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石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深管理团队介绍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资深投资人士;明石集团的创始人,在企业管理咨询、发展战略、资本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实践。

廖大有 执行董事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香港新鸿基国际总裁特别助理,香港嘉华力狮集团副总裁,香港恩索能源集团执行长。2009年加盟中国明石投资基金。

倪璟 合伙人 董事总经理

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曾任奥地利攀时公司在西安代表,陕西鼎峰有限公司总经理。08年担任西安秦岭观音山森林度假公园董事长。2009年加盟中国明石投资基金。

滕焱 投资总监

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专业硕士,曾任北京天星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证券部、资产管理部经理,北京融智创鑫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刘耀霞 业务董事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硕士,熟悉境内外资本环境及上市流程,熟悉企业基本运作模式,在境内外上市、购并、投资咨询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孙超 业务董事

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曾任融金天闻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工程和金融产品开发部副经理,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和媒介关系管理顾问。

周翔 业务董事

清华大学会计系毕业,曾任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任尽职调查项目经理,北京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任项目经理,中兴会计师事务所任审计研究员。

韩哲 业务董事

中国人民大学MBA,具有多年在专业创业投资和资产管理企业的工作经验。

何芳 高级投资经理

美国玛瑞埃塔大学国际企业传媒专业硕士,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美国Rebellion Research对冲基金公司驻中国代表,丹麦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助理。

对租界的看法

鲁迅写过<且介亭杂记>,可以参考下.

租界,作为当时的中国政府向列强卑躬屈膝的见证,记录了中华民族卑辱的近代史.同时,租界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然而,帝国主义列强也给租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先进文化,促进了租界及更广大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前进与发展。

所以呢,要辩证的来看待租界。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哪个对社会贡献更大?原因?

当然是太平天国!!

原因:

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势力席卷十八个省市,沉重打击了晚清王朝。只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免最终失败。但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对太平天国对晚清政治的影响,作一探讨。只是囿于资料的限制和学识的浅薄,文中定有许多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方家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

一是导致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

主威素重,权集中央,地方几无独立之权,这是咸丰以前清朝政治的显著特色。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为镇压太平天国,清朝派出了大量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但都无济于事。为此清政府先后委派官员数十人到各省举办团练。这样,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镇压农民革命的主力。清政府不得不逐渐赋予湘淮将帅以越来越大的权力。比如,曾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一来,自咸丰以后,“主威素重”,权集中央的状况被打破了,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具体表现为:

1、军权下移,督抚掌握了半地方化和半私人化的军队。咸丰以前,清朝军权由皇帝独揽。中央征调军队,督抚不敢怠慢。自咸丰时起,湘淮军及其以后张之洞的“自强军”,袁世凯的北洋军等,都成了半地方化、半私人化的军队,并不绝对听命于中央。“兵部除绿营之外,各省勇数且不能知,若一旦出警,各省皆自顾疆圉,不能恤人”。(康有为:《官制议》,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3页。)

2、财权下移,督抚逐渐掌握了地方财政大权。

皇帝掌握军权与中央集中财权互为表里,督抚掌握军权也是与他们掌握财权密切相关的,清代前期与中期一切财权统于户部,通过制定收支科目和收支标准,保证一切财政收支都作为国家收支,从而实现中央对财政大权的控制。各省布政使司、盐运道、粮储道系户部的派出机构,分掌一省财政。但到1852年,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流域富庶省份之后,中央财政收入锐减,无款可拨,各省于是截留税收,自己筹饷,以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财政大权逐渐下移。1853 年,清廷谕令:“按年定数指拨解部”。(《洋务运动》第三册542页)。这一谕令赋予了地方督抚控制财权的合法权力。这样,中央集中财政的体制遂限于瓦解。中央财权旁落,地方督抚遂逐渐掌握了地方财政大权。

3、人事任免权下移,督抚扩大了对官吏的支配权。

清代中期以前,行政人事权统于中央。但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督抚军权与财权的扩大,他们(指督抚)往往以军务紧张为由,不拘常例,奏调保举人员。《清史稿》称曾、胡“荐贤满天下,卒奏中兴之功”。由于曾国藩权势日大,清廷甚至屡次下谕令其保荐督抚大员。这样,“外重内轻”的局面逐渐形成了。

总之,太平天国打乱了清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秩序,为湘淮军的崛起提供了契机。清政府依赖湘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赋予他们以极大的权力,从而为督抚专政制造了历史前提。这样,清王朝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而地方督抚权力得以膨胀。

二是导致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

清王朝是由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压迫各族的政权。但是,满人的特权,满洲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也是清朝始终存在的严酷现实,满汉矛盾始终是清朝的一对重要矛盾。满洲贵族享有世袭特权,以征服者自居,满人在数量上仅占汉人的八十分之一,但却占据行政官额的一半。这样一种情况在太平天国期间产生了变化,使满汉力量的对比向着有利于汉族方向发展。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的崛起造成了清王朝中央集权的衰落,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特别是在道光和咸丰年间,汉人巡抚占到70%以上,也可证明太平天国运动为汉人获得权力提供了机会。满人政治地位日渐衰败,汉人政治权力日渐增长。在这种政治权力的再分配中,汉人的地位得到明显增强,导致离心力的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基础日益动摇。为以后辛亥革命的振臂一呼,各省纷纷响应独立,使清朝顷刻土崩瓦解,不能不说是准备了条件。

三是促使清王朝实行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逐步成为一种发展方向。但清政府长期的闭关政策,使清朝昧于世界局势,一味的“夜郎自大”,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成为清王朝的一大“心腹之患”。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加紧侵略,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成为清王朝的“外患”。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筹应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四。)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一种比较现实而有效的办法,以解除内忧外患。这样,开明,务实的洋务派也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坚持对外开放,陆续创办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使之迈出了艰难而凝重的一步。尽管并非情愿,但是它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至少,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为洋务派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契机,为中国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总之,正是太平天国运动,为曾、左、胡、李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他们既是地方势力,又是汉族官僚,同时又是洋务派人士。他们的活动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正表现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中国长江大桥有几座

