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有投资潮州吗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李嘉诚是潮州人,为什么他投资建设大学要在汕头而不是在潮州呢?

汕头是特区.当然要在那投资.

他是个商人.只会想着怎么去让自己赚钱.

当然.有时候还是会表现出一些爱乡之情的.只是有时候.

李嘉诚是潮州人还是潮汕人?

李嘉诚原籍是广东潮州潮安。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1999年始连续15年华人首富。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扩展资料

李嘉诚人物经历:

1,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2,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3,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4,2013年12月,李嘉诚通过旗下的风投公司Horizons Ventures投资一家国外比特币支付初创公司BitPay。

5,2015年8月19日,胡润发布2015年全球华人富豪榜,李嘉诚以2000亿元财富位列全球华人富豪第二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嘉诚

李嘉诚到底为什么要跑路

 李嘉诚到底为什么要跑路

  日前,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集团,以换股方式和电能实业合并。这意味着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长和、长地、长建等十家上市公司,全部把注册地迁出了香港,这是李嘉诚继撤资大陆后,又一石破天惊之举。然而就在几个月前,李嘉诚还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爱港爱国,永不迁册”。

  “迁册”是港人的说法,就是把注册地迁走。在九七香港回归前,老牌的英资集团“怡和集团”(以前的怡和洋行,鸦片战争前就开始和中国做生意)就曾把它的注册地迁离香港。而当时以李嘉诚为代表的爱国港商,力挺港岛经济,坚决不撤。但时至今日,李嘉诚为何撤资离开香港呢?

  有人说李嘉诚撤资套现,是借欧债危机去欧洲投资,这固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李嘉诚目前对大陆的经济并不看好(最近两年,李嘉诚陆续在中国大陆出售了上千亿元的物业)。

  通天大道靠政商

  作为香港经济的符号,李嘉诚人称“李超人”,这源自他每次都能对经济形势成功预判。上世纪文革时期,1967年“左派”在香港暴动,整个港岛人心惶惶,人们担心文革会输入到香港,由此引发的“逃港潮”使几十万人逃港。这一时期所有的中产阶级,包括富豪都在卖楼逃港。而李嘉诚在最后决策的一瞬间,遇到了从内地逃到香港的一个农村大队的支部书记,这是他当时能接触到的,我党最高级别的干部。

  李嘉诚不惜屈尊下士,请这个大队支部书记吃饭,席间询问:听说解放军要打过罗湖桥占领香港,红卫兵也要过来,有没有这回事?这位大队支书告诉他:虽然内地发生了文革,但是按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香港是对外窗口要保护,没听说解放军要调动攻入香港。李嘉诚就是靠这样一个微弱的信息,坚定了对香港繁荣的预期——在别人卖楼的时候,他大量买入香港地皮,这一举动让李嘉诚后来赚的盆满钵满。

  第二次香港危机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英谈判,当时的英国海军刚刚奔袭近万英里,打败了南美洲的阿根廷,夺回了两国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由此,携马岛胜利余威的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满心以为中国政府会被战争的淫威或金钱的利诱所屈服,提出香港岛是永久割让,1997年中英重新签订一个条约,以续租方式,主权换治权。

  不料邓小平回复:如果1997年不能收回香港,中国政府就是满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撒切尔夫人当即惊得脸青,甚至在谈判结束走出会场时,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差点摔倒。这一颇具象征意味的插曲引得香港股市一落千丈,并最终诱发股灾。也正是这时,李嘉诚坚定做多,买入大量地产。

  其实早在中英谈判前,李嘉诚即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了当时港岛的经济巨头英资“和记黄埔”。正是靠着这一系列对形势的准确预判,使得李嘉诚每一次都能逆势而上,把危机变为商机,并最终成就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李嘉诚之所以被誉为“超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特别善于搞政商关系。随着上世纪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李嘉诚成为第一批进入大陆投资的港商,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没有在大陆到处动土赚钱,而是埋头慈善做捐赠。

  1981年李嘉诚回家乡捐建了汕头大学,五年之后,邓小平在北京接见李嘉诚,对他的慈善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在政商关系的处理上,李嘉诚正是靠捐资助学和慈善打开了和中国大陆交往的大门。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一个开始,李嘉诚捐款上千万。正是凭借这一系列独具慧眼的举措,李嘉诚建立了牢固的朋友式政商关系。所以当他看上北京东长安街,从王府井到东单之间的150亩黄金地段时莫与争锋。

  当时这块风水宝地上的附着物相当复杂:在长安街和王府井的交界处,是当时中国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麦当劳(刚刚开张,生意非常红火),此外还有20个部级单位,40个市级单位,1800户居民。但是当时北京市的主要领导给了李嘉诚强烈的支持,短时间内即完成了全部拆迁。取而代之的即是北京今天的东方广场。今天东方广场的腹地,还有一处庙宇古迹,据称这是当初为支持东方广场的建设而做的地理位置迁移。

