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股票千股点评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涪陵榨菜002507,大股东股票质押,是利好还是利空?

展开全部 涪陵榨菜有很多选择,乌江榨菜是老牌子、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值得信赖,其研发出了众多的榨菜口味,选择性更多。

民营榨菜公司就有很多了,比较出名的是辣妹子,龙桥榨菜厂的等等。

还有江北的彭婆婆咸菜,是新鲜菜头做的,本地人都非常喜欢吃,但价格稍贵。

...

涪陵榨菜那么好吃,自己也能做出好吃的榨菜来

涪陵榨菜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餐桌上有它,能胃口大开。

其实做法并不复杂,自己在家都可以做。

风脱水。

将菜头剥皮去掉大叶用绳索吊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晾干水分至菜块萎蔫柔软,表面出现皱纹。

切丝。

把经过晾晒的菜头切成合适大小的丝。

晾晒。

把菜丝晾干水分。

淘洗。

反复淘洗,去掉灰尘和残渣。

压榨,主要是为了去掉多余的水分。

拌上辣椒面、花椒粉、盐等佐料混合均匀。

装入榨菜坛中,层层压实、装满,坛口菜面撒一层食盐与辣椒粉的混合料,密封严实。

刚拌好的榨菜也可以吃,不过装坛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口味更好。

也有菜头晾晒过后不切丝晾晒,直接用盐腌制去掉水分,再淘洗拌料装坛的做法。

这样做出来的榨菜鲜嫩香脆、鲜香可口。

不过我更喜欢切丝晾晒方法做出来的榨菜,更觉干爽有嚼劲。

涪陵榨菜还要专门选用以涪陵为中心产区的青菜头,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味优良。

其实儿菜也能做出来,我想自己做出来的,口味不比涪陵榨菜差。

...

为何涪陵榨菜与众不同?

涪陵榨菜历经百年沧桑,是涪陵区乃至重庆市 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 动能力最强的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

在涪陵满 山遍野到处都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 蔬菜植物,当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 菜头”。

“青菜头”植株喜肥、耐寒、生长期短,个重 500 g~1 000 g。

每年“白露”前后播种,至“寒露”后 开始移栽,次年“立春”后采收。

然而,正宗的涪陵榨 菜原料是在特殊的土壤和水质环境、气候中孕育出 来的,产区面积不是很大,主要在重庆市丰都县的高 家镇,至重庆巴南区木洞镇附近200 km长江沿岸 地带,其中涪陵系中心主产区。

此处的“青菜头”生 长特别好,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味优良。

这一范围 外地区生长的“青菜头”质地较差。

涪陵榨菜以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鲜、香、嫩、脆的风味特色,以及营养丰富、方便可口 和耐储存、耐烹调等许多优点,佐餐、侑茶调味等多 种用途而驰名中外。

【乌江涪陵榨菜】从小就听说过涪陵榨菜涪陵榨菜的,现在怎么又多了...

展开全部 8月15日报道,14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2762万元。

本次获得的政府补助将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故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

涪陵榨菜认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公司本次获得的政府补助将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因此将计入当期损益。

今年1-6月,涪陵榨菜围绕“抓住机遇抢市场,改革供给提质量,创新管理争效益 ,提速发展上台阶”的战略方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紧跟消费升级大趋势,继续保持了收入、利润的双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34.11%;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52%。

公司预计,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41亿-5.32亿元,同比增长45%-75%,将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增长势头。

...

腌制的小菜大家都吃过,但是我没有吃过,朋友说涪陵榨菜好吃,让我...

