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是什么意思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的技术推动世界的发展进程。世界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从来层出不穷,其中很多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小说《三体》从2008年开始风靡网络,并受到科技迷们的追捧,小说中所提到的球状闪电、宏量子、三日凌空等硬科幻理论给了米磊博士思维的灵光。作为中国硬科技理念倡导与践行的第一人,米磊博士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人,首席科技官;西科天使创始合伙人。在三体“硬科幻”的启发下,米磊博士2010年率先在微博中提出了“硬科技”理念。随后在科研工作和媒体采访中,逐渐明确了定义。什么是硬科技呢?米磊博士说:硬科技不是比特经济而是原子经济,是具备核心技术的高科技,难以被山寨和模仿的。互联网可以通过烧钱烧出来,但是硬科技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才能产生成果,不是简单的烧钱就能烧出来。

米磊博士提出硬科技和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世界不同,所进行的是物理世界的研究,包括人工智能、脑科学、航空航天、纳米科技、基因技术、光纤通信、量子计算、光子芯片等高技术门槛的工作,并且对虚拟世界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并且他还构建了一个科技金字塔排列图,位置从低到高排列为:科技、高科技、硬科技、黑科技、科幻。如今,硬科技改变世界的理念在中国广为认同。

硬科技与Deep Technology

在西方,与中国的硬科技概念对应,有一个英文单词“Deep Technology”,这一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在1995年,由大卫·罗森博格(David Rothenberg)撰文并刊登在10月号《连线》杂志的一篇类文化朝着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方向前进,那么,深科技应该强调如何拓展人类的视野、如何与自然共存共生。对此,米磊博士表示,硬科技与深科技的概念有些不同,硬科技关注名为《深科技》(Deep Technology)的文章解释到,深科技与深层生态学息息相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把自然环境当做一种背景,而不是资源。如果说深层生态学指引人的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世界进步。

硬科技的持续推动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米磊博士不但从学术理论角度首次提出和阐释了硬科技的概念和未来发展前景,也不断在实践领域对硬科技进行推动,不仅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成功创办硬科技公司,还积极投身于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大潮中,目前已经孵化出硬科技公司90余家。2015年,米磊博士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给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中科创星孵化的多家硬科技产品,其中包括米磊博士亲自参与研发的血管成像仪,在考察现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还饶有兴致地把手伸到血管成像仪底下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后说:“我反复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有了依据”。

西安如何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作为西部科教资源高地,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抓手,通过营造以高校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生态圈、打造硬科技之都、探索科研院所自主考核等方式,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进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感受到,这里长期富集的科教优势,正在加速释放出蓬勃的创新活力。

“教授+企业家”填平产学研间隐形鸿沟

一家创立不久的科技型公司,不到一年就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公司步入良性循环。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张朝辉创办的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交出的“一年级成绩单”。

依托西安交大的科研平台,张朝辉团队的“移动机器人室内外自主定位与导航”技术十分领先,但由于缺乏应用场景,团队的产业化之路曾颇为艰难。在西安交大一八_六科技双创基地的种子轮投资支持下,加上在深圳的交大校友牵线搭桥,企业很快拿到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百万元订单,迈出成长关键一步。

张朝辉曾经的困扰并非个例。西安交大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文坦言,由于缺少市场调研,缺乏政府引导、金融资本介入和社会资源汇聚,高校的科技成果往往距离市场需求有较大距离。

为填平产学研间的隐形鸿沟,2017年4月,西安交大与其校友企业家共同发起设立了市场化运营的西安交大一八_六科技双创基地。这个国内首家以“母校+校友”和“教授+企业家”为运营模式的双创平台,打通了校园内的技术资源和校园外交大校友的企业资源,形成了物理空间、创业服务、产业承接、投融资等要素齐备的开放生态。

“依托校友企业家资源,双创基地设立了西交科创基金、西交种子基金等,打破了成果转化资金瓶颈。学校的科技成果在这里实现转化,也把人才输入社会。”西交一八_六孵化器董事长魏长青说,基地已入孵企业50余家,带动就业500余人。西安交大也初步形成了由政府、金融资本、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校友等六大要素组成的“政金产学研+友”新型高校产学研体系。

打造硬科技之都 驶入追赶超越“新跑道”

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是西安近年来提出的响亮口号。何为硬科技?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说,硬科技是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等领域中的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统称,具有自主研发、高技术门槛等特点。

为使硬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3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发起创办的硬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中科创星正式成立。在该平台支持下,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一款高折射率、低损耗、低成本、三维光子集成技术的光子集成芯片及器件,实现超大容量、超高密度光传输,技术属于世界领先。

在中科创星,依托中科院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一批硬科技企业成长迅速:“中科微精”研发的一款新型油门喷嘴有效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驭势科技”依靠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实现无人驾驶……

截至今年4月底,西安光机所已累计引进15名国家“_____”人才、70余个海外创新团队,孵化培育230余家硬科技企业,新增就业6000多人。

“硬科技涵盖的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一致,硬科技是西安实现追赶超越的‘新跑道’。”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说。

扭住创新“牛鼻子” 根深方能叶茂

多年前,当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院所之一时,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称西北有色院)曾有过一场关于如何实施考核的深入讨论:

彻底按照企业的标准,完全以规模、产值、利润等指标进行考核,这是当时一些转制院所改革的路径,但西北有色院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如果那样做,科研人员就没有积极性了,创新的根基就会动摇。”西北有色院办公室主任郑树军说,我们实施分类考核,对科研所人员依然考核其成果、专利、论文、项目等科技指标,对产业公司人员则建立完全市场化的考核体系。“科技人员出成果支撑产业发展,产业人员出效益反哺科技研发。”

坚持“两条腿走路”让西北有色院尝到了甜头。2015年,该院项目“热核聚变用低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经过十余年攻关,实现了低温超导线材的国产化和工程化,填补了国内空白,还代表中国满足了国际热核聚变工程的重大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7年,该院“高性能金属多孔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了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并建成规模生产线,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7年,西北有色院综合收入达105亿元,其中产业收入102亿元、科技收入3亿元。“根深才能叶茂。我们牢牢扭住了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源源不断实现成果推出和转化,以数亿元的科技创新投入驱动了百亿元的高新产业发展。”西北有色院科技处副处长杨雄毛说。

来源:新华网

西安高新区二十七载有哪些变化?

