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在股票减持方面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公司股东减持,出售公司股票意味着什么?

问题是,大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中就没有办法及时甩出去,因为普通散户没有这么多钱去买,尤其是行情低迷时,没有人买,大股东怎么会卖出?因此张三股东可能与李四(有实力者,一般都是游资)商量好,我卖你买,可省去你慢慢吸货的时间,也是对你资金成本的一种节省,证券市场现规定的大宗交易制度,大大的方便了这种合作方式。

新接货的主力如真的有实力,又是急性子果断发起短线的上攻是可能的。

第二种情况:大股东承诺在其后多少天以内减持股票,提前告知股民,我要减持,而且不会马上减持,让股民思想上也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对于这种情况股民要会站在大股东的角度去想,一定要清楚大股东也不会做赔本的事情,也不会等到减持那一天,股票反倒下跌了很多,试问,哪一个大股东爱做这种让自已倒霉的事情,如股价翻番后,我再减持是多么得意的事。

对于这种减持关健是要把此股主力或大股东的持股成本想办法摸清,如确信股票不上涨,大股东减持根本就没有利润,你就坚定跟之,必有所获。

某股多间证券公司增持和买入说什么

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对股票评级有不同分类,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

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

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

股东减持对股票的影响?

股东减持对股票的影响:1. 稀释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因为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尤其是那些从财务投资角度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

2. 股东大量减持说明公司的领导层已经发现未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价在近期可能成为很长时间无法超越的高点,对股价非常明显的打压。

3. 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资本,因为连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投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4. 盘活了股市市场的筹码,提升了股市市场的筹码流动性。

毕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因为股价严重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务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

5. 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市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积极走高,那么极有可能强化股市市场的牛市氛围,在持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一样。

一个股票股东减持是好还是不好

展开全部 大股东减持对股票产生两个不利的影响: 一是稀释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因为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尤其是那些从财务投资角度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

一旦大股东们的减持行为具有持续性,那么,将抑制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降温A股市场。

二是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资本,因为连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投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

所以,大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当然,减持也有两个积极的影响。

一是盘活了A股市场的筹码,提升了A股市场的筹码流动性。

毕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因为股价严重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务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

二是大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市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积极走高,那么极有可能强化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就如同前期的中信证券、苏宁电器等个股在限售流通股解禁后的持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一样。

...

某股多间证券公司增持和买入说什么

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对股票评级有不同分类,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

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

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大股东减持,意味着什么

股东减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包括大股东卖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减仓。

大股东减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第一: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钱用用减持来补漏洞,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减持,意味着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减持,是纯粹的套现,按照人家的话来讲,创业这么多年了,拿点钱出来花很正常,这句话好像我记得是某个传媒公司的老总说的,这种类型的减持,只要公司是属于朝阳产业,那么即使有波动那也是短暂的,对于长期的走势影响不大。

...

减持新规对哪些人有影响

展开全部 根据新的减持规定,大股东、持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发行股份的股东每年可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股权(每3个月1%),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每90日不超过2%),全年可以通过两种减持方式减持总股本的12%股份。

非公开发行股份获得的股票的股东(包括定增、并购重组)在锁定期满12月后每年可以通过集中竞价最多可减持4%股权(每3个月1%),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的股权,全年最大可减持总股本12%的股权);若持股比例刚好大于8%一点点,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的股权,则剩余部分通过集中竞价减持比例50%,另外50%只能第3年减持了。

看看市场反应,逐一解读:1.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无论其持股比例,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这个1%的规定没确定没有变,但是从大股东,变成了特定股东:可以理解为除散户外的所有股东,包括IPO前的股东及定增入股的股东!打个比方,你持股4.99%,按之前的规定算是小股东,可以一下子清仓减持,现在是90天内只准卖1%!2.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之前大宗交易就是个大漏洞,所有的清仓式减持,都是通过大宗交易出掉的!现在最多只能减持2%,且接盘方必须锁仓6个月,这风险太大了,估计没多少机构还愿意接这个盘的!也就是说,3个月之内,大股东最多只能减持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的2%接盘方要锁仓半年,所以市场承受的抛压也就是1%!3.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监高辞职的,仍须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等。