涪陵民间有两句家喻户晓的俗谚:"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咸菜饭"。

话虽不深奥,但也有解释的必要。

涪陵所称的咸菜是个集合概念,包括了各种蔬菜制作的泡菜和干腌菜,其中以青菜头制作的干腌菜即榨菜为咸菜中的上品。

咸菜都认为好吃,榨菜当然更好吃。

好吃,大概包括实惠、可口、能增进食欲,吃了肠胃舒服等意思。

对于亲自品尝过正宗涪陵榨菜的人来讲,说咸菜饭好吃,已是不争的事实,的确是经验之谈。

涪陵榨菜的实惠,在于它的货真价实,价廉物美;它的可口在于它有赏心悦目的外观形象及嫩脆鲜香的独特品味,榨菜实在是一种令人喜欢的大众食品,它给人们最终的实惠是增进身体健康,这是人人都希望的。

吃起来能增进食欲,吃了觉得舒服,意味着肠胃愿意受纳,纳而化之,使食物顺利进入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轨道,其结果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渣进大肠,水归膀胱",带来精力充沛,体魄健壮的最佳效益。

对于大病初愈或患小病而胃口不佳的人,对于经常吃鸡鸭鱼肉过多的人,以榨菜佐餐,实在是费省效宏的一种食疗。

增进食欲和易于消化,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若更进一步看,榨菜本身就含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多种营养成份。

乌江涪陵榨菜是怎样做的

榨菜的制作展开全部 一、原材料与设备 (一)原材料 榨菜的主要原材料是青菜头、盐、辣椒和辅助香料等。

青菜头俗名生货。

一般年景,境内所产历来自给有余,还可供丰都、长寿、洛碛等地加工,以及运销重庆供市民鲜食。

民国时期,厂商于头年交订金买期货,或于加工季节直接收购。

20年代,有专事生货交易者,买卖双方由辛力(经纪人)作成,每万斤由双方各给佣金1元(银元)。

1952年以后由供销社收购。

青菜头的规格,30年代已定肥大、质嫩、性脆者为上品,空花、瘦长、皮老、筋多为劣货。

50年代起供销社收购规定:"冒顶"(未抽薹前)砍菜,切掉老根,上齐菜心,去叶无"鹦哥嘴"和菜匙,个重在125克以上的优良品种为合格菜;凡淘汰劣种及65 至125克的良种菜且剔修合格者作小菜(次级品)收购。

菜盐历来以四川自流井粗粒井盐为主。

抗日战争期中,川盐实行统制配给,腌菜用盐按省政府规定,由榨菜同业公会向涪陵盐务局申请核定供应。

但手续苛繁,盐局可任意核减,或不按时供给,加工户到时须用,不得不在黑市购买,每到春季涪陵常闹盐荒。

涪陵解放后,盐运部门预作安排,先向食盐生产部门订货,专门加工粗粒洁白卫生盐,保证及时供应。

1953年全县供就菜盐1270吨,1966年3200吨,1983年达到1.4万吨。

辣椒和花椒、胡椒等辅助香料的配方、采购、加工,民国年间由加工户自行决定。

辣椒能提味、防腐、着色,是传统榨菜加工必不可少的原料。

民国24年以前一般多用万县、石柱椒(俗称下河辣椒),成本低,但色泽欠鲜艳;以后,购成都椒(上河辣椒),色泽鲜红,久贮不变。

1953年,建涪陵县辣椒厂统一采购优质椒,统一加工辣椒粉和辅助香料粉。

(二)设备 有厂外厂内之别。

厂外主要是菜架,厂内有腌菜池、工场、仓库和加工、运输工具。

1、菜架 鲜青菜头的脱水处理,在榨菜商业加工之初, 是将菜头挂在屋椽下、屋外树枝上或树间牵扯的绳索上,让其晾风自然脱水。

民国元年以后,由于加工量增大,有人开始在长江边搭菜架晾菜,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搭架方法:用两根长七八米、直径10至20厘米的圆木条(俗名菜檩子),上部用竹篾绳捆绑成十字形,立于地上,谓之一槎。