  巧了本人撰写的wiki百科长江大桥条目,正好回答这个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长江大桥仅指宜宾岷江口以下长江段上的桥梁,但通常也泛指长江上的所有桥梁。

  目录

  * 1 概述

  * 2 历史

  o 2.1 古代

  o 2.2 20世纪50年代以前

  o 2.3 20世纪50、60年代

  o 2.4 20世纪70、80年代

  o 2.5 20世纪90年代

  o 2.6 21世纪

  * 3 分布

  o 3.1 江苏

  o 3.2 安徽

  o 3.3 江西

  o 3.4 湖北

  o 3.5 重庆

  o 3.6 四川

  o 3.7 云南

  o 3.8 西藏

  o 3.9 青海

  * 4 桥梁用途

  * 5 桥梁类型

  * 6 建桥资金

  * 7 长江大桥的竞争者

  * 8 负面影响

  * 9 列表(截止2005年10月)

  o 9.1 宜宾岷江口以下(按下游至上游排列)

  o 9.2 宜宾岷江口以上(按下游至上游排列)

  * 10 外部链接

  概述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80多公里,其中从各拉丹冬源头至当曲河口称为沱沱河,长约358公里,从曲河口至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称为通天河,长约813公里。从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岷江口,称为金沙江,长2308公里,岷江口至入海口,称为称长江,长约2884公里。目前长江上已建和在建桥梁共100座,其中沱沱河上2座、通天河上2座、金沙江上41座、长江上55座。宜宾岷江口以下55座桥梁全部为大型或特大型桥梁,并且桥名中均含有“长江”二字,宜宾岷江口以上45座桥梁大多为小型或中型桥梁,并且桥名中均不含有“长江”二字。

  历史

  古代

  有史记载的长江上第一座桥建于东汉建武11年(公元35年),当时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为阻止汉军入蜀曾在今宜昌附近架设江关浮桥(见《后汉书.岑彭传》)。公元974 年北宋大将曹彬在南京附近的采石矶江面上用3天时间架设一座浮桥,数万宋军得以过江灭掉南唐,此外晋、南北朝、隋、唐、明等都有在长江上架设浮桥的记载。到了清代,清军和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双方都曾数次在长江上架设浮桥。

  20世纪50年代以前

  在现今长江上的一百多座桥梁中最古老的桥是金沙江上的梓里江桥(又名金龙桥),位于云南丽江,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丽江著名旅游景点之一,该桥经1934年重修,目前仍可供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

  民国时期,曾多次有武汉修建长江大桥的设想,并于1946年成立了以茅以升为总工程师的“武汉大桥筹备委员会”, 组建了中国桥梁公司,并开始了方案研究和测绘工作,但后因内战爆发未能实现。

  20世纪50、60年代

  1956年在金沙江上建成岗托吊桥,现该桥被弃用有可能被拆除,武汉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真正意义的长江大桥,1955年开工,1957年建成。1958年建成的109国道沱沱河大桥是沱沱河上的第1座桥,该桥于1987年和2002年进行了两次重建,1963年建的214国道通天河大桥是通天河上第一座桥,该桥原为拱桥,2003年重建新桥时改为梁桥。整个50、60年代共建16座桥,其中泯江口以下长江大桥仅3座,包括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

  20世纪70、80年代

  70、80年代建成的桥梁也是16座,其中泯江口以下长江大桥4座,分别为1971年的枝城长江大桥(又名宜都长江大桥)、1980年的重庆长江大桥、1982年的泸州长江大桥,另外1979年的三江大桥也被认为是一座长江大桥,虽然它只是连接长江北岸和江中小岛的桥梁,并不跨越长江,但葛洲坝建成后,就可以通达南岸了,桥名也改为“葛洲坝三江大桥”。

  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建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10年共建造桥梁17座,其中泯江口以下长江大桥达11座,1999年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投资高达36亿。此外还有13座长江大桥已开工,处在建设中。

  21世纪

  21世纪长江迎来了建桥高峰,仅2000年至2005年的5年间,长江上就新建桥梁32座,其中泯江口以下长江大桥24座,另有18座大桥(其中岷江口以下长江大桥13座)已开工,将于2005年至2008年陆续建成通车。此外,正在规划尚未开工的长江大桥还有10多座,包括:上海长江大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南京长江五桥、马鞍山长江大桥、九江长江二桥、荆岳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万州长江三桥、丰都长江二桥、长寿长江大桥、重庆寸滩长江大桥等。

  分布

  江苏

  江苏境内有6座长江大桥,其中南京3座、镇江扬州间1座、江阴1座、南通苏州间1座,因为地处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所以这6座桥梁均为特大型桥梁。正在建设的苏通长江大桥位于最下游,是长江自下而上的第1座桥,该桥2003年开工预计2008年建成,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此外江苏还有一座扬中长江大桥,虽然桥名为长江大桥,但该桥只连接长江南岸和江中小岛,并不跨越长江,所以不能将其统计在内。

  安徽

  安徽境内有3座长江大桥,分别位于芜湖、铜陵和安庆。

  江西

  江西境内只有1座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1993年建成后超过南京长江大桥成为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但这一记录1997年又被芜湖长江大桥超过。九江长江大桥还保持这另一项记录――工期最长记录,1973年开工至1993年建成,工期长达20年。

  湖北

  湖北境内有16座长江大桥,主要集中在武汉和宜昌,武汉有6座,其中在建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投资预算达110亿,是最昂贵的长江大桥,宜昌有5座,黄石、鄂州、荆州、枝城和巴东各有1座。

  重庆

  重庆有“桥梁博物馆”之称,市内建有各种大小桥梁800多座,重庆的长江大桥也是最多的,重庆市有11座,另还有12座分布在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涪陵和江津。