每次经过西安高新区街头,72岁的章东凡总喜欢摇下车窗,看道路两侧的大楼向车后掠去。“就像当初襁褓里的婴孩,转眼长成20多岁的小伙子,看在眼里,怎不欢喜!”

已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退休12年的章东凡,亲眼见证这个“小伙子”呱呱坠地——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此,“高新区”这一新名词,悄声潜入古城人心里。

二十七载砥砺前行,西安高新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成长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传承创业激情

夏日傍晚,走进高新区唐城墙遗址公园,绿林蓊郁,草木茁发。透过树林望去,华灯初上的写字楼美轮美奂,人来车往川流不息。

“篱笆外是现代世界,日新月异。公园里有人文内涵,动静相宜。”刚打完太极拳的刘师傅,擦去脸上的微汗,沉醉在夏日晚风里。

27年前,这里全然是另一番模样。1991年6月14日,西安西南城外,机器轰鸣,高新区破土动工。在管委会工作的章东凡,约上同事一道来到工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触动,“四周是破落的村庄、荒芜的土地,一条废弃的灌溉渠横穿东西。那时候,无人知晓也难以想象高新区未来的模样。”

创业的日子里,既艰苦又兴奋。管委会成立之初,只有10万元经费和一辆借来的旧轿车,近20名工作人员在租用的几间房里办公。去西安城内招商,大伙就骑自行车穿城而过;到外地招商,坐长途汽车、火车一路颠簸。“虽然艰苦,但大家都充满激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章东凡说,“27年来,火一般的创业激情接力传承。”

那一年,西安高新区超额完成国家基建计划,在全国50多个高新区中名列前茅。“当年建区,当年开工,当年见效。”回忆起“高新速度”,章东凡难掩兴奋,“初战告捷,提振了高新人的精气神!”

自此,厚重的黄土地上,频频发出突破藩篱、拔节而起的“成长之声”:体制上,招商引资等领域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机制上,“一站式办公”,开创公共服务转变先河;服务上,凝聚了“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高新共识”……

靠着这股子闯劲儿,高新区昂首阔步、且行且歌,当年的那张“白纸”,如今已是色彩缤纷。7万余家企业在此注册,120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177个公司和机构,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时空流转,一座生态宜居的产业新城拔地而起。

立足创新驱动

27岁的高新区,如今有了新目标——建成大西安都市圈的“首善区”。不沿海、不靠边,肩负重任的西安高新区,如何打开新局面?

“科技创新”,这是西安高新区给出的答案,也是其发展的立身之本。

几年前,中科创星孵化器创始合伙人米磊的女儿生病打点滴,护士一时找不到血管,连扎4针失败,让这位光学博士很是心疼。“能否发明一台设备,解决扎针难题?”仔细调研后,米磊与合伙人成功研发血管成像仪——通过红外光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俗称“扎针神器”。

近些年,像血管成像仪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在西安不断涌现。

“春笋”遍地,难离“沃土良田”。2017年11月,西安高新区出台发展“硬科技”产业的8条措施,设立每年5亿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总规模500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如今,我们已有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谈及发展之道,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副局长吴峰言简意赅,“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人才落地,营造良好氛围。”

与本土培育相伴的,是筑巢引凤。这其中,韩国三星公司投资100亿美元的半导体闪存芯片项目最为亮眼。

2012年,三星带着闪存芯片制造工艺落户西安高新区,15个月后,月产10万片的半导体工厂建成。今年3月,三星项目继续“扩容”,二期投资70亿美元。

“现在,100多家配套企业已成功落户高新区,形成了一个近千亿元级的半导体产业集群,西安由此成为全球半导体存储芯片领域的重要一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7年,西安高新区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4家,累计认定1070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30亿元;累计转化科技成果逾10万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放眼合作共赢

坐落在高新区科技二路的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10年,却已在全球LED显示屏领域占有重要一席。

“刚成立那年,我们主营业务收入仅11万元。”回忆起创业初期,公司董事长袁胜春十分感慨,“经过努力,我们在校正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自此,诺瓦公司快速发展,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31项,全球拓展服务网点33个,产品出口至59个国家。

“西安拥有先进的制造业,一些‘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相对较弱,双方产业互补、合作共赢。”在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宝通看来,西安高新区承担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更大使命。

站在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高新区有着自己的梦想:打造“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这其中,形成一流的开放发展水平,聚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就是重要的奋斗方向。

当地时间7月10日,西安高新区北美(硅谷)离岸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美国硅谷是举世闻名的科技创新高地。我们在此设立离岸创新中心,旨在促进两地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领域的资源互通与全方位合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整合国际科技资源,是西安高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的重要路径,希望借此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离岸创新模式。”

来自《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09日 01 版)

11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