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股票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为什么中国是发射航天飞船(火箭),而美国是发射航天飞机?

中国则是借鉴苏联/俄罗斯,直接发展第三代航天飞船:神舟号。

不过后来美国多发展了航天飞机,其实苏联也有(暴风雪号),并且成功发射一次!所以并不是说美国的发展思路有多么奇葩、超前、先进!中国很早就开始向往载人航天,曾经有过“714工程”(1971年4月开的会议讨论此事)但后来因不切实际被终止。

之后载人航天再次提上日程是1985年前后了,此时中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浪潮,国外,1984年美国宣布建造“自由号”空间站,苏联准备建造“和平号”空间站,欧洲计划建造“哥伦布”空间站和小型航天飞机,日本计划研制“希望号”航天飞机。

可以看出,当时的世界有一股航天飞机热。

1986年,国家提出863计划。

不得不说,当时中国人的想象力之强,思维之活跃,视野之开阔是前所未有的。

1987年“863-204”专家组(863计划中负责天地运输系统的)筛选出的六种方案:1、H-2空天飞机,预计2015年完成 2、V2火箭飞机,预计2015年完成 3、“长城一号”航天飞机,预计2008年完成 4、“天骄一号”小型航天飞机,预计2002年完成 5、(借鉴法国研究的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方案,与1类似) 6、载人飞船方案。

但众所周知,我们最后选择神舟飞船,原因如下:1、根据国情,我国在很长时间内航天运输规模不会很大。

(比如现在中国未来空间站,有4个主要舱段,常驻航天员也只需3名,发展能坐7人航天飞机很浪费)2、当时中国不仅造不出干线飞机,就连支线飞机也没有造过,不可能去设计建造空天飞机、航天飞机3、带动航天飞机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研发难度大4、航天飞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其实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那么多国家要造航天飞机的豪言壮语哪个实现了呢?苏联“暴风雪”号只飞过一次(紧接着苏联解体,暴风雪号被废弃然后被一次暴风雪压垮了……),欧洲、日本到现在甚至没有独立将人带入空间的能力。

还有,我国的航天飞船神舟号虽然是不流行的飞船,但是技术上是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航天飞船,其前身“联盟号”至今还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载人航天器,国际空间站常年有一架联盟号停靠,以防万一,而航天飞机只能来了就走,而且“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体现了航天飞机的不成熟和极端脆弱。

可以说,当年中国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决定。

而且实际今天飞船还没有过时,反倒是美国航天飞机完全退役,新的美国商业公司发展的仍是第三代航天飞船。

想告诉LZ,我们不缺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时的6个计划中有5个都是航天飞机或空天飞机。

我们也不是低级,我们现在在和世界最可靠航天器靠近,航天飞机也并不是时代的潮流。

是潮流也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盲目追寻,航天飞船是我们正确的选择!参考资料:《放飞神舟》机械工业出版社最后说一下本人个人观点:载人航天器的未来应该是小型航天飞机。

美国航天飞机的事故是什么?

展开全部 挑战者号 1986年1月28日,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万里无云。

在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1000多名观众,其中有19名中学生代 挑战号发射升空表,他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心爱的老师麦考利夫。

1984年,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教师参加航天飞行,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芙提问。

麦考利芙就是从110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当孩子们看到航天飞机载着他们的老师升空的壮观场面时,激动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鼓。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顺利上升: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

这时,一切正常,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

50秒钟时,地面曾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52秒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

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

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未见任何异常。

65秒时,斯克比向地面报告“主发动机已加大”,“明白,全速前进”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最后一句报告词。

第73秒时,高度16600米,航天飞机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凌空爆炸,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 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猝然中断,监控中心屏幕上的数据陡然全部消失。

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两枚失去控制的固体助推火箭脱离火球,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陆地,航天中心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眼疾手快,在第100秒时,通过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

挑战者号失事了!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1小时之久,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顷刻化为乌有,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全世界为此震惊,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表示哀悼。

