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长江实业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长江实业的股价为什么那么高

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总市值。

总市值用表示个股权重大小或大盘的规模大小,对股票买卖没有什么直接作用。

但是最近走强的却大多是市值大的个股,由于市值越大在指数中占的比例越高,压家往往通过控制这些高市值的股票达到控制大盘的目的。

这时候对股票买卖好象又有作用。

股票能够上市流通,是股票持有者最基本的权利,也是股份公司上市的要义之一。

但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发起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只能通过场外协议转让,这实际上与非上市公司没有本质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非流通股流通的权利和自由。

从这个意义上说,非流通股东也是这个制度安排的受害者。

(当然,非流通股东通过高价发行股票,从其它方面获得了好处)。

因此,解决全流通问题,首先是解决“同股同权——同等的流通权、同股同价——同等的交易价格”的问题,是消灭股市的双轨制问题,是归还或赋予发起人股上市流通的权利。

我们不能再继续剥夺非流通股东的这一权利。

至于它是否能解决股市面临的各种问题,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

全流通不能解决股市所有问题,因此无关大局”、全流通应无限制搁置”的观点,从这一点来说就完全站不住脚。

其次,中国股市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与股权分置直接或间接相关。

它并不象某些人士分析的那样,只是一个简单的流通权问题。

比如,国内股市长期以来股价过高、坐庄盛行就与不全流通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除中国内地以外,世界上所有的股市都是全流通的。

在全流通的市场中,如果股价过高,超过了实际价值,大股东就可能选择部分套现;如果股价过低,就可能逢低吸纳,增强控股地位。

因此,全流通对股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我们经常听到李嘉诚逢低吸纳长江实业、和记黄浦,或者盖茨套现微软,就是这个道理。

但在非全流通的内地股市,无论股价虚高到怎样的程度,非流通股东都无法套现,难以直接干预股价,因而,这实际上是内地股市长期以来股价虚高、坐庄投机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们看到,有些老庄股至今高高在上,在全流通的市场中,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吗?几乎不可能!面对高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股价,大股东怎么会不套现呢?因此可以说,中国股市的泡沫形成,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有非常直接的内在联系,它为高度投机提供了温床。

同样的理由,由于二级市场产生了泡沫,一级市场泡沫也随之产生,造成发行价格过高。

一个只值3元的股票,发到了6元、8元,一方面合法占有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透支了公司未来多年的成长,使得投资价值基本不具备,流通股东从一开始就几乎注定了只能在零和游戏、负和游戏中搏弈。

可以说,股市投资功能的缺失,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难辞其疚。

此外,发起人股不流通,不仅剥夺了这类股东随自身意愿增持或减持股票的权利,也使得通过二级市场的收购几乎成为不可能。

无论流通股价低到什么程度,公司也无被收购之虞。

这使得我们的股市几乎丧失了另外一个主要功能:购并功能。

由于股价的高低与其自身利益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因此,再融资对非流通股东几乎总是有利的。

无论再融资对股价有多大的消极作用,只要每股净资产能够增加,就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

仅仅通过股票发行就能使自身权益增加,这远比通过辛苦经营来的轻巧;而股价的长期虚高,又进一步刺激了非流通股东再融资的欲望。

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助长了大股东的融资冲动,使得业绩造假、圈钱之风盛行,造成了两类股东之间利益的尖锐对立。

中国股市的主要矛盾,逐渐由早期投机时代的庄家与散户的矛盾,演化为两类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

一些人士至今还在认为股权分置无害,甚至还有人在论证股权分置的某些好处。

他们不明白,中国股市暴露出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实际上都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有着非常深刻和必然的内在联系。

尽快结束股权分置局面,实现全流通,将是资本市场体制上的一场重要的拨乱反正。

它虽然不能解决股市所有的问题,例如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但是,我们怎么能以此为理由,认为它不重要呢?是的,治疗心脏病并不能使白内障或皮肤癣消失,但世界上有哪一副药方能够包治百病呢?

长江证券邓晖出局幕后是什么?

