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哪所大学的国际法专业最好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

哪个学校法学硕士好考一些

下面介绍各个学校法硕的情况,都是我的朋友对各自学校的评价,不同与以往学校招生广告上宣传的内容: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住的比较分散,有的住本部,有的在万柳公寓,由于不住在一起,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无法有效的沟通,丧失了法硕应该具有的优势。此外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不过说实话,每年很多学生都能在人大校内找到住的地方,此外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中国政法大学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贸大01年一法硕毕业生月薪2000,哦是美金,还有几个去了部委。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03年宣传的比较多,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其中有一位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一个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

华东政法学院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学院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4、复试公平。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西北政法学院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湘潭大学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四川大学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苏州大学

山东大学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轻松,北可以上天津北京,南可下江苏上海,地理位置优越。

郑州大学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兰州大学

云南大学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

湖南大学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

江西财经大学

烟台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西南财经大学

谁帮忙讲下《谈美》的大概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就读后感嘛)

胡经之荐书:《谈美》

作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钟情的一本书。那本书可以是他学术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书,已经不是他作为学养的需求了,因为他读的书已经太多,岁月都在书中浸泡着。一半是生活,一半是书籍。书的灵魂会围着他的生活打转。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经之:

朱老的《谈美》让我受益终生

胡经之先生是国内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筹建之时即来到深圳,对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贡献。生于江南的书香家庭、19岁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来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而对他影响至深的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朱先生的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种态度:第一是实用的,第二是科学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学研究的就是第三种态度。”胡经之从小在太湖边上读书,苏州园林和自然风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论好比一把火炬,让他获得了重观世界的一道路径。中学毕业后,胡经之怀着对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学,并在进入学校第一年的春节上门去拜访了朱先生,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朱老这本书除了是胡经之先生的美学启蒙以外,更是胡经之先生的学术起点。“朱老书中很多观点我都同意,除了一点,他认为大自然本身没有美丑可谈,美与不美在于个人主观意愿。但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美丑,能否感受到美取决于个人的美学修养和眼光。大学时我以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当时我的观点是和宗白华先生一致的,我们三人经常就美丑的问题进行争辩。”但除此之外,对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让胡经之先生的学术如虎添翼,后来胡经之的著作《文艺美学》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现在我还常常翻阅这本书,我的学术研究是成长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后人将在这座富矿中继续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

读《谈美》

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一滴水虽小,却能从中看见七彩的阳光;一片枯叶的飘落虽不起眼,却能预示着秋的来临;眼睛在整个身体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细观察它,却能洞悉人心;脉搏的跳动经常让人意识不到,但医生认真感受它,则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理论希望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抽象的,但它却来源于无数的具体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了,心中的误解也太多了,而这本书,正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记得好像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有这样一个辩题: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当时场上双方唇枪舌剑,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弄得一头雾水。说它是客观存在,有些大家看起来很难看人的,在艺术家那里也许就是美人,这显然是人主观意愿的作用;说它是主观感受,倒也不完全是,毕竟美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纯主观的。

世界,远远不止于地球这颗行星,远远不止于我们整个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逻辑性地从人身体的现在条件出发向外伸展。它从我们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出发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间、时间和逻辑方向上。世界太大了,无限的大,我们则太渺小。还是禅者说的好: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读完最后一节,心里觉得很震撼。“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诗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来源于对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却又经常给人感觉远离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点、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听他们的政治理想。四人说完后,孔子最终赞赏曾点的意思。曾点希望自己能够陶醉在礼乐教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之中,使礼乐教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朱光潜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美是艺术的,它就在生活中。我们艺术的生活,让美渗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艺术,即是美。这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

看完这一节,又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事实上当我们正在进行某项伟大事业或创造某件不朽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本身。我们每日辛勤劳作,考虑的只是达到眼前的目标,完成当下的计划。然而,只有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时,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唯一真实的途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觉得它是一本日历,每天撕掉一页就少一页,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觉得它是一本日记,每天记录一些故事就会使你的生命丰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积极的、情趣丰富的。在这个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轰轰烈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过都是些平凡人,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平凡人,但我们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的民乐其实很美,宁静、淳朴且毫无功利性,但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听不下去这些“土气”的东西。但是,在伤心的时候偶然听到《二泉映月》,在高兴的时候凑巧听到《金蛇狂午》,也会怦然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因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答案补充 《谈美》导读