  四川

  四川境内有长江大桥6座,4座位于泸州,2座在宜宾。此外金沙江上的桥梁主要也集中在四川,共有33座,其中6座横跨四川和云南,5座横跨四川和西藏。

  云南

  云南境内有金沙江桥14座,包括上述横跨云南和四川。

  西藏

  西藏境内有金沙江桥五5座,全部位于西藏和四川的边界上。

  青海

  青海是长江的发源地,沱沱河和通天河上各建有2座桥,都分布在青海境内。

  桥梁用途

  在宜宾岷江口以下55座长江大桥中公路桥占了70%以上,有43座。铁路桥5座。两用桥有8座,其中公路铁路两用桥6座,在建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公路轻轨两用桥2座,分别为重庆鹅公岩大桥和在建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此外在金沙江上还有一座特殊的两用桥——宝鼎大桥,上层通车下层运煤,而金沙江503电厂输煤桥是一座专用运煤桥,这两座桥均位于攀枝花。

  桥梁类型

  长江上桥梁类型主要有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吊桥、铁索桥等,90年代以前建设的长江大桥以梁桥居多,随着造桥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航运和美观的考虑斜拉桥和悬索桥在90年代开始流行并成为主流,2005年10月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主跨648米取代了南京长江二桥(南叉桥628米)国内第一斜拉桥的位置,在世界上居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多多罗大桥(890米)和法国诺曼底大桥(856米),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大桥主跨首次超过1000米达到1088米,建成后将超越多多罗大桥,成为世界第一斜拉桥。2005年5月建成的润扬长江大桥南叉桥主夸达到1490米,取代1999年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1385米)成为国内第一悬索桥,在世界上也仅次于日本明石海峡大桥(1990米)和丹麦大带桥(1624米),居第三位。拱桥多在长江中上游的桥梁中采用,2005年5月建成的巫山长江大桥主跨492米,超过万州长江大桥(420米)居世界拱桥第一,而建设中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跨首次超过了500米,达546米,建成后将成为新的拱桥世界冠军。

  建桥资金

  由于建设长江大桥投资巨大,早期的长江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由国家拨款建造,随着经济发展建桥资金来源也呈现多样化,包括地方政府、银行贷款、企业、外资等等,地维长江大桥就是由重庆腾辉地维水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所以该桥没有按惯例以地名命名,而以投资企业命名。江津长江大桥由江津市政府和马来西亚南发集团合作修建。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部分建设资金也利用了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建桥资金多样化也造成部分大桥因资金问题而停工,如涪陵长江二桥(又名涪陵李渡长江大桥)1994年开工不久就因资金问题停工,后通过BOT方式融资得以继续建设。

  长江大桥的竞争者

  2004年12月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的武汉长江隧道开工建设,该隧道投资20亿元,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这是长江上的第一条隧道。之后南京长江隧道也于2005年10月开挖。规划中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也是由上海长江大桥和上海长江隧道组成,长江大桥有了竞争者。

  负面影响

  随着大桥越建越多,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航运的影响,目前长江主航道平均桥距不足50公里。由于桥梁选址、桥墩设计等原因,桥区航道变窄,泥沙淤积严重,船舶航行困难。有数据表明2003年到达南京以上港口的船舶仅占长江上船舶总数的3.6%,吨位仅占总数的1.3%,万吨级的安庆港、五千吨级的芜湖、铜陵、九江、武汉等港口的到港船舶严重不足,港口大量资源闲置。而船舶撞击桥墩的事故却频频发生,例如黄石长江大桥1993年4月至9月间就发生撞桥事故16起,沉船9艘。

  列表(截止2005年10月)

  宜宾岷江口以下(按下游至上游排列)

  名称 用途 省 市县 开工时间 建成时间 主跨 类型 备注

  苏通长江大桥 公路桥 江苏 苏州南通 2003年5月 在建 1088米 斜拉桥

  江阴长江大桥 公路桥 江苏 江阴靖江 1994年11月 1999年9月 1385米 悬索桥

  润扬长江大桥 公路桥 江苏 镇江扬州 2000年10月 2005年5月 1490米 悬索桥 北叉为斜拉桥

  南京长江二桥 公路桥 江苏 南京 1997年10月 2001年3月 628米 斜拉桥 北叉为梁桥

  南京长江大桥 两用桥 江苏 南京 1960年1月 1968年9月 160米 梁桥

  南京长江三桥 公路桥 江苏 南京 2003年8月 2005年10月 648米 斜拉桥

  芜湖长江大桥 两用桥 安徽 芜湖 1997年3月 2000年9月 312米 斜拉桥

  铜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 安徽 铜陵 1991年12月 1995年12月 432米 斜拉桥

  安庆长江大桥 公路桥 安徽 安庆 2004年7月 2004年12月 510米 斜拉桥

  九江长江大桥 两用桥 江西湖北 九江 1973年12月 1993年1月 216米 梁桥

  黄石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黄石 1991年7月 1995年12月 245米 梁桥

  鄂黄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黄冈鄂州 1999年10月 2002年9月 480米 斜拉桥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武汉 2003年11月 在建 1280米 悬索桥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两用桥 湖北 武汉 2004年9月 在建 504米 斜拉桥

  武汉长江二桥 公路桥 湖北 武汉 1991年月 1995年6月 400米 斜拉桥

  武汉长江大桥 两用桥 湖北 武汉 1955年9月 1957年10月 128米 梁桥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武汉 1997年3月 2000年9月 618米 斜拉桥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武汉 1998年12月 2001年12月 460米 斜拉桥

  荆州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荆州 1998年3月 2002年10月 500米 斜拉桥

  枝城长江大桥 两用桥 湖北 枝城 1965年1月 1971年9月 160米 梁桥

  宜昌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宜昌 1997年12月 2001年9月 960米 悬索桥