然而,人们在悲痛之余,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停止。

在“阿波罗”1号的试验飞船火灾中遇难的格里索姆,生前曾说过一段感人的话“要是我们死亡,大家要把它当作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的事业。

万一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展。

征服太空是值得冒险的。

”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 发射时气温过低,发射台上已经结冰,造成固定右副燃料舱的O形环硬化,失效。

在点火时,火焰从上往下烧,O型环要及时膨胀,但O型环已经失效,火焰往外冒,断断续续冒出了黑烟。

但是由于燃料中添加了铝,燃烧形成的铝渣堵住了裂缝,在明火冲出裂缝前临时替代了O型环的密封作用。

在爆炸前十几秒,宇航飞机遭到一股强气流,威力相当与卡特里娜飓风。

凝结尾出现了不同寻常的“Z”字尾。

接下来的震动让铝渣脱落,移除了阻碍明火从接缝处泄漏出来的最后一个屏障,火焰喷射在主燃料舱上。

在爆炸前一秒,火焰烧灼让主燃料舱的O型环脱落,造成了主燃料舱底部脱落。

宇航飞机的机鼻也撞上了主燃料舱的顶部。

在发射后73秒,“挑战者”号在40000公升燃料的爆炸下,炸成了几千个碎片。

其实本来这场事故本来可以避免。

在发射前13小时,一位重要工程师向公司上级召开了电话会议,指出了上次“挑战者”号的发射由于O型环失效差点毁灭,但上级由于急着完成快捷而便宜的太空旅行,保持了自己的观点。

在发射前30分钟,一架波音757客机报告了强气流的存在,但发射中心也没有注意。

于是…… 七位航天英雄纪念碑事故遇难者让我们永远铭记挑战者号上七名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勇士的英名,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女),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芙(女),三十七岁。

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Francis Scobee)曾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后来成为一名高级飞行器的试验飞行员,一生与危险打交道。

他幽默、开朗,成为全机组的核心与灵魂。

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多次获得奖章,其中包括海军特级飞行十字勋章和国家敢于战斗银星十字勋章。

宇航员朱蒂丝·雷斯尼克(Judith Resnik),在余暇时喜欢弹钢琴,喜欢在音乐中寻找美的享受。

朱迪丝喜欢微笑,微笑中充满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

宇航员罗纳德·麦克奈尔(Ronald McNair),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在棉田的劳动中锤炼了他坚毅的性格。

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管。

格里高利·杰维斯(Gregory Jarvis)满怀希望参加这次宇航旅行,他随身带着一面小旗子,这是他的母校巴法洛纽约州大学送给他的纪念品,他愿带着这面旗帜去开拓空间的探险。

埃利森·鬼冢(鬼冢承二;Ellison Onizuka)生于夏威夷,其祖...

有哪些消失在宇宙中的航天飞机

航天与航空的区别 一,所谓“航空”,就是人类在地区大气层中的活动,所使用的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气球等飞行器统称为(航空器) 所谓“航天”就是人类冲出地球大气层,到宇宙太空中去活动,即(宇宙航行)它所使用的是(航天器)及其(运载火箭)。

火箭从飞机上发射 一,运载火箭一般从发射台上发射,也可从飞机上发射1990年4月5日美国的(飞马座)火箭首次经过改装的B52轰炸机上发射成功。

火箭被送至1.3万米的高空释放5秒种后。

火箭下降了近100米。

然后点火,9分钟后将一颗质量为191千克的卫星送入高584千米,倾角为94度的极地轨道。

2003年1月25日和4月28日,飞马座火箭有成功的发射两次。

至此飞马座火箭已成功发射33次,只有3次失败。

火箭为什么要从飞机上发射 一是便宜,火箭的发射费用仅为同规模地面发射的一半,二是运载能力可提高一倍,三0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飞到地面上空任何地点发射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一旦地面发射设施遭到破坏。