作者:秋千梦 出自:梦的天空 浏览/评论: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读美学之味,领会艺术之神

一、【作者档案】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翻译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经济上破落的书香之家。他从6岁到15岁,一直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后,他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答案补充 1925年夏,他受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便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答案补充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诗人学者梁宗岱、朱自清、冯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从文、李健吾、曹葆华等,组成“读诗会”;同年5月,又与胡适、顾颉刚、罗常培、吴世昌、沈从文等发起成立“中国风谣学会”。

1937年5月,他任《文学杂志》创刊的主编。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口号。这个刊物成为“京派”作家的主要阵地,在当时文艺界有过较大影响。在这个阶段也是他文艺创作的一个成长期。

1942年起他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院院长。答案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内容提要】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十五个章节,对其进行分析,大致的观点有:美感产生的条件,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对美本身的分析,艺术与游戏以及艺术创造的条件。

(一)前三章说到的是‘态度、距离和移情’即美感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1)我们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首要条件。答案补充 作者以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说明我们看待事物时,总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态度。这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而那实用层次的态度是我们的本能对物质欲望的反映,因而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但对于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质活动之外的有意义,是精神的,也是无功利的,就如文中说的“在审美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于直觉,活动空间也更广阔无疆”。美是从我们的态度中得来的,那么美代表了一种精神;而作为精神与心灵的主体的我们,我们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自己心灵的满足,也体味出了在实用与科学中无存的性质,此时我们便是获得了美感。因为审美的态度正是审美及美的存在的意义,所以艺术作品才能获得不朽,于人才更亲切。

(2)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作者引用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是不能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适当”才能引起美感。答案补充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作者在第三章说到,“推己及物”即“移情”会让我们对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产生了审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经验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的产生,不过美感经验中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经验---物与我情趣之间的往复回流后,心里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则是美感产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从下面三对名词的区别来说明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的。

首先是美感与快感。

作者以“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比希腊女神雕像美”鲜明生动的例子证明,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是起于形象的直觉,是一种极自由的活动,甚至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时美感的态度是不带意志的,是带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并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答案补充 二是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联想”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基础,而艺术审美离不开知觉的想象,因此,艺术中美感的发生是联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但联想却带有思考性质;美感是带有联想的,但联想并不一定就是美感。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某件艺术品的审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涣散而减少。这是所谓的“美感经验实际上都是坚持实际人生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三是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考证批评不是欣赏,它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对艺术形象本身分析时,要慎重,并不能带有主观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认为欣赏之前的考证批评是必要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们情感与物的姿态的交流。遇到文艺作品,我们不能始终持批评的态度,那么会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终上所述,审美的过程中是带有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的,但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并不就是美感。答案补充 三)对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从人的角度与物的角度(“美之人情”与“美之物理”)来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后能使人觉得它美,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说“美的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从对相关的两种审美态度(批判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对于美本身的分析,还体现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具体关系中。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但艺术美丑和自然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来的。

(四)本书在艺术与游戏。同游戏一样,艺术创造把欣赏所得的对象主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景,然后通过某种媒介,造出一种具体的作品来。但艺术终究高于游戏,因为艺术带有社会责任性。当艺术创造出一个意象之后,作者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而游戏只需自我满足,自我尽兴而已。答案补充 五)文章的后部分是艺术创造的条件。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其条件是想象。各种想象发挥各自的功能,更好地进行情境表达,完成艺术创作。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的发生由一种意象而得来的,才有发生的可能;换一种情感就意味着换了一种意象,而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具有程式化特点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缚艺术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们既要承袭共同的东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个性的随心所欲,要让情感从束缚中挣得自由,在整齐中酝酿出变化。另外,模仿是表现意象的本领,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嘱我们要记住:凡是艺术家必须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诗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个性导读】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答案补充 对于我们青少年朋友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深奥得云山雾罩。但是作者却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入手,从三种不同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来谈。他举例说: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结构,而画家则看到它的气质、风韵,也就是“美感”。这就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不同的态度。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作者指出“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结出:美是无功利性的,是无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追求“无用”上。古往今来,多少圣人粗茶淡饭还能够“不改其乐”,这就是他们用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答案补充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之中。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备的吗?