  宜昌长江铁路大桥 铁路桥 湖北 宜昌 2004年2月 在建 810米 梁桥

  葛洲坝三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宜昌 1981年月 梁桥

  夷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宜昌 1998年11月 2001年12月 348米 斜拉桥

  西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宜昌 1993年12月 1996年8月 900米 悬索桥

  巴东长江大桥 公路桥 湖北 巴东 2001年4月 2004年7月 斜拉桥

  巫山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巫山 2001年12月 2005年1月 492米 拱桥

  奉节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奉节 2001年12月 在建 460米 斜拉桥

  云阳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云阳 2002年11月 2005年9月 斜拉桥

  万州长江二桥 公路桥 重庆 万州 2001年10月 2004年9月 580米 悬索桥

  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 铁路桥 重庆 万州 2002年12月 2005年5月 360米 梁桥

  万州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万州 1994年5月 1997年5月 420米 拱桥

  忠县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忠县 1998年9月 2001年9月 560米 悬索桥

  丰都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丰都 1994年10月 1997年1月 450米 悬索桥

  涪陵长江二桥 公路桥 重庆 涪陵 2004年2月 在建 398米 斜拉桥

  涪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涪陵 1994年11月 1997年5月 斜拉桥

  涪陵长江三桥 公路桥 重庆 涪陵 2004年12月 在建 斜拉桥

  长寿长江大桥 铁路桥 重庆 重庆 2001年3月 2004年4月 梁桥

  重庆大佛寺大桥 公路桥 重庆 重庆 1998年12月 2001年12月 450米 斜拉桥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两用桥 重庆 重庆 2004年12月 在建 546米 拱桥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重庆 1977年11月 1980年7月 梁桥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重庆 2003年2月 在建 拱桥

  重庆鹅公岩大桥 两用桥 重庆 重庆 1997年12月 2000年12月 悬索桥

  重庆李家沱大桥 公路桥 重庆 重庆 1991年12月 1996年12月 444米 斜拉桥

  重庆鱼洞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重庆 2004年12月 在建 梁桥

  重庆马桑溪大桥 公路桥 重庆 重庆 1997年10月 2001年12月 斜拉桥

  重庆白沙沱大桥 铁路桥 重庆 重庆 1958年9月 1959年12月 梁桥

  地维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江津 2002年12月 2004年8月 斜拉桥

  江津长江大桥 公路桥 重庆 江津 1994年月 1997年12月 240米 梁桥

  泸州泰安长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泸州 2003年9月 在建 270米 斜拉桥

  泸州铁路长江大桥 铁路桥 四川 泸州 2000年11月 2004年2月 梁桥

  泸州长江二桥 公路桥 四川 泸州 1997年9月 2000年11月 252米 梁桥

  泸州长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泸州 1977年10月 1982年10月 梁桥

  宜宾江安长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宜宾 2003年10月 在建 梁桥

  宜宾长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宜宾 2003年1月 在建 430米 斜拉桥

  宜宾岷江口以上(按下游至上游排列)

  名称 用途 位置 年代 主跨(米) 类型 备注

  宜宾戎州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2004年 260 拱桥

  宜宾金沙江公路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90年 240 拱桥

  宜宾金沙江铁路大桥 铁路桥 四川 1968年 176 梁桥

  宜宾马鸣溪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79年 150 拱桥

  宜宾中坝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2003年 斜拉桥

  宜水高速公路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在建

  宜宾安边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58年

  213国道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云南 2001年 150 拱桥

  溪洛渡水电站专用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云南 在建 斜拉桥

  溪洛渡大桥 公路桥 四川云南 2004年 索道桥

  通阳大桥 公路桥 四川云南 在建

  葫芦口大桥 公路桥 四川云南 1998年 160 拱桥

  皎平渡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云南 1991年 144 斜拉桥

  红果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82年

  西攀高速公路金沙江特大桥 公路桥 四川 在建

  三堆子大桥 铁路桥 四川 1969年 192 梁桥

  裸果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95年 160 拱桥

  密地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69年 181 拱桥

  炳草岗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 2002年 200 斜拉桥

  渡口大桥 公路桥 四川 2005年 180 拱桥

  渡口吊桥 公路桥 四川 1965年 已退休

  荷花池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76年

  荷花池铁路桥 铁路桥 四川 1995年 梁桥

  新庄大桥 公路桥 四川 1972年 146 拱桥

  503电厂输煤桥 输煤桥 四川 1982年

  宝鼎大桥 两用桥 四川 1982年 170 拱桥

  沿江吊桥 公路桥 四川 1968年 已不能通车

  法拉大桥 公路桥 四川 2005年 190 拱桥

  金江桥 公路桥 云南 1962年 136 悬索桥

  金安桥 公路桥 云南 1982年 110 拱桥

  梓里江桥(金龙桥) 公路桥 云南 1879年 92 铁索桥 1934年重建

  树底大桥 公路桥 云南 1960年 悬索桥

  继红桥 公路桥 云南 1971年 75 拱桥

  松园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云南 1996年 170 拱桥

  其宗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云南 1989年 斜拉桥

  伏龙桥 公路桥 云南 1959年 108 悬索桥

  因都坝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西藏 在建 90 拱桥

  318国道金沙江大桥 公路桥 四川西藏 1964年 梁桥

  岗托吊桥 公路桥 四川西藏 1956年 吊桥

  岗托大桥 公路桥 四川西藏 1974年

  邓玛奴桑巴桥 公路桥 四川西藏 1988年 150 铁索桥

  214国道通天河大桥 公路桥 青海 1963年 拱桥 2003年重建后为梁桥

  曲麻莱通天河大桥 公路桥 青海 1989年 梁桥

  109国道沱沱河大桥 公路桥 青海 1958年 梁桥 1987年2002年2次重建

  长江源特大桥 铁路桥 青海 2002年 梁桥

  wiki百科长江大桥条目地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6%B1%9F%E5%A4%A7%E6%A1%A5

参考资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6%B1%9F%E5%A4%A7%E6%A1%A5