速采用这种方式发射侦察,通行卫星。

四是从空中发射可以提高隐蔽性。

正因为如此,美,俄两国都看好这种发射方式。

然而,空中发射也受飞机载重的影响,只能发射小型火箭,只能用专用飞机发射,飞机的维修飞永恒奥,而且不能经常使用。

三种航天器的区别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

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

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

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运载成本。

[NextPage] 卫星导航技术 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导航卫星如同太空灯塔。

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导航的优点,实现了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

1964年美国建成了“子午仪”号卫星导航系统,为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等导航定位,1967年起开放民用。

1973年美国军方始研制性能更优越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

卫星导航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个部分组成。

导航卫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多颗导航卫星构成空间导航网。

地面台站通常包括跟踪站、遥测站、计算中心、注入站及时间统一系统等部分,用于跟踪、测量、计算及预报卫星轨道并对星上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管理。

用户定位设备通常由接收机、定时器、数据预处理机、计算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它接收卫星发来的微弱信号,从中解调并译出卫星轨道参数和定时信息等,同时测出导航参数,再由计算机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

用户定位设备分为单人(如手持GPS接收机)、车载、舰载、机载、弹载和星载等多种类型。

卫星导航分为多普勒测速、时间测距等方法。

多普勒测速定位是用户测量实际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卫星发射的频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并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算出用户的位置。

时间测距导航定位是用户测量系统中4颗(或3颗)卫星发来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完成一组包括4个(或3个)方程式的数学模型运算,可得出用户位置。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这种方法实现定位。

卫星导航位置精度可达几米,民用几十米。

GPS已广泛用于军事,如车辆、坦克、火炮和步兵定位;引导海上舰队的会合、进出港领航与登陆;给反潜、布雷、扫雷、搜索、营救和发射导弹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飞机精确投弹,一发射导弹,照相侦察,实施空中支援、会合与加油,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战略导弹精确制导,提高命中精度;低轨道侦察和监视卫星对目标精确定位和测图,以及为战略防御计划的战场管理、通信、指挥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坐标系统等。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备用),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高度约2万公里,倾角63°。

它于1993年6月提前建成,已广泛用于军事,定位精度可达几米,测速精度高于0.l米/秒,授时精度优于1微秒。

神州七号神舟七号吧http://tieba.baidu.com/f?kw=%C9%F1%D6%DD%C6%DF%BA%C5

航天飞机的升空与降落的原理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飞机每次从地面上起飞时, 都会看到它喷出一股股的浓烟烈焰,接着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然后携带着浓烟烈焰和轰鸣声腾空而起,这景象可谓非常壮观。

而飞 机返回地面时的情形却恰恰与此相反,它像一只降落到地面上小鸟一 样,竟然悄无声息,那种浓烟四起,烈焰飞腾的壮观景象不见了,这 甚是令人疑惑。

如果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这其中的原由了。

在飞机起飞前,它 的身上通常都会携带着一个外燃料箱,另外还携带两枚助推火箭,这 些都是航天飞机的得力“助手”,航天飞机的起飞是借助它的帮助才成 功离开地面的。

当飞机升到离地面十几米高的时候,两枚助推火箭里的燃料已经 耗尽,飞机利用降落伞将它们降落到地面上,工作人员会将其回收, 等待以后利用。

飞机继续向上升,当达到将近1000多米高空的时候, 外燃料箱里燃料也已经消耗尽了,飞机就将空空的庞大的燃料箱从空 中抛到地面上。

至此,飞机经过了两次减负后,身体变得轻松多了, 当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时候,自身发动机里所装载的燃料足以保证飞 机在几百千米的高空上飞行,而这些燃料,也足以使飞机安全地返回地面,而当飞机降落时,早已经没有那么的“累赘”,因此会像一只鸟 儿一样地轻松落地,不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也没有了起飞时的大 气势。

造成飞机飞起时的浩大气势的原因还有:它所携带的炸弹、外挂 装有燃油的燃油箱,使飞机的整体重量增加,从而增加了飞机起飞时 的空气阻力,这时候的空气阻力甚至都会超过大型飞机的空气阻力。