展开全部 12月26日,有市场消息称,长江证券(000783.SZ)总裁邓晖被董事会罢免。

刘益谦2015年单笔百亿投资长江证券已亏42.9亿元 2015年4月,刘益谦通过旗下新理益集团斥资100亿,受让青岛海尔持有的14.72%的长江证券股权,共涉及无限售流通股6.98亿股(占股份总数12.62%),折合每股14.33元。

2016年底长江证券进行分红,每10股派3.5元,新理益集团持有长江证券成本变为每股13.98元。

但之后长江证券的股价一直表现不佳,今年12月25日更是跌到7.83元的三年来历史最低点。

5月23日,新理益集团增持541.71万股,增持后共持有长江证券7.0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2.72%。

尽管当时长江证券并未披露新理益集团的增持均,根据5月23日长江证券盘中的最高价8.59元/股和最低价8.41元/股计算,新理益集团此次增持金额约为4555.79万元——4637.05万元。

仅计算刘益谦刚购入长江证券时的价格14.33元,总股份6.98亿股,在2016年长江证券每10股派3.5元的分红后,新理益集团成本变为每股13.98元,以12月25日长江证券的收盘价7.83元计算,刘益谦这笔收购已经亏损42.9亿元。

2016年股灾,包括长江证券在内的上市券商股价一路下行,刘益谦则高调扬言为国护盘,增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

2016年1月长江证券公告,由刘益谦为实际控制人的国华人寿于2015年8月24日到2016年1月27日期间增持长江证券上市交易股份2.37亿股,占总股本的4.99%。

长江证券控股权扑朔迷离 长期以来,长江证券股权非常分散,并不存在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董事长都由当地政府委派,控制权实际上由湖北国资委掌握。

刘益谦虽然已经获得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但是,未来公司治理和话语权由谁主导?谁将成为长江证券新的实际控制人?答案一直扑朔迷离。

去年3月,长江证券对《公司章程》部分细节进行了修改,新章程对于董事、监事候选人提案要求去掉了须“180日连续持股股东”的要求并在董事长下面增设一名副董事长席位。

当时长江证券的董事长之位空缺,暂由长江证券副董事长、海尔集团副总裁崔少华代为履行。

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为刘益谦入主董事会铺路。

但在董事长人选空缺半年后,2016年7月1日,长江证券公告了正式的董事长人选。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尤习贵被推举为公司董事长,推翻了刘益谦入主长江证券董事会的传言。

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人事安排并不突然,尤习贵在被推举为公司董事长之前已担任党委书记一职五个月,“先进入长江证券党委,任党委书记,再进入董事会任董事长职位,这是长江证券一贯的任职‘套路’。

” 业内一度传言,刘益谦放弃谋求长江证券控股权,但他本人却公开表达了对长江证券的重视,希望“用最大努力将自己积累20多年的资本市场经验和对资本市场的判断,给长江证券一个良好的机制,并打造成一个现代金融平台。

” 长江证券加仓控股OR 阻击成功? 事实上,刘益谦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已久,有着“资本猎豹”、“法人股大王”、“增发大王”、“艺术品收藏家”等一系列名号,长江证券只是他看好的众多标的之一。

刘益谦旗下的新理益集团和国华人寿近年来在A股市场动作不断,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综合算下来,刘益谦举牌上述几家上市公司累计耗资已超过3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牌标的均具有央企背景或者地方国资背景,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刘益谦对国企改革的看好。

比如,在举牌湖北上市公司东湖高新之后,刘益谦在微信上表示,“宝宝爱死湖北了”。

有意思的是,刘益谦祖籍湖北,不过他频频举牌湖北企业,除了对家乡的热爱,背后或许有着更复杂的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东湖高新隶属于国资门下,控股股东为湖北联合发展投资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湖北国资委。

业内人士透露,从现状看,虽然刘益谦是公司大股东,但湖北国资却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刘益谦希望得到长江证券的控制权,湖北国资也不希望看到旗下唯一上市的券商控制权旁落。

”因此,刘益谦举牌东湖高新等国资委控制企业被解读为另有“深意”。

据记者了解,长江证券前第一大股东海尔投资,作为实业资本实际上并不掌握董事会,在出售长江证券的股权时,湖北方面明确要求海尔投资必须将长江证券的股权转让给当地企业。

虽然刘益谦的新理益集团并不是湖北当地企业,但旗下的国华人寿借壳上市选择的刚好是湖北上市公司天茂集团。

天茂集团已深耕湖北十余年,由其接棒海尔是湖北国资比较能够接受的结果。

直到目前,外界对长江证券的股权之争仍多有猜测,是刘益谦欲加仓拿下控股权还是湖北国资阻击成功?未来还存在一定变数。

7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