每隔数尺远复立一槎。

一般20槎为一架。

槎与槎间以大篾绷拉固定;菜架两端(俗名马尾)须设木桩、石桩等固定物,以绳将架系牢。

槎间坡面从上到下每隔十五六厘米绷一道小篾绳(俗名纤藤),绳上即可挂菜串。

每槎间可晾菜1.25吨。

搭多少菜架,视加工量而定。

晾菜结束后,拆下的圆木条、篾绳妥为保存,来年还可以继续使用。

2、菜池, 腌菜设备最初为瓦缸、大木桶(俗名黄桶)。

后因腌制量增大, 约民国17年前后改用菜池,工效大大提高;初用三合土筑成,后改用水泥制作,一般长宽三四米,深2.7米。

3、机具, 传统的榨菜加工基本上是人工操作,仅有竹筐、铁扒等简单工具。

1959年,原涪陵县榨菜生产部门开始研究试制辣椒切碎机、穿菜针、起池绞车、淘洗机、拌机、夹坛车等21种加工机具,但由于研制尚未完善即行普遍推广,造成不少浪费和损失。

70年代,有条件的加工厂修建厂内外车道,采用机械运输。

1973年,北岩寺、东方红、韩家沱菜厂试行"三机一化"(踩池、起池、 淘洗机和车子化),以后陆续推广到国营菜厂和部分社办菜厂。

1977 年韩家沱菜厂试用拌料机和气动装坛机,实现"五机一化"。

由于机械材料耐腐蚀问题未解决,至1985年,涪陵榨菜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仍不高。

二、加工工艺 民国初期,榨菜加工已打开独家经营的局面,群商蜂起,争相仿制,竞争激烈。

各地厂商围绕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持质量,不断改进和革新工艺。

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主产品的生产,从原料到成品一般要经过13道工序,即选择菜头、菜头切块、搭菜架、穿菜、晾菜、第一次盐腌、第二次盐腌、淘洗、榨除盐液、挑菜筋、第三次盐腌并加辣椒香料、装坛、封坛口。

30年代以后合并为10道工序,即选菜、晾菜、下架、腌制、修剪、淘洗 、拌料、装坛、封口。

每道工序各有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半成品质量标准,随着设备、原材料、技术手段等条件的改变和进步,以及产品规格、质量要求的不同,工序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70年代开始对主产品进行改进和深度加工,如生产盐渍菜头、小坛和小罐装的菜丝(片)、直接腌制(不经风脱水)压榨制成的榨菜罐头等。

小容器包装的低盐和怪味、广味、鱼香等风味的榨菜制品开始出现,但还未能大批量生产。

80年代初期,小包装榨菜生产技术开始在涪陵全面推广。

三、产品包装 榨菜成品历来用土陶坛包装,经严密封口后,让榨菜在坛中发酵,味道更加鲜美并耐贮,一般可贮存半年至一年。

清末还无专用菜坛,借用重庆老酒坛包装。

民国初期开始在重庆鸡冠石窑厂定制菜坛,民国8年在县境深沱萧家湾窑厂烧制,菜坛形状、容量基本定型。

以后长江和乌江沿岸窑厂增多。

菜坛用量,全县年数万至十余万个。

民国20年左右,每个菜坛约值0.18元(银元)。

50年代,涪陵县建有几个陶器厂,主产菜坛。

1951年每个约值2.5公斤中熟米; 80年代初,每个1.87元(人民币)。

陶...

涪陵榨菜为什么获2762万政府补助?

展开全部 涪陵榨菜8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关于下达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的通知》,明确了本次下达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2762万元给公司,专项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目前该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已全部划入公司账户。

涪陵榨菜认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公司本次获得的政府补助将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因此将计入当期损益。

今年1-6月,涪陵榨菜围绕“抓住机遇抢市场,改革供给提质量,创新管理争效益,提速发展上台阶”的战略方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紧跟消费升级大趋势,继续保持了收入、利润的双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34.11%;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52%。

公司预计,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41亿-5.32亿元,同比增长45%-75%,将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增长势头。

...

9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