  除了与大陆的中央政府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外,李嘉诚历来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关系也非常好。但2012年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选举时,李嘉诚支持的唐英年落选(唐系世家子弟,江南四大家族之一),随着草根出身的梁振英当选特首,李嘉诚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

  后继乏力自匆忙

  李超人凭借长袖善舞的政商关系,在香港和大陆长期保持了不败地位,但他的接班人却没有青出于蓝胜于蓝。李嘉诚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泽钜,小儿子李泽楷。李泽楷是个经商天才,但天生桀骜不驯,喜欢混娱乐圈,且绯闻不断。即便梁洛施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也没拴住他的心,完全不像他老爸的家风(李嘉诚60多岁时,原配夫人庄月明突发心脏病去世,20多年来李嘉诚一直独善其身)。

  而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患有幽闭症,不愿与人打交道。与孤独症不同,孤独症大部分是先天遗传,而幽闭症则是后天造成。堂堂香港首富的大公子得如此怪症,这缘起于曾经发生的一起严重的人身伤害。香港回归前,那时的香港是群雄并起的时代,有一个红遍两岸的世纪贼王张子强,绰号“大富豪”。

  他甚至敢在香港的启德机场公开抢劫中国银行的押款车,抢劫金额多达1.7亿之巨,而且劫得不留首尾,最后香港警方居然因证据不足把他释放。有恃无恐的张子强开始将绑架对象盯上了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

  在李泽钜从他的半山豪宅居住地去中环上班的路上,张子强精心制造了一场车祸,继而逼停了李泽钜的座驾,开枪打碎玻璃,把李泽钜羁押在后备厢中扬长而去,随后张子强又径直到李嘉诚的家里敲门。当时李嘉诚正在开一个商务会议,世纪贼王大摇大摆冲入豪宅,指明要见李嘉诚。自曝家门后要求李嘉诚拿十亿现金来赎票。

  李嘉诚在巨大的压力下居然不慌不忙,他先拖住张子强,然后给他的老朋友,已退休的香港警务处长李君夏打电话征求意见。想想这个李君夏也是奇葩,他问李嘉诚“你缺钱还是缺儿子?如果你公事公办的问我,我是退休的香港警务处长,你就打999报案。如果你是以私人身份问我,我告诉你破财免灾,儿子最重要”。

  商人就是商人,当李嘉诚彻底死了报警之心后,他居然在自己儿子被绑架的情况下和张子强谈判,把10个亿讲到了7个亿。后来人们回忆,当李嘉诚提钱时,银行其实没有那么多现金,于是在几个小时内,香港所有银行的现金都被提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李泽钜在汽车后备箱里受到了非人的虐待,而李嘉诚作为香港首富,还在和贼王讨价还价,可见金钱的作用多么强大。

  李泽钜由此得了非常严重的幽闭症(在任何狭小的空间里,都没法忍受把所有窗户都关闭,甚至坐飞机时,所有窗户都关上也会引发莫名的恐惧)。从此,李泽钜每当外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都会有数十名保镖围绕。

  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每天和达官显贵们交往应酬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能平平安安的在办公室里签署文件,行使CEO的权力和义务都已属不易。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李嘉诚对于自己的两个公子(一个是花花公子,一个是幽闭症)能否顺利接任,继承自己的政商关系,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氏力场李家城

  而与此同时,东方不亮西方亮,李嘉诚开始趁欧美经济萧条,大量低价买入资产。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李嘉诚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前的李嘉诚是香港梦的典范。李嘉诚是潮汕人,作为从大陆逃港来的难民,他白手起家,靠做塑胶花这样的微利行业逐步进军港岛的地产,港口和电力等行业。

  《李家的城》是一篇流传甚广的香港中学生作文,文中写到:“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创造的……他们付出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此文一出引来众多港人共鸣,“港岛居民就连在家,足不出户都要付钱给李家,灯总要开吧,电费总要给吧,李家的城啊”。大树底下不长草,民生行业的垄断形成了挤出效应——以香港的牛肉河粉为例,价格远高于其他地区,这是因为其中有一半价格是用来承担房租费用,而这背后则是由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家族财团进行的地产垄断,进而推高房价所致。

  香港还有一个调侃的段子叫“李氏力场”,大意是说李嘉诚拥有像物理学中力场一样的本事,可以让香港不受台风的困扰。在香港有一个规定,受台风影响,如果挂八号风球全城停业,人们可以不用去上班。这对公司来说自然是老板的损失。然而奇怪的是,人们发现香港的八号风球总在晚上才挂起,一到早上就解除。

  因为香港还有规定,只要八号风球一解除,两小时之内人们必须去上班,不然公司可按旷工处理。同时,八号风球还大多集中在节假日才挂起,可一到上班时间,八号风球就解除。期间哪怕人们感觉整个港岛被台风吹的地动山摇,只要没有八号风球,大家就得乖乖上班。当然李氏力场可能莫须有,但有人发现负责八号风球的香港天文台隶属香港贸易发展局,人们据此推测可能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故意缩小报道台风的影响。