另外,飞机所携带的火箭发动机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起飞的工作, 因此飞机必须在1~2分钟内垂直上升,并迅速地冲破稠密的地层大 气,进入到高空飞行状态,所以,它会冒烟发火。

用能够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发射卫星,要比用一次就报废的传统 运载火箭便宜得多。

可以说航天飞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但 航天飞机只能在造价昂贵的发射台上升空,每次飞行后就要重新装配 设备,不能够在短时期内重复地使用。

而且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也不 高,随着“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航天飞机应该“退休”了。

所以到了 21世纪,航天飞机又将被更先进 的航天飞行器所取代一~空天飞机。

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一定会造 就越来越科学的航空设备。

美国航天飞机事故简述。

挑战者号 1986年1月28日,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万里无云。

在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1000多名观众,其中有19名中学生代 挑战号发射升空表,他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心爱的老师麦考利夫。

1984年,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教师参加航天飞行,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芙提问。

麦考利芙就是从110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当孩子们看到航天飞机载着他们的老师升空的壮观场面时,激动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鼓。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顺利上升: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

这时,一切正常,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

50秒钟时,地面曾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52秒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

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

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未见任何异常。

65秒时,斯克比向地面报告“主发动机已加大”,“明白,全速前进”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最后一句报告词。

第73秒时,高度16600米,航天飞机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凌空爆炸,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 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猝然中断,监控中心屏幕上的数据陡然全部消失。

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两枚失去控制的固体助推火箭脱离火球,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陆地,航天中心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眼疾手快,在第100秒时,通过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

挑战者号失事了!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1小时之久,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顷刻化为乌有,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全世界为此震惊,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表示哀悼。

然而,人们在悲痛之余,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停止。

在“阿波罗”1号的试验飞船火灾中遇难的格里索姆,生前曾说过一段感人的话“要是我们死亡,大家要把它当作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的事业。

万一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展。

征服太空是值得冒险的。

”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 发射时气温过低,发射台上已经结冰,造成固定右副燃料舱的O形环硬化,失效。

在点火时,火焰从上往下烧,O型环要及时膨胀,但O型环已经失效,火焰往外冒,断断续续冒出了黑烟。

但是由于燃料中添加了铝,燃烧形成的铝渣堵住了裂缝,在明火冲出裂缝前临时替代了O型环的密封作用。

在爆炸前十几秒,宇航飞机遭到一股强气流,威力相当与卡特里娜飓风。

凝结尾出现了不同寻常的“Z”字尾。

接下来的震动让铝渣脱落,移除了阻碍明火从接缝处泄漏出来的最后一个屏障,火焰喷射在主燃料舱上。

在爆炸前一秒,火焰烧灼让主燃料舱的O型环脱落,造成了主燃料舱底部脱落。

宇航飞机的机鼻也撞上了主燃料舱的顶部。

在发射后73秒,“挑战者”号在40000公升燃料的爆炸下,炸成了几千个碎片。

其实本来这场事故本来可以避免。

在发射前13小时,一位重要工程师向公司上级召开了电话会议,指出了上次“挑战者”号的发射由于O型环失效差点毁灭,但上级由于急着完成快捷而便宜的太空旅行,保持了自己的观点。

在发射前30分钟,一架波音757客机报告了强气流的存在,但发射中心也没有注意。

于是…… 七位航天英雄纪念碑事故遇难者让我们永远铭记挑战者号上七名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勇士的英名,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女),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芙(女),三十七岁。

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Francis Scobee)曾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后来成为一名高级飞行器的试验飞行员,一生与危险打交道。

他幽默、开朗,成为全机组的核心与灵魂。

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多次获得奖章,其中包括海军特级飞行十字勋章和国家敢于战斗银星十字勋章。

宇航员朱蒂丝·雷斯尼克(Judith Resnik),在余暇时喜欢弹钢琴,喜欢在音乐中寻找美的享受。

朱迪丝喜欢微笑,微笑中充满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

宇航员罗纳德·麦克奈尔(Ronald McNair),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在棉田的劳动中锤炼了他坚毅的性格。

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管。

格里高利·杰维斯(Gregory Jarvis)满怀希望参加这次宇航旅行,他随身带着一面小旗子,这是他的母校巴法洛纽约州大学送给他的纪念品,他愿带着这面旗帜去开拓空间的探险。

埃利森·鬼冢(鬼冢承二;Ellison Onizuka)生于夏威夷,其祖籍是日本人。

他在...

