续两个涨停。

2月17日-25日,春节,股市休市。

2月26日,新年开市第一天,涨停。

2月27日,沪深股市暴跌,杭萧钢构凑巧“因有重大事项披露”停牌。

2月27日-3月12日,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停牌。

3月13日,公告公司与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签订了《安哥拉共和国-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产品销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国-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产品销售合同总价计人民币248.26亿元,施工合同总价计人民币95.75亿元。

3月1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目前,合同前期设计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合同尚未有实质性的履行。

如对方未支付相应款项,公司存在不持续执行的可能。

上述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后,公司近期内没有形成收益。

项目的进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影响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才能逐步体现。

3月13日-16日,股票连续四个涨停3月19日-30日,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全天停牌,证监会展开调查4月2日,复牌,涨停,证监会未公布调查结果。

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就新华社以通稿形式发布的《杭萧钢构订单利好被公司提前泄漏》发布澄清公告。

同时发布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合同进展公告。

4月3日,涨停。

4月4日,开盘交易一分钟后紧急停牌,公司公告称,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纵观整个事件过程,存在以下几个疑点:1、 公司尚未签订正式合同之前,就已经泄漏消息,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公司应当立即公开披露签订合同的信息,为什么等到股价上涨三个涨停板才根据上市规则的要求,披露相关信息?2、 在公司停牌期间,证监会就已宣布对事件展开调查,公司为何在此期间还敢继续遮遮掩掩,其连出利好意图何在?3、 3月19日至30日,杭萧钢构停牌,证监会展开调查,但是在调查无果的情况下,证监会却允许杭萧钢构于4月2日复牌,加之公司又适时发布了澄清公告,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一个利好消息,从而导致违规资金出逃,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无辜接盘。

在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证监会为什么要让杭萧钢构复牌呢?杭萧钢构在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声多次停牌又复牌,连拉12个涨停板,这样的事件反映的并不仅仅是杭萧钢构本身的问题,它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弊端。

二、 我国的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价格敏感性信息是指将有可能或很可能导致公司证券价格发生实质性波动的信息。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以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它是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补充,以利更有效地实现信息披露,同时,要判定股价敏感资料,必然会涉及判断,这需要有一个指南来引导市场判断,因而,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通常包括制度基础与信息披露指南两部分。

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有一下几个作用: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边界价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通过股价的实质性波动,一方面检验披露项目的广度边界,一些没有被具体要求法描述的具体项目可能也能引起股价波动;另一方面,检验已披露内容的深度,进而通过事后的监管行动来增加信息披露的广度与深度,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边界。

2、 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国外信息披露监管经验表明,如果信息披露仅仅被看成是上市公司应遵守的业务,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将变得非常困难。

应该让市场充分认识到,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将提高市场效率,降低资本成本,对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一个双赢的市场策略。

3、 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展开

杭萧钢构的10个涨停????

从杭萧钢构 股票连续10个涨停说起从3月12日开始,杭萧钢构在十天内疯狂拉涨停,在证券 市场上引起的轩然大波,窗体顶端若不是遭遇停牌,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个涨停呢。

杭萧钢构.股票的连续10个涨停板,受到全社会和一般投资者普遍关注。

该公司的公告说正在洽谈一个约344亿元的巨额境外建设项目,是与非洲国家安哥拉签订的安居家园建设工程合同。

对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才15亿元的公司来说,这个工程合同实在很可疑。

到底344亿元的大单是从哪里来?杭萧钢构对其股价异动给出的说法是:公司与一家香港注册公司--中国国际基金公司签订合同,以344.01亿元的总价款承建非洲安哥拉安居家园工程。

杭萧钢构目前只有与发包方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与安哥拉方面签订的合同仍未见诸报端。

344亿大单,实在是一个扑朔迷离合同!笔者曾经在安哥拉呆了3个多月,对其情况也有一些了解。

其国土面积约1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多万,由多个部族组成,首都罗安达人口含难民约400多万。

历史上葡萄牙曾对安哥拉实行长达500多年的殖民统治。

之后又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直至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安盟才最终签署停火协议,宣布结束长达27年的内战。

安哥拉的经济结构单一,国民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和采矿两大支柱产业。

2004年,安哥拉日产石油量为120万桶,是非洲第五大石油生产国;钻石产值约8亿美元,钻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

2002年至今,虽然安哥拉的经济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但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其经济实际增长非常有限,其物价相当于我国的10倍。

