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基金 > 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11家基金公司排队申请QDII资格

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11家基金公司排队申请QDII资格

邓高分享 时间:

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11家基金公司排队申请QDII资格

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日渐进,大批资管大集合转型公募,今年基金转型数量再创新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11家基金公司排队申请QDII资格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为满足投资者诉求、符合监管要求和公司未来发展定位,一些公司将基金产品进行转型。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以基金转型生效日为统计口径计算发现,基金转型数量达到172只,创下年度历史新高。

基金转型数量已连续4年保持高位,分级基金、资管大集合基金转型谋出路是近年基金转型数量剧增主因,除此之外,今年基金转型的缘由还包括投资类型变更、投资范围变更、投资封闭期变更、指数基金转型为联接基金等。

今年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

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转型生效日为统计口径,截至12月3日,今年基金转型数量(合并份额,下同)达到172只,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基金转型数量连续4年保持在150只以上。

具体来看,今年基金转型类别中资管大集合基金、分级基金转型成为重点,其中资管大集合基金转型数量73只,分级基金转型数量为66只,两项合计达到139只。

12月初,又有3只基金发布公告称转型正式生效,具体为东风9号转型更名为东海证券海盈3个月持有,华安理财1号普通类转型更名为华安证券睿赢一年持有A,兴证资管金麒麟2号转型更名为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B。

记者注意到,今年基金转型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相差逾81%,半数产品业绩表现平平,其中三成年内收益为负。整体来看,分级基金转型较为成功,不少产品规模获得大幅提升,如鹏华国证钢铁行业A、易方达军工A、富国中证煤炭A和方正富邦中证保险披露的最新规模比同比去年增幅均在3倍以上,中融国证钢铁鹏华中证环保产业、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A和中融中证煤炭今年表现强势,年内收益率均超50%。

符合监管要求成基金转型主因

符合监管要求是今年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也是近年基金转型数量剧增的主因。年末资管大集合转公募进程加速和年初最后一批分级基金转型生效是今年基金转型数量创新高的主要贡献者。

2020年7月,证监会提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券商资管大集合转型公募的期限也同步延长至2021年底。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意味着资产管理行业净值化转型进入最后阶段。自2019年券商资管开启公募化改造以来,资管大集合产品进行公募化转型的进程不断提速。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截至12月5日,32家券商的118只资管大集合产品完成了公募化转型。今年资管大集合转公募进程加速,已经有73只产品完成了转型,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8只和37只。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完成15只公募化产品改造,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数量居行业首位,今年完成了7只产品的改造。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和东方证券资产管理紧随其后,公募化改造产品数量均超10只。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日渐进,据记者了解,多家券商资管产品公募化改造的工作也接近尾声,部分产品等待监管批复。

此外,2021年年初有66只分级基金转型。为符合监管要求,分级基金在2020年底迎来末日,最后一批分级基金除了清盘,剩余66只分级基金选择转型,并于2021年首日以新基金形式成立生效。从转型的方向来看,2021年65只分级基金选择了转型为LOF基金。

基金产品应不断进化,保持生命力

除了符合监管要求,基金产品也应不断更新,不断满足投资者新需求。近年来,基金市场不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FOF基金、固收+、联接基金规模不断扩张,增强型ETF、FOF-LOF、ETF-FOF、QDII-FOF-LOF等创新产品陆续登场,公募基金产品存量近9000只。多位行业人士指出,基金市场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两极分化的问题,部分产品丧失流动性,被迫清盘或处于清盘边缘。我国资本市场成熟度在不断提高,资产配置需求愈加旺盛,基金市场发展到特定阶段,产品必然要面临新陈代谢、不断进化的过程。公募基金产品通过创新、转型等方式满足监管要求、满足投资者需求才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值得关注的是,排除资管大集合基金和分级基金等应监管要求进行转型的基金,近2年基金转型的类型和数量也的确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今年基金转型的类型就包括投资类型变更、投资范围变更、投资封闭期变更、指数基金转型为联接基金等。如 “易方达中小盘”更名为“易方达优质精选”,投资范围由主要投资于A股企业扩大为包括内地市场上市交易的企业、香港市场挂牌交易的企业。万家周期优势企业A由短期纯债型基金转型为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信保诚至远动力A由灵活配置型基金转型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年选择将4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转型为ETF联接基金。华夏恒融、工银信用纯债三个月定开债A和华夏睿磐泰盛因变更基金封闭期或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而发生转型。


基金行业出海之路虽然略显崎岖,但行业对“国际化”布局的步伐一直不断。

最早QDII产品诞生于2006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基金行业海外投资已经长达15年,但整个QDII业务总规模不足2000亿。

而延展产品线、满足市场需求、锻炼海外投资能力、走国际化之路等需求一直让基金行业积极布局其中。数据显示,目前行业获得QDII资格并拥有QDII额度的基金公司为47家,目前正在排队申请QDII业务资格的公司达到11家,而近期有些新进展,摩根史丹利华鑫、永赢基金两家公司获得相关反馈。