上个世纪日本泡沫究竟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到底繁荣到什么程度

现代提起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主要原因是对比时下中国社会。二者还是存在些差异化的。但国内介绍这段历史只有空洞的经济数据上,全面性回答凤毛麟角,答主详细说一下吧,后段主要集中于社会面上,看看泡沫经济虚假繁荣鼎盛与破灭后日本世相……

如果大家玩过世嘉在2015年所出的PS大作《如龙0》,其实会留有一点印象, 游戏内容背景就是泡沫时代。游戏中很多幕与情节都是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映。比如开场第一章CG动画中所描述:挥舞着万元大钞在东京大阪街头都打不到计程车,现实中确实这样。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的出租车行业也堪称是主要见证者,打的就跟刷公交卡一样。生意火爆,只有出租车司机挑乘客,哪轮得到乘客挑三捡四? 虽然都知道日本的计程车收费老贵,但比起那时来简直就是毛毛雨。东京都内,赤坂到六本木五公里不到距离现在计程车价也就1500到2000円左右。但1989年的起步价是1万円,完全不按规定价格。别嫌贵,还有个夸张的例子,1988年『周刊文春』8月刊里甚至记载,夜10点,银座附近区域五分钟车程有位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竟然砸了100万円。你觉得多了,其实不多,当时野村证劵给每位社员年平均交通津贴是300~400万円,中层干部一年是3200万円,还有曾经领过1亿円的超级传说。放到今天恐怕就是中国的土豪,BAT三巨头也不见得如此出手阔绰。)

以上只是一例,现在具体分段讲解:

(1) 泡沫的形成——政府的过策:

所谓泡沫时代大抵分为两个时代,1986年~1992年,是泡沫诞生以及亢进期,1992年~1997年是泡沫幻灭时代。现在日本人讲到那段历史,追究历史责任第一个想到的是1982~1987年的首相中曾根康弘。中曾根任内大规格的公共投资刺激政策与金融放宽政策被认为是祸根。

1985年9月22日,当时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政大臣,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日本的财相是接中曾村班的竹下登。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四国对美元汇率迅速升值。日元由1美元兑换240円一年不到时间内徐徐上升至120円。

(美国纽约市广场饭店)

(会谈前G5国财相合影:从左往右西德财长施托尔滕贝格、法国财长贝雷戈瓦、美国财长贝克、英国财相罗恩,日本藏相竹下登)

近些年国内沿海出口型企业饱受人民币升值苦恼,所以汇率升值的恶果也不必多说了。现在说说日本的应对措施。为了弥补升值带来的企业出口经济上的损失,第一选择是扩大内需,当然因为日本是自由市场,扩大内需必然要应付外资的进入。

(每日新闻1985年7月,成田机场外币兑换处一位入境美国游客与日本职员表情强烈反差,当时日元对美元是247:1,上个月是239:1。所以当这位美国游客用美钞兑换时,一眨眼感觉只兑这么点日元,一脸惊愕。)

当时世界形势对日本非常有利。首先是经济上,1987年10月19日,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开盘从2246.74跌到1738.74点,整整跌了508点,跌幅22.6%,创历史最高,史称黑色星期一。同日欧美香港各区域指标股市纷纷大跌。唯一不受羊群效应影响的是日经指数,反而逆势增长了9.3%,创开盘以来第二,至今历史第五的高成绩。

(1987年7月19日至1988年1月19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振荡图)

日经指数从1986年初的13,113.32円到1989年12月29日到达历史最高位的38,915.89円,当时的股评家胸有成竹地说,“4万点开头,年末5万点,三年后10万点都不成问题!”这个说法,看下面的上证指数图,诸君何曾相似,绝对想骂娘。

日本股市繁荣与美国股市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背后是1970年后半端以日本丰田汽车为首的制造业产品在欧美大获成功。日货的横行,给美国制造产业冲击最大。1984年美国贸易赤字1233亿美金,其中对日赤字最大达368亿美金,1985年这个数字扩大到496亿,砸日本车成了美帝汽车产业工人常态化发泄。大量工厂倒闭,失业人口增加,导致犯罪率提高,治安不好的社区房价大幅下跌,资本外流向热钱市场。

另一个超级大国的苏联的日子此时更不好过,从1979年起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中10年之。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波及周围15个国家的农畜业,苏联政府的公关应对粗暴而无能,又使得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威信堕失,东欧剧变潮开始。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内部经济重轻工业失衡,官僚主义盛行,民众生活质量下降,爆发不满,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冷战末期两超级大国的式微,无疑利好的是第三位的国家,这个道理就跟2001年后的911,美国侵略阿富汗后,中国趁机大发展一个道理。战后日本从50年代后半期发力经过25年高速增长,政府与民间皆财力雄厚,泡沫危机前的1985年根据美联储预估当时日本政府的财政积蓄与外汇储备两项合计有545亿美元,为世界第一。1986年7月日本大藏省向国会缔交报告,宣布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当时日本对外净资产为1298亿美元,而美国对外债务却有1114亿美元。1985年美国金融杂志《American banker》评选当年世界世界银行储蓄榜上,日本银行有7家进入了前十位。第一至第四全部被日本银行(劝业 富士 住友 三菱)霸占,日本全国银行储备额超过100兆円,底气十足。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资金充裕的日本政府开始了公共事业大投资。1986年9月19日经济对策阁僚会议上了通过了总额为3兆6320亿的“特别综合经济对策”,其中2.8兆全部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设施道路兴建上。此后连年增加预算,整个80年代日本公共事业投资合计为291兆3,439亿円。90年代变为460兆2,869亿円,翻了1.6倍。1992年日本公共事业投资占GDP的6.4%,约为英国的3倍,美国的3.8倍。公共事业投资费用膨胀一直是日本财政赤字主要原因,至今仍然困扰着日本政府。