这个漏洞堵的也好,避免通过野路子玩清仓式减持的!比如董监高,以前辞职半年之后就可以清仓了,现在每年最多减持持股的25%!4.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

这个才是大招,是最大的利好!最主要受益的还是去年6月之后定增的公司,本来马上就解禁,可以全清掉,这一搞就只能卖一半了!去年全年定增规模高达1.7万亿,其中大股东参与的锁定3年,今年不用考虑;机构只锁1年,马上就解禁了;再加上前几年定增、马上解禁的大股东,今年的解禁规模高达一万多亿!新规12个月内只能卖一半,相当于接近万亿的解禁筹码不让卖了!(具体数据等待专业机构来统计)5.协议转让中单个受让方受让股份的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5%这个之前也是漏洞,持股5%以下就不算大股东了,可以随便卖,算是变相减持的一条路,这个漏洞也被堵上了!6.细化披露要求:在减持实施的15日前公告减持计划,披露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原因、时间区间、价格区间等信息;在减持时间或数量过半时,公告减持进展;在减持实施完毕后,公告减持结果。

提前15天公告,这个规定之前就有,这次是多了一个事中公告,即时间或数量过半时的公告,用处不大,但散户多知道一些信息,还是有好处的!7.所有符合《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的市场主体,即《实施细则》发布日起,持股5%以上股东和控股股东、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以及上市公司董监高,均应遵守细则的减持规定。

这个才是狠招,周五放消息出来,周六直接关门打狗,还没跑的大股东、小股东、机构们,节后想跑也跑不了啦!三种减持方式新老对比我们先来看下几种减持方式的新老对比:011、协议转让旧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并导致股份出让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东身份的,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减持后六个月内继续遵守:1.上市公司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 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2.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

3.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新规新增内容: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并导致股份出让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东身份的,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减持后6 个月内继续遵守:1.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 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

2.上市公司大股东在3 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减持后6 个月内继续遵守:1.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应当符合前款规定的比例限制。

022、大宗交易旧规:无新规: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或者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关于减持数量、...

为什么大股东减持股份会影响股价?会如何影响?

关于大股东减持方式: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 1、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2、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

股东减持对股票的影响: 1、稀释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因为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尤其是那些从财务投资角度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

2、股东大量减持说明公司的领导层已经发现未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价在近期可能成为很长时间无法超越的高点,对股价非常明显的打压。

3、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资本,因为连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投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4、盘活了股市市场的筹码,提升了股市市场的筹码流动性。

毕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因为股价严重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务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

5、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市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积极走高,那么极有可能强化股市市场的牛市氛围,在持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一样。

...

罗牛山董事长为什么减持公司股票

展开全部 7月6日罗牛山发布的《公司关于实际控制人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中,公司表示董事长徐自力减持公司股票的原因系“长安基金-工商银行-中铁信托-中铁信托·丰利 1609 期罗牛山股票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后不再续期。

同时,徐自力将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减持方式交易其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所持有的519010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的4.5072%。

据公开资料显示,徐自力的该信托计划首次披露是在公司2016年的年报中,值得注意的是, 2016年12月15日,罗牛山曾发布公告称,徐自力通过长安基金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长安基金罗牛山投资组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2770.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055%,增持金额1.91亿元,增持均价为6.88元。

该部分股价与其在2016年披露的年报中,信托计划持有的股数一致,这也就意味着,上述“长安基金罗牛山投资组合”正是前文提到的信托计划。

2017年6月29日,徐自力再度通过“长安基金罗牛山投资组合”以增持公司股份2420.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017%,增持金额约1.50亿元。

总而来看,徐自力信托计划的增持成本为3.41亿元,但截至7月10日,该部分股票的总市值约为6.06亿元,实控人可获利金额约2.65亿元。

罗牛山董事长徐自力与当年主持罗牛山改制成私营公司湖北籍老乡的前董事长

证券公司给予上市股票的评价有几个级别?分别推荐到何种程度?

证券公司将股票投资评级一般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股票评级标准,股票评级系数:1.00~1.09强力买入;1.10~2.09买入;2.10~3.09观望;3.10~4.09适度减持;4.10~5.00卖出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

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

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

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

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8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