  无独有偶,就像很多人在夏天拿不到高温补贴一样(政策规定,如果连续三天气温超过38度,工作单位需发放高温补贴),人们发现很多中国有名的火炉城市,往往室外气温已经热的连鸡蛋都能煎熟了,但天气预报的温度还不到38度。所以有人很幽默的说,报纸上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天气预报是真的。段子虽是段子,但从侧面也说明港人对李嘉诚的看法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李超人变为了万恶的资本家。

  地产垄断成大亨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个转变呢?起因两个字“垄断”。这源于香港的经济发展模式,香港土地大约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00万人,比照弹丸之地新加坡(只有700平方公里,却人者居其屋),解决人们的居住民生等问题应该不难。但香港现在的土地开发面积只有23%左右。包括港英政府,和后来的香港特区政府,在土地供应上均采取挤牙膏的方式,从而导致开发地皮炒出天价,所盖房产的密集度也都很高。

  在涉及地产开发的土地交易中,香港采取招拍挂加协议出让的方式。这使得地产开发成为垄断。例如,冯仑的公司可以到台湾拿地,但在香港却不能成行。因为香港特区政府不仅在意开发商的经济实力,还要审查其资质,是否在香港有过地产开发的业绩。

  这类似于演员演戏或银行借钱,必须有之前的背景才被认可。而在香港,很多中资公司都没有开发住宅的记录,地产开发中的地王大多集中在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几大家族手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地产垄断造就了香港大亨。

  新加坡已经去世的前资政李光耀在谈到李嘉诚时曾说:他可曾创造过一个行销全世界的商品?像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却拥有虎牌啤酒、星展银行、悦榕庄、

  新加坡航空……新加坡可以说是亚洲人均品牌最多的国家。而香港的李嘉诚只是靠垄断来控制经济命脉。

  有一位移居加拿大的业内人士叫潘慧娴,她写过一本书《地产霸权》。作者在书中严正指出香港经济发展中的畸形和乱象。究其内因直指财团的地产垄断:超高的地价导致普通人对住房难以企及,进而使公平竞争沦为空谈,市场自由在香港名存实亡。

  据统计李嘉诚拥有香港房地产市场14%的份额,也就是说100间房子里有14间是李嘉诚所建。地产垄断导致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李嘉诚曾经有一句话,不要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但在实际操作中,他给香港人的感觉却是赚尽了最后一个铜板。

  据统计,2009年香港人均GDP为4.3万美元,大体与瑞士相当;但同期基尼系数(用于表述贫富差距)高达0.434,仅次于中非共和国的0.436,2012年更是达到0.537,远超0.4的国际警戒线。香港特区政府2013年9月公布:香港贫困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9.6%。香港至今还有十万多人生活在笼屋中(居住条件拥挤不堪)。贫富差距过大,使得仇富心理开始在香港蔓延。

  2013年3月李嘉诚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的罢工事件被认为是抗议的导火索。一般情况下,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资本家首先想到的是削减工人工资,但以前的香港人都很温顺,遇到类似情况有时甚至主动要求减薪与老板共度时艰。但2013年3月的罢工却一改常态,李嘉诚被描绘成青面獠牙的吸血鬼。

  而在此之前,李嘉诚一直被视为香港的财富偶像,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在政商两道都被待为上宾。这件事情对李嘉诚打击非常大,李嘉诚感到了港人对自己的阵阵寒意。作为一个商人,他的决策是惹不起、躲得起——撤资香港,然而这进一步加深了普通大众对他的敌意。

  破局

  时下的香港社会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结构:上层的垄断财阀占据着巨额财富,而下层的普罗大众只能高高仰望,绝无追赶的可能。然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橄榄形结构,巨富人和赤贫群体都不能太多。只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才是成就社会稳定的基石。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他的自传中曾说,当利益集团和政治体制绑架在一起时,要想使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必须绕过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否则会导致社会衰败。而社会衰败只会培养社会怨气。因为人们失去了上升空间,穷富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流动由此停滞并陷入绝望。

  要改变这种状况,培养“涓滴效应”应为正途:即像沙漏一样,富人不要把所有的钱都赚完,而是留下三分田,留于子孙耕;通过缝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巨额财富逐渐向下渗透,最终惠及普罗大众。

  香港的另一富豪,人称六叔的前亚视老总邵逸夫,生前虽不如李嘉诚有钱,但百年之后,却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至今在很多大学都能找到当年由他捐赠的“逸夫楼”。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李嘉诚贵为首富,理应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李嘉诚是潮州那个镇得 以及具体简历。

李嘉诚,男,汉族。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城内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今属潮州市湘桥区),宋朝到明朝的祖籍在莆田。 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所获荣誉: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95年-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被评选为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9年亚洲首富等。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41.htm

李嘉诚是潮州人为什么办汕头大学,而不是潮州大学?

汕头相对来说是潮汕地区经济最好的

11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