刚刚过去11月,外管局再放了42亿美元额度,易方达、南方、华夏、交银、国泰、建信、平安等7家基金公司“喜获”相关额度,在行业积极布局之下QDII或演绎出新精彩。

两公司QDII业务获得反馈

虽然公募基金QDII业务运作已经超过15年,但目前获得相关资格并拥有QDII额度的基金公司也不过47家,大量中小型基金公司暂时未有相关业务资格,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基金君发现,近期证监会网站披露了针对永赢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关于QDII业务反馈,主要反馈集中于人员情况、业务安排等。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来看,主要反馈集中于两点:

第一、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目前仍兼任专户理财部投资经理,请结合其未来兼职安排,就其是否具备履行境外证券投资业务负责人职责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作出补充说明。

第二、请就你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在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境外投资管理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论证,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境外投资产品数量、规模、业绩情况等。

同样,《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显示,也是两条反馈意见,一、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目前仍兼任基金经理,请结合其未来兼职安排,就其是否具备履行境外证券投资业务负责人职责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作出补充说明。

二、请就你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在宁波银行从事境外投资管理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论证,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境外投资产品数量、规模、业绩情况等。

此外,该文件还显示,需要两家公司在30个工作日内落实下列问题并提供书面回复和电子文档。

11家基金公司排队申请QDII资格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份,目前QDII产品达到183只,总规模为1953.39亿元,在整个公募业务中占比不大。但业务空间不小,面对境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走出去”的需求不少基金公司非常重视QDII基金的出海机会,目前还有11家基金公司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剔除中止审查)。

据证监会最新公告显示,截至上周五,2021年就有朱雀基金、中邮创业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申请。而此次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和永赢基金是在2019年、2020年申请相关材料。

此外,目前申请QDII业务资格获得反馈的基金公司有方正富邦、兴全基金等。

不少有志向拓展业务线的基金公司都有较高热情。据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目前境内投资产品数量和类型都比较丰富,但境外投资产品较少。随着经济发展,境外投资需求将越来越大,QDII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我们公司在这块业务上比较基金,也是招募了一些具有海外投资及研究背景的人才,未来还将继续招兵买马,加大这块业务投入力度。”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QDII业务是未来一个长期的方向,目前QDII基金数量和种类虽然不少,但投资组合过于集中,主要投向港股、中概股及美国科技龙头,而近两年才陆续有布局越南、印度等地市场产品出炉,也是凤毛菱角。QDII基金作为分散风险、多样化资产配置的工具作用发挥得还不够,而这一块业务将是一个“富矿”,未来可以布局一些新的地区的投资品,或者针对美国市场研发一些细分领域的产品。

事实上,近几年基金公司一直致力于拓宽QDII基金的投资领域和产品类型。不过,也有人士表示,QDII投资上发展多年,综合实力靠前的公司在这一业务上具有优势,也具备了较强的投研能力。整个行业在专业人员配备、配置投资品种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易方达、南方、华夏、交银、国泰、建信、平安

11月“喜获”QDII新额度

11月,机构投资者迎来新一批QDII额度。

最新一期《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11月25日,外汇局启动有启动了一轮QDII额度发放,向9家机构发放QDII额度42亿美元。

而从今年情况看,分别在今年1月6日、3月18日、5月18日、6月1日、8月30日发放了相关的QDII额度。加上本轮发放的额度,外汇局已累计批准174家QDII机构1540.19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外管局最新《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11月30日,相比10月末,各类机构新增QDII额度42亿美元。证券类机构成为此次QDII额度发放的大赢家,有7家基金公司获得32亿美元额度,剩下两家保险公司获得10亿美元额度。

数据显示,11月底证券类机构合计获得814.8亿美元额度,若剔除证券公司,47家机构获得674.4亿美元的额度,而11月单月新增了32亿美元额度。

大型基金公司因海外业务布局相对早,体量更大,是此次新增额度也较为受益。外管局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每家均获得5亿美元新增QDII额度。

而在今年6月18日获得QDII业务资格的平安基金,也在11月25日获得了2亿美元QDII额度。

此轮额度下发之后,易方达基金已累计获批QDII额度63.5亿美元,是唯一一家QDII额度超过60亿美元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及南方基金所获QDII额度也分别增至53.5亿美元、52.5亿元。此外,嘉实、广发、博时等基金公司累计获批QDII额度已超过30亿美元。

此外,还有两家保险机构在11月新增QDII额度,分别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均获得5亿美元额度。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获得QDII额度的机构应该会积极展境外投资业务,在QDII产品上做足创新,多元化布局产品和投向,优化境外资产配置。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基金转型数量创历史新高,11家基金公司排队申请QDII资格



18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