作者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比喻讲了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他告诉我们这种移情的现象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我们知道,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而人们经常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只不过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儿会笑,大海也会哭,所以这个世界因而丰富多彩了。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美学中的一个难题---美究竟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作者在文中说:“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这所谓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答案补充 我们平时夸某人某物很漂亮,这属于“美”吗?于是作者通过“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比喻,告诉我们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美感与快感。他说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这让我们明白: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会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的对象当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可是由一种古董,联想到金钱,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美,是一种“专注”,没有了专注,也就没有了美了。答案补充 当我们懂得了美的内涵后,我们会急切地想知道怎样去欣赏美吧?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便对考证和批评进行争辩,他们是否属于美学欣赏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证与批评。”所以说,会做考证和欣赏的,并且有艺术细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跟美颇有联系的一个词儿叫做“丑”,那么丑是美的反面还是美的一种呢?是不是画一个少女就要比画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潜指出: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而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主张艺术模仿自然,所以它们是错误的。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所以,“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产生艺术美的。我们必须把从自然这部字典上得来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出好的文章,而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来没有的。答案补充 作者跟我们讲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学观念后,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想想看,大多数大艺术家都有一颗童心,这说明越是会游戏的人就越擅长艺术。但是艺术是带有社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乌鸦身上的日影,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景象,但是诗人通过想象,把它和帝王的恩宠联系在一起,于是,一种言不尽意的艺术感觉便有了。答案补充 当然光靠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创造,还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想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先生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它对于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总之情感是想象的统帅,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与“象”合了,那么艺术创造便成功了。答案补充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由会存在吗?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问题。我们学习走路,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要从模仿开始?作者指出“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学习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艺术家都应该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模仿到后来,应该达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地位,完全不似则丧失了艺术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丧失了艺术的主体性。这就叫“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就是艺术美对模范的境界!答案补充 读至此,你能够弄懂“似”,又能够“不似”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啊,世上是没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说:“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工夫来的。”“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工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对,如果我们的知识面不广,眼界不够开阔,在任何领域是成不了大师的。

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创造,朱光潜先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后,在全书的末尾,还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朋友们,读完了这本书,你们可要记得朱光潜先生赠送给我们的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答案补充 四、【名家点评】

(1)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则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 张法,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思之未思》。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答案补充 ------- 郜元宝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中、长篇小说奖评委;《远远望去的印象》

(4)“作为美学家,朱光潜不满足于关在书斋中研究理论,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审美眼光推广到大众之中。他的《谈美》对于把中国人从泛政治化的畸形视界中解放出来嘉惠实多,而尤以《谈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于阿尔卑斯山谷中的这句旅游广告语‘慢慢走,欣赏啊’,成了唤醒中国人古老艺术心灵的一时名言。”

----- 周实 《齐人论物》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为何科学家的收入不及明星

没必要气愤,这在全世界都是很正常的。其实不是科学家收入低,而是顶级明星收入太高。即使在经济最发达,财力最雄厚的美国,普通科学家的年收入,也无法跟那些顶级明星媲美。科学家基本靠ZF和企业发工资,而明星天价片酬很常见,动辄就几千万上亿美元的,而且还往往影视歌三栖,还兼拍广告,自己又搞公司,投资房地产和股票等等,开一场演唱会,门票卖100元,几天都有几百万收入,你怎么比啊?当然某些靠吃大量专利费的明星科学家,还是有可能媲美的。某些科学家还去开公司,有股票分红,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袁隆平,人家资产都上亿,还有公司股票分成的。当然科学家根本也不屑于去跟那些明星对比,人家就是要踏踏实实做研究,术业有专攻,才好出成果。如果整天曝光,这样不仅科学家无法专心做研究,严重拖慢科研进度,而且还给科学家生活带来大量困扰,给些敌特盯上就更麻烦了,不知道啥时候就策反或抓走。

