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离岸交易意义重大

广辉2分享 时间:

离岸金融业务处于重要窗口期

在传统意义上,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外国货币交易,实施特殊的税收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市场。简单地说,虽然其设在境内,但一般仅为非居民提供服务,同时与境内银行及金融体系相对隔离。因此,离岸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受本国金融管制、税制和外汇管制的约束。

从发展历史来看,离岸金融市场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以传统国际银行业务的发展为主。

二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晚期,跨国银行和欧洲货币市场(特别是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发展较为迅速,离岸金融中心在全球兴起。其中,1981年在美国本土建立的美元离岸市场——纽约国际银行设施(IBFs)尤其值得关注,IBFs的设立和发展改写了传统离岸金融市场仅交易外国货币的定义,作为一种过渡性手段,对美国在金融管制条件下提高其金融市场的全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至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前,在金融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各国金融管制放松的背景下,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相对减弱,同时发展相对减缓,但仍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次贷危机爆发前全球仍存在42个离岸金融中心。

四是自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以来,在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市场相继发展和壮大,这是近年来我国力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

自2009年我国政府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长足进展,但随着国内经济不断下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抬头以及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遏制,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逐步增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由于中国的资本项目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开放,因此上海的金融市场难以完全开放。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并要求“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另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有鉴于此,在浦东新区或临港新片区尽快推动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变革,同时,该业务的推动和发展处于重要的时间窗口期,具有如下战略作用:

1。夯实上海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地位。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承载的是国家战略,上海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长远目标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而现阶段大力发展上海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利于在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之前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人民币资产市场,对增强人民币全球竞争力,夯实上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2。夯实上海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中心地位。在上海尽快形成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于未来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后对接上海现有的在岸人民币市场、夯实上海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管理和定价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3。是推动我国金融开放的一种过渡性手段。在特殊的政策优惠下,离岸金融市场便于为境外居民提供一个自由交易和投资的金融市场,是在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之前推动我国金融开放的一种过渡性手段,同时也符合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双方的意愿。

4。缓冲外部金融冲击。在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的前期阶段,作为与境内金融市场相对隔离的市场,如同一个金融“资产池”,具有“吐纳”境外金融资产的作用,有利于缓冲在经济、金融动荡时期境外资本流动对境内金融市场和宏观金融政策的冲击。

5。巩固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地位。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为贸易和航运业务融资,促进新片区离岸贸易和航运业务的发展,促进人民币的对外输出,同时有利于境外长期资本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和我国长期资本的对外投资。

6。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通过境内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上海离岸金融业务,提高境内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培养国际化的金融人才。

当前在上海自贸区推行的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虽然在推动资本项目开放上具有一定作用,但仍难以达到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所能达到的重要功能,特别是FT账户很难像离岸市场一样形成一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在税收、存款准备金、外汇管制等方面实施特殊政策,对外完全开放,并以金融产品开发为重点,形成包括基础性产品、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金融市场,可有效扩大境外对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规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设。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步骤

从推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看,可在一个小的行政区内通过一套记录国际金融业务收支情况的账户体系进行实施。为控制风险,浦东新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可采取如下步骤:既可将原来的FT账户拓展为离岸性质的账户,也可先在自贸新片区通过现有的离岸账户与境内金融市场隔离,即首先,实施“隔离型”离岸金融业务和市场;其次,待取得发展和风险防控经验后,再扩展到整个自贸区,并在资本项目逐步开放过程中,向“渗透型”离岸市场过渡;最后,待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后,再发展成为“融合型”金融市场。

即:第一步,在“隔离型”模式下,在新片区范围内,对参与者实施先少后多再放开的策略。此阶段,可完善和拓展FT账户功能,或允许现有的离岸银行账户(OSA)既吸收外币存款和发放外币贷款,又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先对新片区内的企业和非居民开放,并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参与离岸金融业务,但总体上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原则,即境外资金可以自由进出离岸账户,但离岸账户的资金进入境内要予以严格控制。也就是说,此阶段为防止离岸账户的设立对境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资本项下的交易仍采取额度审批制;对存款准备金、存贷比等监管指标在适当放松的同时,仍加以保留,以防离岸市场规模短期内过度扩张对境内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第二步,将实施范围扩展到整个自贸区,并随着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完成以及资本项目基本实现开放,再发展“渗透型”离岸市场,此时对内外资金流动可适当放松,但仍实施审慎监控。

第三步,在完全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且货币政策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后,实现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融合,使二者一体化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与香港现有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虽然存在着竞争,但总体上是战略协同关系。目前境外对我国境内的投资70%左右通过中国香港。但从战略高度考虑,上海应发展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

根据国际经验,税收和存款准备金等优惠,是离岸市场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而且一个国家内部可设立多个离岸金融市场。如1981年纽约设立IBFs以来,美国很多州都效仿纽约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税收优惠,佛罗里达州甚至全部减免了IBFs的地方税;英属地区百慕大、曼岛、泽西岛和维尔京群岛等9个地区(城市)同时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不但没有削弱伦敦的全球离岸金融中心地位,反而通过竞争加强了其地位。

起始阶段以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作为平台,“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新片区税收政策”,大力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业务,与香港开展合作和适度竞争,形成沪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协同发展的“两翼”,有利于从战略高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的崛起。从区位的功能定位看,上海离岸市场直接依靠长三角经济区,业务立足于服务自贸区,并辐射国内和全球,而香港离岸市场则背靠珠三角经济区,业务也同样可辐射全球。另外,与香港相比,在上海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容易实施监管,上海离岸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在地理上的融合,也使得后期两个市场更容易实施渗透型和融合型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18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