300多亿元的订单很大,也很让人怀疑。

安哥拉经历27年战乱,国力虚弱,因此订单如此之大,是很值得质疑的。

杭萧钢构 订单风波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在投资者心中似乎就是一个谜。

其实,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只是一家私人公司而已,问题是它何以能承揽如此大的工程项目?又何以将此项目分包给杭萧钢构呢?有人指出,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在安哥拉的口碑很不好,很多项目拿到了却不开工,与许多在安和国内企业发生过资金纠纷。

即便是有这么个订单,如此巨额订单,到最后落实的实际金额,却没有当初签订时的金额那么高,订单金额往往大大缩水。

笔者在安哥拉期间就听说,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对被其骗到安哥拉的企业就是这么干的。

在安哥拉期间,笔者了解的情况确实如此。

走访这些企业发现,它们都是与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合作而进入安哥拉,目前都陷入困境,包括比杭萧钢构规模更大的国有企业,如广西水电建设集团、广西城市建设集团、中国铁路二十局集团等大公司。

之所以如此状况,是因为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在实际执行合同方面,由于工程款不能按合同支付,便借口指责这些企业是获取暴利,提出要重新签定合同,否则就不支付工程款。

据说,中国国际基金公司还威胁这些与其有合同关系的企业,如果因此停工,不仅要赔偿损失,还要叫安哥拉军事重建办公室派军队将他们驱逐出境。

而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只支付这些企业员工出境费用和前期生活费用,对工程款结算却一拖再拖,有些拖欠长达半年之久。

眼下,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正常维持下去。

中国国际基金公司以150美元/平方米单价承揽安哥拉安居工程,不用说是在安哥拉,就是在中国也不容易做到,更何况安哥拉的物价水平相当于我国的10倍。

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就是用这种不可能来忽悠,目的是很明显的。

也许杭萧钢构也是受害者,该公司称:“合同本身一点问题也没有,中国国际基金公司已经把部分款项汇过来了”。

该公司还蒙在鼓里呢,是呀,如此巨大是呀的项目由杭萧钢构一家公司建设,这可能吗?即便项目确有其事,项目款项最终能否落袋为安?笔者为杭萧钢构担心,此部分款项到底是多少?会不会跟在安哥拉的企业一样受骗?杭萧钢构内部也有人担心,据说一位杭萧钢构公司内部知情人士说,“我们现在怀疑可能中国国际基金公司是造局来欺骗公司。

”杭萧钢构事件,是杭萧钢构上当受骗?还是与中国国际基金公司联手设局?只能待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拨云见日了。

---打抱不平者--

杭萧钢构前几天股票价格怎么下来这么多

现在所有的认沽权证到行权那天都是一分不值,不可能有人行权。

请想一下,比如说在行权那天手里有1000股的贵州茅台的股票,在股市里90元能卖出的股票,茅台认沽行权是30.30元.到行权日那天你要是手里没有贵州茅台的股票,你要行权就要买它。

我看那时最少也会在90元以上吧,谁也不会用90元以上的价格买了,再用30.30元的行权价卖了。

茅台JCP1 580990 欧式认估权证 权证上市日2006年5月30日 最后交易日20007年5月22日 最新行权价30.30元就用昨天收盘计算1000股认估权证.要是行权的公式是.先不算手续费.0.05*1000=5元 这是权证的成本30.30*1000=30300元 这是行权后卖出后的钱96.65*1000=96650元 这是要行权手里就要有贵州茅台.要是没有就要用现在的价格买入才行.96650-30300-5=66345元 要是行权会多赔66345元要是不行只会赔5元就是你买入的认估权证的钱.也有知道我说的你明不明白.我是这样理解的.现在所有的股价是认沽权证行权价的1倍以上,那谁要一行权,就赔了50%,所以说认沽权证的风险太大。

要是认沽权证最后交易日收盘时你手里还有认沽权证,那就是说你的钱就等于没了,因为没有人去行权。

现在炒认沽权证是机构和散户们在博傻,看谁会炒短,机构最后几天会往上拉认沽权证的股价,让想炒短人买入,机构这时就会愉愉的出货。

看谁会接到这最后一天时的最后一棒,那时候机构早就出完货了,我在网上还没有看到说那个机构和基金买认沽权证到最后交易日后手里还有认沽权证的,因为他们早就出完货了,在旁边一边数钱一边偷着乐,只有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散户看到认沽权证越来越低,也想炒短,赚点差价不停地在进来。

可是认估权证到收盘时会收在1分以下,也许只是几厘钱。

5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