别以为是国家亏待科学家。就拿中国来说,也有几千科学家,普通科学家年收入几十万,明星科学家也有几百万,奖金也往往也有几百万,对比普通人,已经是非常高了。如果个个收入都要跟顶级明星媲美,即使把所有财政都用来给他们发工资都不够用来,还得大量发行国债借很多钱,还未必够。而且这还不包括那些那些助理、正副教授、数据分析员、仪器管理员、工程师等等。

可是这样一来,根本就没钱搞科研了!科研是极其烧钱的,需要大量先进设施设备,做很多次试验,积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数据分析,都未必有成果。也没钱给那些公务员和军警发工资了,都只能吃西北风等饿死,很多设备也没钱维护,武器装备别说升级,维护都没钱了,也没钱修建各种公共工程,也没有钱发养老金和退休金,那些代缴五险一金也没有,也没钱治理沙漠,没钱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破坏,也没钱扶贫助学,也没法调控经济,也没法打压房价物价。不用等核战,自己就马上崩溃。

还有那种把艺人当戏子当玩物,鄙视贬低的的封建观念很不正确。现在是人人追求平等的时代了。人家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人家愿意娱乐,你愿意消费,你情我愿的,市场规律而已,没什么问题。而且也别以为那些明星就很轻松,那些所谓收入大部分都团队收入,要公司分成,经纪公司要抽掉大部分,自己做老板的,也得给员工发薪水和奖金,还有各种场地租金和水电费、公关费等等,也经常捐钱做慈善。他们承受的压力很大,要交的税也是很高的,而且这些税收相当部分就是用来给科学家们发工资和做科研的。演员这行业高中低收入差距极大,像那些顶级明星只是极少数,大部分艺人收入是比较低,而且越是底层收入就越低。像横店影视城的群众演员,一个月下来也才1千多块钱,好点也就两千多,很多老戏骨演员也只有月收入几千块而已。艺术家做出的贡献也不比科学家低,科学家做科研,推动科技进步,艺术家抚慰无数人心,很多作品上百年后依然会是经典!

科学家都没说什么,这些网络有很多公知大V,某些社科院倒整天跳出来编造文章,本身就漏洞百出,逻辑荒谬,选择性失明,煽动性很强。拿科学家来和艺人相比,还把艺人贬低戏子,本身三观就不正,逻辑危险,命题也想是虚伪的。那些人三观本身就不正,整个酸腐文人的味道,总是习惯性自我否定,幼稚偏激,渲染悲观颓废氛围,逻辑荒谬,还整天想着没事找事,造谣传谣,挑拨矛盾,给策反的很多,难怪总理都不想去社科院。

为什么中国没有国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这个地球上惟一没有国花的大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一个事实,急坏了不少人。譬如,已经是91岁高龄的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院士就是一个代表。他甚至放出话来,在他有生之年,中国如果评选不出国花来,他死不瞑目!

看起来,这个问题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但是,据记者掌握的情况,这是一个很不好解的结。其中的争论很多,有些甚至是很尖锐很复杂。国花评选为什么这样难?到底有哪些矛盾和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然后大家一起来出主意想办法。

评选标准之争

之所以一直没有选出国花,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国花的评选标准问题上始终存在很大的分歧。1994年,中国林学会曾经拿出一个国花评选的标准,认为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但是,这个标准刚一出台,马上就有学者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分布要广泛”的要求不妥。因为大家喜欢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广泛的物种。他举例说,大熊猫分布并不广泛,但它却是人人喜爱的国宝。同样的理由,“外观漂亮”也不宜作为硬性规定。因为“漂亮”与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地域广,人口构成复杂,各民族对美丽、漂亮之类的看法传统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要求显得意义不大。