1985~1986年开始的公共事业大投资主要为三类:①公路桥梁,②港湾地域开发,③旅游度假国民福祉设施。现在看有些投资是纯粹浪费,但有些投资在如今看来,也是相当值得的。

首先是公路桥梁。

(1972年开始起工1987年竣工,纵贯七县的东北大动脉,日本最长高速公路的东北高速全线679.5公里通车,如果没有1986年追加预算,可能要拖到1989~1990年度。青森到东京8个小时成为可能,过往青森到东京,只能坐普通列车先到岩手盛冈,然后转乘东北新干线到东京,一般要1天多。这条公路意义不言而喻。)

(1988年3月13日,本州青森县和北海道函馆地区之间津轻海峡之下的青函随道通车,全长53.9公里,计划投资6890亿円,实际支出9126亿円。因为铁道建设的庞大开支,国铁累年亏损,中曾村政府于1986年开始国铁分割民营化,连年拖迟的青函随道被划管JR北海道,一度差点开不了工,谣言后来是初代社长大森义弘领着随道专务与高工跑去跪在当时运输大臣三冢博家门口,方才取得765円亿追加投资。在离海面135米以下,本州青森县中小国站32.5公里处有个名叫龙飞海底的车站,这个站台现在是不下车的,除非紧急情况。但每趟都会停留3分钟并报站,名字的起源因为本州最北端岬角叫龙飞崎,这里也建有全工程34名殉职者慰灵碑。)

(1988~1999年连接四国与本州的三条跨海大桥线[濑户 明石海峡 今治尾道] 相继竣工通车,五座大桥总工期历时21年,花费4兆日円。本四大桥事业耗资过大,小泉内阁执政后把其又剥离出去,减少政府开支。但以1988年4月10濑户大桥通车为象征,算上1973年贯通的九州至本州关门大桥,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日本四大区域陆上交通从此被彻底联通,无论从军事还是民用意义均十分重大。)

下面就是有点浪费的工程:

(1989年开工,1997年竣工的全长15.1公里东京湾横断高速道路,设想是从东京湾神奈川县川崎,直接连接房总半岛一端的木更津。主体是由木更津一侧4.7公里桁桥与川崎侧9.5公里海底隧道组成,建成以后原来千叶以南到东京需要90分钟减至半小时内,同时也缓解首都圈公路压力,形成京滨房总两地联动性,每年至少为沿线3县1都带来5兆円经济附加产值。这条公路原定计划资金1.15兆円,实际花费1.44兆円。因为建设前期属于日本泡沫经济鼎盛之时,该公路海底隧道用上当时日本最先端的土木技术,建造两座换气塔用于通风。建设后原定每日可通行各类车辆3.3万车次,偿还贷款期为30年。但梦想虽然美好,现实是残酷的。竣工前一年,公告通行费普通车辆是4900円,但时代己经不是泡沫虚幻时代,日本老百姓手里没钱。京叶高速收费不过1200円,4900円可以来回跑两趟,中间还可以买瓶矿泉水。JR京叶线更方便只要740円。所以公告一出,遭到社会媒体非难。当时交通大臣龟井静香跑出来站台,说大家放心5年后必定降到4000円,被人扔了鸡蛋。开通后普通车收费降为4000円,搭载ETC 3320円,但即便这样现在日均通行辆只有1.1万辆,绝大多数还是半夜凌晨段,节假日的ETC 800円大优惠时段, 从通车至今一直亏损,更不可能带来5兆円附加值。现在偿还期限已经升为50年,在这条路白天开车基本可以“无人驾驶”,被千叶人称为无用的长物。)

②港湾开发;

8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沿海大都会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把旧有的港湾闲置仓库地区改造为观光旅游经贸新兴区为象征,日本也很快在神户、东京、千叶、大阪、横滨、福冈等地进行港湾区的开发大建设。

(1987年开工,神户人工岛港岛第二期开发现场与2011年从神户市章山远眺摄影图。二期占地390公倾,2010年完全竣工。原定是神户医疔产业都市区,建设大型医院与养老福祉机构25家,吸引日本乃止亚太区域中坚富裕阶层。但生不逢时,1995年阪神大地震,1996年资金不足,工程被废止了两年半,计划中19个医疗机构因负债累累,经营不善撤出,改为居民小区与贸易屯货港囗,但听说最近中国南方某医疗大企要投资介入,道理嘛,你懂的!)

(千叶县千叶市与习志野交接处,靠近成田机场 面向东京湾的千叶幕张新都心,占地552公顷。该开发实际1967年便计划,1980年运土填岛公程完毕,开始进入发展快速期。1989年随着标志性的幕张国际会展中心开业,当时千叶县知事沼田武喊出了10年内超过横滨,15年后成为新东京的的豪言壮语。县企化厅打出「职住学游」四位一体未来国际化大都市模板。口号熟不熟悉,有没有不过不要以为他们吹牛,当时东京地价太贵,有不少大企业为了海外与新事业部门发展都纷纷与千县政府签订搬迁入驻备忘录或协议。如索尼、日本航空、三得利、夏普10余家。但泡沫一破,通通不认账了。他们一走,三井为首不动产公司立即停止开发计划。截止2016年1月还有116.2公顷地域被闲置,计划常住人口2万6,就业人口15万。实际常住人口1万人不到,就业人口5万多。而某些地方现在只能屈就,改为小卖店,连锁超市,杂货铺。至于那位县知事沼田先生自知愧对千叶人民,2001年宣布退休不再竞选,2011年去世。不过也不是他的错,2000年他一年跑了十四个国家27个城市,172家海外企业作推介会,还能责怪他?截止2015年,幕张新都心开发事业带来的地方专项県债是31.96亿円,这个债务预计还需要6到7年消化。不过“好消息”是现在他们千叶人攀上了上海绿地集团,先期投资100亿円。)

除了这些比较失败,当然也有成功的。主要是传统经济地区强势,比如东京的佃岛,天王洲,台场,横浜市未来港,大阪的天保山。

(东京佃岛)