什么是航天飞行器

航天器有卫星(间谍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探测卫星、天文卫星)、飞船(神舟五.六号的那种)、航天飞机、探测机器人(勇气号、机遇号的那种)。

航空器有战斗机、民航机、直升机、滑翔机、侦察机、轰炸机、无人机、飞艇、试验机。

我只能列出这些了,希望能帮助你!...

为何“挑战者”航天飞机会爆炸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发射时气温过低,发射台上已经结冰,造成固定右副燃料舱的O形环硬化,失效.在点火时,火焰从上往下烧,O型环要及时膨胀,但O型环已经失效,火焰往外冒,断断续续冒出了黑烟.但是由于燃料中添加了铝,燃烧形成的铝渣堵住了裂缝,从而使宇航员没能逃过这一劫.在爆炸前十几秒,宇航飞机遭到一股强气流,威力相当与卡特里娜飓风.凝结尾出现了不同寻常的“Z”字尾.接下来的震动让铝渣脱落,火焰喷射在主燃料舱上.在爆炸前一秒,火焰烧灼让主燃料舱的O型环脱落,造成了主燃料舱底部脱落.宇航飞机的机鼻也撞上了主燃料舱的顶部.在发射后73秒,“挑战者”号在40000公升燃料的爆炸下,炸成了几千个碎片.其实本来这场事故本来可以避免.在发射前13小时,一位重要工程师向公司上级召开了电话会议,指出了上次“挑战者”号的发射由于O型环失效差点毁灭,但上级由于急着完成快捷而便宜的太空旅行,保持了自己的观点.在发射前30分钟,一架波音757客机报告了强气流的存在,但发射中心也没有注意.于是……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原因?

此次事故的根源来自一个不起眼的橡胶部件——“O-ring”( O型环)。

由于发射时气温过低,橡胶失去弹性,使得原本应该是密封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最终导致高速飞行的航天飞机在高空解体。

1、挑战者号最初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22日下午2时43分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发射推后到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

发射前一晚,NASA工程师和负责飞船焊接及密封的塞奥科公司工程师一起讨论了天气对任务的影响。

虽然有人表示了对橡胶材料密封性的担忧,但最终管理层依然决定在28日进行发射。

2、28日上午11时39分,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点火,仅0.6秒后,第一个故障征兆就已显现。

从现场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一股黑色烟雾从发动机右侧尾部喷出,持续了约2秒。

事后调查表明此黑烟是由接缝开裂导致,主O型环原本的作用即是封闭该裂缝,但由于温度过低失效,而副O型环又因为金属部分的崩离而偏离了原有位置。

3、点火后58秒,一台追踪摄像机捕捉到了右侧发动机靠近尾部支架处出现的烟羽,可燃气体开始泄露。

第64秒,烟羽突然改变了形状,同时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异常火光,这表明尾部燃料舱的液氢舱开始出现泄漏。

在电脑控制下,主发动机的喷嘴开始转动,试图补偿助推器产生冲力导致的不平衡。

4、在地面控制人员和宇航员看来,出现这种情况还在正常范畴内。

第68秒时,地面通信告知宇航员执行加速,不到10秒钟之后,挑战者号在14600多米的高空解体,随着外部燃料箱的瓦解,脱离了正常飞行姿态的挑战者号被突如其来的巨大气流冲击下被撕裂。

25秒后,残存的驾驶舱在惯性作用下升至19800米高空,随后开始自由落体,在数分钟后以330公里/小时的高速溅落海面。

...

8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