这位学者指出,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得不得了的东西,不是一两种花卉所能承载得了的。他举例说,信奉“中庸之道”的儒学是一种文化,而反中庸的法学也是文化的一种,你说他们孰优孰劣?至于说到经济价值则更是牵强附会。杨树经济价值高吧?但是它不能称为国宝。珙桐谈不上什么经济价值,但它确是十分珍贵的国家稀有树种。

后来,在一次关于国花评选的研讨会上,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修正为八条标准:一是要原产地在中国,地地道道、土生土长;二是要为广大民众所熟知,人见人爱,雅俗共赏;三是其姿态、特性等能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性格,是一国的精神象征;四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要有自己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到的文化体系,能代表中国风范;五是要分布广泛或者有广适性,使各地都能养植;六是用途要广泛;七是要兼顾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在56个民族中犯忌;八是应考虑我国两岸四地的现实情况。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一个标准比前面的四条标准更苛刻,要求更高,要全面加以满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人见人爱”,你说哪一种花能够做到?“使各地都能养植”,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有人说,国花评选不必搞得那么复杂,没有必要搞什么系列标准,只要突出一点,可以不及其余。他举例美国当年评选国鸟的情况作为佐证。1782年,出于当时的形势需要,美国政府指定白头海雕为美国的国鸟,因为它外观威武、身姿矫健、性情凶猛,最能代表勇猛、力量和胜利这样一种美国需要的文化。美国在评定国鸟时采取的是一种“独裁”式的指定方式,并没有体现什么民主,可是却为一向崇尚民主的美国民众所接受,为什么?因为它的大方向正确。对此,我们完全可以仿效。只要我们选择的国花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所需要的精神特质,什么方式最简捷就用什么方式来评选好了,最终都能为国人所接受。

可是也有人说,国花,国花,是代表全国人民共同意愿的花,应该让最广泛的民众拥有话语权、表决权、参与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拟定严格的评选标准、评选程序与评选办法,并以必要的方式予以确认。否则,就不能体现全国人民的意愿,就够不上档次与权威性,就会乱套。

针尖对麦芒,丝毫不退让。在国花评选标准问题上,现在仍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单国花与多国花之争

在国花评选过程中,争论最多的是评选单一的国花好,还是评选两种国花好?甚至是四种国花或者五种国花或者更多国花好?这里面的争论十分激烈。

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而原产我国的就有1万~2万种,因此我国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世界许多国家的园林产业支柱都是“华花”,尤其是欧洲国家,更为此赞誉为“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其为花园”。

可能正因为原产于我国的特种花卉品种太多,所以评选国花比别的国家就更加众口难调。旧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国花问世的记录。1903年,当时的清政府掌门人慈禧太后效仿外国敕定牡丹为国花,故1915年版《辞海》称“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1929年,在尚未完全推翻清政府的前提下,当时的民国政府外交部和教育部便将梅花指定为国花。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直没有国花。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评选国花的工作才正式启动。1982年,陈俊愉院士在《植物》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国花应是梅花》一文,在当时引起了较大反响。香港明报很快就发表了社评,赞成其主张。

但是,随后,另一个强大的声音就出来了。许多媒体纷纷发表文章,他们说,梅花傲霜斗雪、花自独艳,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固然重要;但是,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表达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也当之无愧。于是,1988年,陈俊愉先生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主动提出以梅花、牡丹作为中国的双国花。

双国花的提出,得到了一些人响应。2005年,陈俊愉院士在一次院士大会上,呼吁院士在《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上签名,意在利用院士的影响力,让国花早日选出。结果有104位院士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中国农业科学院方智远院士在一次科普讲座上明确表态:“梅花是坚贞不屈的精神象征,代表精神文明;牡丹意味富贵,代表经济繁荣。梅花产于华南,牡丹生在华北。一南一北双国花,既有精神文明,又有物质文明,且有利于一国两制。因为台湾现在还有‘国花’,那就是梅花,是从中华民国沿袭下来的。”