(横滨未来港)

(大阪天保山)

③观光业发展的名所与旅游度假村:

198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部『総合保养地域整备法』,旨在鼓励地方政府兴建国民福祉的度假疗养设施。最初设想是全国36县至少一县一所观光酒店,一座疗养设施,总投资计划25兆円,全部参照欧美风格式样,希翼带动日本第三产业大飞跃,如上图所示。为了能够让这个计划实现,日本出台、修正多部法律,比如为了保证度假村的充分利用与客流量,劳动基准法规定企事单位用工不得少于每人10天带薪休假改为20天。土地整备法案中农林用地转换审批由农林省权限下放至县厅,银行优先贷款以及前3年免息还贷方案。在这样的优渥条件下,各县市纷纷上马大大小小新项目,1991年总务省会计局统计全国41道府共计有9000个己建成或正在施设,计划中项目,占国土农林面积19.2%,总计划金额高腾至365兆円,近乎到了疯狂的境地。这个计划带来了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助长了土地投机行为。当然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彼祸我福,现在去日本各地旅游,住的高级旅游酒店大多数都是日本泡沫时代的遗产,建得相当漂亮,有的现在成的我国国资境外资产。下面就介绍三处度假村,真心浪费。

(1):北海道勇払郡占冠村旅游度假村

(1984年由北海道官厅提案,四家民间会社开发,1987~1989年建成四座30层高以上,总容纳1万5千人的大型旅馆。是当时日本唯一在山岳地带建成的大型旅店,该酒店特色便是天台观云海。整个度假村总投资2000亿円,占地6000公顷。但其最鼎盛时期客流量不过1万1千人次,要知道该郡总人口不过2万3,村人口1300余。1993年经营困难,负债142亿,转手给北海道拓殖银行,但1998年该银行也宣布破产,几经转手,2015年该度假村归上海复星集团豫园旅游商城股份公司所有,买断金额为183亿円,委托日本星野酒店集团管理。)

(2) 九州宫崎县宫崎市日南海滨度假中心

(九州东南端的宫崎县算日本几个倒数经济发展的“穷县”,为了追赶时代潮流,1988年该县上马立项了九州地区最大的度假避暑中心,总投资2157亿円,建成拥有世界最大的室内沙滩与海水浴场,能仿真夏威夷的开闭式模拟采光系统。初年度入场者目标250万人次,实际最高峰也只一半。但建造时候就有人提出质问,我们这儿出去3公里不到便是大海,为什么非得搞室内游泳池?这不是胡闹嘛?然后截至2001年负债总额3260亿円,每年200亿赤字,2001年卖给了美国公司,2009年美国公司又甩手给了宫崎县厅,现在成了宫崎人心痛,据说宫崎县观光科从去年开始在中国各地广泛游说,诚招接盘侠!)

(3)千叶县船桥市室内滑雪场。

(1989年建造,1993年开业,总工费400亿的船桥SSAWS室内滑雪场,【SSAWS】取英文'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in Snow',汉语就是一年四季都在冰雪世界的意思。建成后成为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和上面宫崎的例子一正一反,一个是画蛇添足,这个是无中生有。构思层都是心血来潮的奇葩。当时日本流行滑雪热,最有钱的当属东京人,但新泻,岩手,青森太远,来回不方便。不如我们千叶造一个,就在旁边地利人和。有人问,我们这没雪没山啊?真是笨蛋,没雪不会造一个室内嘛?于是项目立马。开业后门票是7千円,前三年客流量是100万人次勉强保本。但1996年泡沫崩坏后,就情况不妙了。首先客流量降到了70万人次,门票也降到了1400~2000円区间,来的大部分还是中高校的青少年,半价、优惠卡、打折券不说,这些小鬼还TM尽挑最热的时候来滑雪。滑雪场一天空调与制冰机电费就要3400万円,门票收入才1300万円,不亏本才怪。每年赤字约20亿円,因为该设施不能另作他途开发利用,钢结构复杂解体都要18亿円经费,所以连买家都没有,于是该滑雪场到2003年9月不得不正式拆除。该地拆除后变成了宜家商场)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的就稍微列一下图:

(长崎的荷兰风情村,开业1983年、闭园2001年,建造资金389亿円,倒闭后债务39.5亿円)

(北海道带广市的Gluck王国,取自德语幸福之意,意为筑造格林童话般的乐园。1989年开业,2003年破产。债务23.8亿円)

(左图为三重县志摩市的西班牙风情村,1994年开业,1999年关门,右图是香川县丸亀市REOMA WORLD 公园,1991年开业,2000年倒闭)

(新泻县柏崎市土耳其文化村,96年开园,2001年闭园,该县同时期还有1个俄罗斯文化村,瑞典文化村。)

以上是日本政府公共投资过热现象一环,但不要以为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日本中。1988年日本政府在当年日韩FTA交流大会上野心勃勃提出建立环黄海经济圈,并承诺每年不少于15亿美元对中对韩城市投资,次年为了吸引日资投入,开发沿海城市。姚依林副总理访日,科学技术部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成为官定合作机构,曾经有计划让鹿岛建设,三井地产出资在中国大连,青岛,天津,上海,开设“游乐地”与“度假村”,但后来这个计划因为1989年夏的一系列事件告吹……

地价是如何推高的:

左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积约为41万平方公里,右图是东京都心部日本皇居,面积为3.4平方公里。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日本泡沫时代的一句不动产界的流说:如果天皇肯卖皇居,我们可以拿整个加州跟他换。皇居肯定是非卖品,美国人也不可能拿加州卖给日本不动产商人,这句当然是玩笑话。同时期还有东京都23区的全部土地可以买下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后面会说道)。但从这些狂悖之言中也可以看到泡沫时代日本房地产投机的疯狂。日本当时不动产价格有多高,看下面几张图:

1989年东京银座5丁目鸠居堂前,当时国土交通厅公布的当年土地公示价格1平米1亿1千万円,折合97万美元,这也是当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高地价,1991年最高时为1亿2千万円,从1986年开始此地一直蝉联日本地王30年,现今价格4000万円,跌了差不多有2/3。下面再看看,泡沫期日本全国平均地价的变化:

从1983年开始日本全国总平均地价从11万涨到了最高峰1991年的59万,整整翻了5.36倍。1986年广场协议后次年是个重大转折点,1985~1986年全国土地价格近乎翻了一番。2015年日本全国平均地价是14.99万円,可以对比一下。再下面是东京的历史地价,2015年是84.15万円,折合人民币5.25万,仍然要比中国上海贵。

推高房价的因素当然有很多,投机肯定是主因,但为什么会产生投机行为的土壤,这是最值得深思的。

广场协议后,大家都知道日元兑换美元升值了一半,出口企业利润受到下降,仅1986年一年日本企业在因日元升值问题上便损失了8兆円。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日银采取了降低企业贷款低率,放宽企业贷款融资条件办法,由过去连续12年的5%一下子减低为2.5%。以此希翼减轻企业债务。一般而言这种做法在通常都会产生利好结果。但这次的问题有点复杂,虽然贷款优惠了,企业融资压力减轻,但因为对欧美海外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高工资,都不肯在国内加大设备投资,何况日元升值进口原料成本便宜了不少,很多企业为了省钱省事,就更不再寻求产业链式发展。大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劳动力廉价的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与这些国家交易摩擦,通常选择当地生产及设备投资。而中小企业则没有那个能力,把精力放在出囗转内销。这样虽然看似企业仍然维持景气面,但实质日本产业空洞化。比起这个更严重的是贷款利率阧降了一倍,过快过急过松又不及时做调整,企业手上流动资金增多,形成了过剩的局面。据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经济研究课1999年报告,1986~1988三年内,日本银行业一共向日本民间企业提供融资67.5兆円,由贷款利率下降产生企业过剩资本高达20兆日円,这么大一笔资金在社会上流动,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不久随着1987年中曾根政府公共事业建设大规划公布,建筑地产业大利好形势下,这些企业为追求利润,肯定把这部分钱投到房地产上,推势助长了地价也成自然。

另一方面,银行给企业贷款利息减低,势必也要降低付给民众的存款利率,减轻自身压力。同时降低存款利率也被认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不二法宝,实际也不见得,至少在中国银行钱转入各种理财产品中,后面就不说了……1986年「公定步合」同时,日银把1.75%的活期存款利率降为0.26%,利息降低,一些日本老百姓看到不动产翻倍增长,怎么可能忍住,也把毕生储蓄压宝了上去。同时因为外汇套利关系,国外热钱也拼命涌向了日本的房产与股票市场。

(1965~2013年日本银行普通贷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变化图,可以看到1991年开始贷存两种利率开始突然上升,这是日本政府认识到资本过剩性的重大问题,大藏省与日银的官僚菁英认为此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结果是木己成舟,悔之晚矣。)

很多人肯定要问泡沫时代房地产投机问题有多严重疯狂,日本1988年末全国公示土地总价是1842兆円,美国的地价总额为403兆円,换句话说,一个日本列岛可以买下4个美国不止,而东京23区总地价是411兆円,所以才会说一个东京绝对可以把美国买下笑话。泡沫有多严重呢? 1989年日本地价攀升至2137兆円、1998年末最低时候是1388兆円,749兆日円的泡沫值,相当于198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2倍。

(70年代初8%高存款利率时代与泡沫经济时代土地投机收益比较图,两者获利比较,看了这便一目了然。)

当然数字是空洞的,最震撼的社会实情。中国炒房最高峰只听过夫妻离婚,父子对状公堂,但从没听说过为此杀人恶性案件,日本就有一件:

1989年11月东京杉并区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位叫冈下香的42岁中年人,杀死了一位居住在东京杉并区的82岁名叫远藤的孤寡老太。事情起因很简单,这位老太和子女别居,最重要有一幢公寓,市值4亿円。冈下香假意交往,并打听到这位老太长女何子身体不好长期住院,于是找到以前做保险认识的一个叫清水芳三同事,和何子交往并结婚,婚后不久,两人欺骗母女二人,把名下公寓财产改为何子名下,并伪造一份房产契约书把公寓以2.8亿円成功卖出。事发后三人(还有1人是冈下香的情人,本案从犯)本想卷款逃跑,但被远藤发现,冈下香便一不做二不休绞死了老太,逃跑途中又黑吃黑,把清水芳三射杀。冈下香与情人辗转日本各地潜逃,于1995年在茨城县被捕,2005年冈下香被执行死刑。

这件事背景无疑是东京地区房价炒高过于夸张,1990年在东京买一户60平米小户都要5千万円以上,基本上按当时4百万円工资标准,这要不吃不喝干15年,这让很多怀泡上京梦的日本年轻人忘而却步,甚至很多日本国民认为东京人不劳而获,在吸地方上血汗钱,批评政府哄抬地价。

上图为东京港区附近汐留CBD,这片建筑群现在云集日本电视台,电通本社,住友地产日等本顶尖企业。北边3公里不到就是银座。但上世纪80年代前半叶,这里是日本国铁会社汐留货物转运场。87年国铁民营化时,这块地总市价是7兆7千亿円。而日本国铁负债37兆円。这块地归日本政府所有,按正常想法肯定变现还债。但当时日本政府想卖却不敢卖,因为这么高价格出卖,国民又得骂政府哄抬地价,贱卖吧又不舍得。这样一直拖到1997年方才以3723亿円 卖出,还不及泡沫期1/20。

(88年东京都港区青山南骨董通一座民宅,立牌上写 “此土地家屋绝对不卖,结局是1991年该地变为小商住两用楼,推测转卖价格1.6亿円。96年时这座楼变卖,价格只要730万円,跌了22倍)

1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