没有想到的是,方智远院士的这一席话却引起了一场风波。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何祚庥院士在得知这个主张之后对《北京科技报》记者表示,双国花有一大疏漏!那就是“双国花”的主张者,往往把梅花排在前面,也就是指“梅花、牡丹花”,而不是指“牡丹花、梅花”。“这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为什么要把台湾所沿袭的原中华民国的梅花,排在牡丹花的前面呢?”何祚庥说。

“把牡丹花和梅花评为国花,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顺序问题。所以也不存在什么政治问题。”陈俊愉院士告诉《北京科技报》的记者:“国花是指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表征的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虽然不写入宪法,但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一国两花在世界上并非没有先例,日本就是以菊花和樱花作为双国花,墨西哥也是以仙人掌和大丽花作为双国花。在一个市里,双市花更是司空见惯。比如北京就以菊花和月季为双市花,无锡则以梅花和杜鹃为双市花,所以我认为双国花是可行的。”陈俊愉说。

对于陈俊愉院士极力主张的双国花方案,“牡丹派”掌门人之一、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会长秦魁杰提出质疑:“真的有必要搞两个国花吗?在100多个有国花的国家当中,真正选了2个国花的不到10%。比如在日本,日本皇室的国花是菊花,但是民间公认的国花是樱花,双国花一个代表皇室,一个代表民众,这和日本的历史传统有关。如果我们也选出两个国花,它们各代表什么?太分散了反而不好,选择一种国花才不会分散寓意。”

西安花卉学会常务理事李继瓒教授也坚决反对一国两花。他认为,国花如同国旗一样,只能有惟一的一种选择。他赞成牡丹入选。“因为牡丹全科属于保护植物,有利于促进生物的多样性。”

2005年9月20日,中国园艺学会、北京园林学会和上海风景园林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国花评选研讨会”。会上,大部分代表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少人仍然坚持应该推崇“一国一花”。与此同时,中国花卉协会召开了一次国花评选专家座谈会,结果多数专家赞成一国一花,即牡丹,只有少数人赞成一国两花或一国多花。

在“一国一花”还是“一国两花”的争论处在无休无止的局面时,有人另辟径溪提出了“一国四花”新设想,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又过了一段时间,在此基础上,综合了各种因素和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又有人进一步提出了“一国五花”的新主张,即以“一主四辅”五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此外,还有人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认为中国应该评选出12种国花来,每月一花。

这些看似周全的一国多花方案,同样引来不少问诘:“一个国家评选四种五种国花,世所罕见。为什么不评它个十种八种百种千种,这样岂不是更加方便?”

关于单国花与双国花和多国花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牡丹派与梅花派之争

2005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武汉的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议案,“将梅花定为中国国花”。而与此同时,来自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全国人大代表则再度提出“尽快将牡丹确定为国花”。“梅花派”和“牡丹派”针锋相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这种情况,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几乎都在重复地上演着。

我国的国花评选,历来都是我国的两个特有种梅花与牡丹之争。历史上的中国,这两种花都当过国花。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非正式评选,一次是梅花夺魁,另一次则是牡丹称王。其中1994年的评选,两者的竞争更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甚至由花与花的竞争演化成了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各地都希望自己的花能戴上“国花”的桂冠,以此提高地方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河南洛阳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再加上北京、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菏泽地区等地的加盟,联合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其声势甚为浩大。

然而,梅花能屡次与牡丹分庭抗礼,当然也绝非等闲之辈。就美来说,梅花毫不逊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重要的是梅花的品质,在众多咏梅诗词中,大都把风雪严寒作为环境衬托,以赞美其在残酷环境中的不屈不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尽管世事更迭,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面对艰难困苦环境而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的进取精神,对今后几代人要承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而言,仍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我国的国歌为什么坚持用《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这个道理。梅花显然能较好地体现这一精神,将这种国魂附于梅花之上,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从属性上看,梅花属乔木,冬季开花,牡丹属灌木,春夏开花;从地域上看,梅花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附近省区,属于南方花卉,牡丹则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属于北方花卉;牡丹偏于象征富贵,可视为物质文明的代表,梅花重在“神”,可视为精神文明的代表。

两种花都天生丽质,两种花都内涵丰富,两种花都有强大的拥趸者,两种花都具备当选的条件与资格,再考虑到国花评选背后的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因素,所以历来争抢得十分激烈。直到今天,仍然难分伯仲,无法分出高低。

评选方式之争

关于国花的评选方式,社会上争论也很多。

到今天为止,我国的国花评选组织并操作过几次。

一次是1986年11月20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依次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等。并在此基础上提议梅花为国花。但是最终并未以适应的方式予以确认。由于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组成了以陈俊愉教授为首的114位专家的评委会,是全国性的评选,又由于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被称为“1987年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另一次是1991年,有一家花卉专业媒体重打锣鼓另开张,再一次搞起了评选国花的活动。这次活动请出了一位曾经担任过很高职务的女领导同志作为最高主持人。不久之后,众多媒体公布了这次的评选结果:牡丹当选国花。因为此次评选以读者填写选票的方式进行,由于只收到区区15万张选票,面对10多亿中国人民,其参与度与权威性显然受到了质疑,结果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同。

最有影响的是1994年的这次评选。当年的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编号为0440号的“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中国花卉协会受委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国花活动。按照事先拟定好的程序与方法,经过一年时间的评选,31个省(区、市)上报的评选结果是:有18个省赞成牡丹为国花,有11个省赞成牡丹、梅花、荷花、菊花4花为国花,有2个省赞成牡丹、梅花、兰花、菊花4花为国花。这次评选最后并没有得出什么正式的评选结果,也没有得到相关机构的确认,不知何故。

2003年3月,中国花卉协会再次组织了国花评选活动,并成立了评选专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工作,2005年9月30日,中国花卉协会召开全国协会秘书长会议,专题讨论国花问题。结果,推选牡丹为国花的占79%;推选梅花为国花的占13%;推选国兰为国花的占4%;还有4%推选牡丹或国兰为国花。在此基础上,汇总31个省(区、市)的意见,最终提出了牡丹为国花,兰花、荷花、菊花、梅花依次为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即“一国一花,四季名花”的评选方案,并于2006年7月通过国家林业局上报国务院。这次评选原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出结果,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这个上报文仍然没有什么正式结果。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有人说,国花评选是事关全中国13亿人民的大事,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一个人都可以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绝不能让少数所谓的专家说了算。应该成立专门的评选机构,拟定详尽的评定标准、办法与程序,然后全民来投票,最后选出符合全国大多数人民意愿的国花。也有人说,评选国花毕竟是很专业的事,还是应该多听专家学者的意见,这样评选出来的国花才不会走样。

有人说,评选国花应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终由全国人大来组织并确认,别的什么人或者什么组织都没有资格和理由来选评;也有人说,不就是评个国花吗?它又不写入宪法,何必搞得那么复杂?什么带“国”字号的东西都让全国人大来评,全国人大岂不成了评选机器了?

世界各国在评选国花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有的是全民公决,有的是政府指定,有的是国会投票,有的是一个人或一个机构说了算。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评选呢?真的是一个问题。

评与不评之争

“中国没有国花,简直不可思议。国花是一国之象征,应该尽快评选出自己的国花!”这是一种声音;当然,也有另一种声音:“国花评选既然困难多多问题重重,何必非要吃力不讨好,它不影响吃、不影响穿、不影响行、不影响经济发展,不影响社会稳定,不评又如何?”

一种意见认为,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而且经济快速发展且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由于没有国花,已经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北京奥运会上等重大国际场合遭遇了尴尬。如果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中国还不能评选出自己的国花,那就成了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了!而要抢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评出,今年的两会可能是最后的冲刺机会了,时不我待啊!可是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意见难以统一,就学学我们的伟人邓小平吧,把这个问题留给我们的后人,他们会比我们有办法。

11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