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 发挥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领域:在生产领域,可产生规模经济性,可接受新技术,可减少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产能力;在市场及分配领域,同样可产生规模经济性,是进入新市场的途径,扩展现存分布网,增加产品市场控制力;在财务领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开发未使用的债务能力;在人事领域,吸收关键的管理技能,使多种研究与开发部门融合。

  2. 提高管理效率其一是企业的管理者以非标准方式经营,当其被更有效率的企业收购后,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当管理者自身利益与现有股东的利益更好地协调时,则可提高管理效率,如采用杠杆购买,现有的管理者的财富构成取决于企业的财务成功,这时管理者集中精力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此外,如果一个企业兼并另一企业,然后出售部分资产收回全部购买价值,结果以零成本取得剩余资产,使企业从资本市场获益。

  3. 获得规模效益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由生产规模经济和管理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的,生产规模经济主要包括:企业通过并购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子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由于管理费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摊,使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

  4. 买壳上市中国对上市公司的审批较严格,上市资格也是一种资源,某些并购不是为获得目标企业本身而是为获得目标企业的上市资格,通过到国外买壳上市,企业可以在国外筹集资金进入外国市场。企业并购作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表现形式,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企业的总体效益超过并购前两个独立企业效益之和的经营协同效应;由于税法和证券市场投资理念等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货币收支上的财务协同效应;可实现企业的主营业务转移等发展战略。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以搞活一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和扩大证券市场对全体企业和整体经济的辐射力;企业并购能强化政府和企业家的市场意识,明确双方责任和发挥其能动性,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企业并购为投资者创造盈利机会,活跃证券市场;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企业并购的方法有三个:

  • 公司并购办理时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

  • 公司并购办理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

  • 对其他公司并购公司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企业并购的效应:

  1. 韦斯顿协同效应,该理论认为并购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常称为1+1〉2的效应。

  2. 市场份额效应通过并购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通过横向并购,达到由行业特定的最低限度的规模,改善了行业结构、提高了行业的集中程度,使行业内的企业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水平;而纵向并购是通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利的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混合并购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是以间接的方式实现,并购后企业的绝对规模和充足的财力对其相关领域中的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威胁。

  3. 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其中的经验包括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由于经验无法复制,通过并购可以分享目标企业的经验,减少企业为积累经验所付出的学习成本,节约企业发展费用,在一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企业,经验往往是一种有效的进入壁垒。

  4. 财务协同效应并购会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及证券交易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货币效益,主要有税收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合理避税,股价预期效应,即并购使股票市场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并购方企业可以选择市盈率和价格收益比较低,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国际分工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03年04月14日

>>>>>>>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的广度扩张,及其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等在遍布全球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与以往年代的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不仅避免了依赖单一或分散的国家资源的传统限制,而且体现了—种在全球范围有效利用并整合全球要素的分工体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从而令当代国际分工呈现出日趋深化的特征。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分工深化格局中,中国当前处于何种地位?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又具有怎样的影响?这些正是本文试图寻求解答的核心问题。

>>>>>>> 一、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动因

>>>>>>> 国际分工既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动因,也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作用的最核心基础。从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创立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国际分工的传统概念已经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当代国际分工的全部内容,国际分工的动力也不再仅限于自然要素的秉赋差异。从技术条件和制度背景上看,国际分工的深化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如果说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使用全球资源的成本降低和远距离多时空经营交易的便捷可行是分工深化的技术条件的话,那么由投资政策自由化所引致的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则是跨国分布和组织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大大扩展,因而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主导国际分工走向的制度保障。

>>>>>>>> 分工内容的多层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首要表现。当代国际分工实际是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如果说古典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当代国际分工的边界则更在于价值链,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崭新结果。价值链是指设计、制造、分销、服务等—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是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更加专业化的细分,从而导致从最终产品的分工向价值增值全过程的分工转移。传统要素密集度决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依然适用,但是要素的涵义已经大大拓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作用趋于减弱,而技术、信息、人才和创新机制等知识要素的作用趋于增强,并且这些要素具有高度的国际流动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价值链各环节所需要素的比重不一,因而,分工可以是传统所定义的劳动要素密集型产业、资本要素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也可以是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

>>>>>>> 分工主体的多元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又一表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揭示了国家间产业分工,并进行相互贸易,以提高收益的依据,其对应的环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分工。直到上个世纪末,对国际分工格局的理论论述仍然是以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垂直分工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发达国家间大量进行的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大量进行的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发展中国家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 而今天,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已明显弱化,是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成为分工的主体。分工关系从国与国转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而这些企业中的相当部分是受制于同一个控制体系或有固定合同联系的分包商,而非外部世界市场。其核心表现是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狭隘的专业化,而将越来越多的功能分包给分布在全世界的独立的公司;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集中在知识密集、非有形的功能如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增值环节,而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

>>>>>>> 分工实现方式的多样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另一种表现。国际分工的传统涵义是指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建立起的劳动联系,世界市场是传统分工实现的必由之路,通过世界市场上的国际交换实现国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或分工关系成为必然的途径。但是,作为与世界经济相对应的企业形式,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得市场以外的制度安排得到了更为深刻的发展,国际交换的内涵大大丰富。传统上被定义为超越国民经济的交换原来只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但现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国家(跨国公司设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同一企业(跨国公司内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内。于是,国际间的生产联系并不一定通过外部市场建立,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上的国际贸易实现分工,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存的多元格局。在内部市场上,国际分工既可能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行,也可能通过非股权式的分包方式进行。选择何种方式更多由产业特征或企业战略决定,而不是由传统上所谓的各国生产者的行为决定。

>>>>>>> 二、跨国公司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微观基础与主导力量

>>>>>>> 产业组织理论早已揭示了社会化分工是企业优于一般手工生产和家庭作坊的全部意义,早期的跨国公司将这种有效分工的范围延伸至国际,如今,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更将生产分工深入到价值增值的各个链接点上,从而为国际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微观基础。

>>>>>>> 在非全球化环境下,尽管跨国公司的生产因其跨越国界而具有国际性,甚至因跨越多国而具有世界性,但是因为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分子公司在海外各点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国,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生产关联性。国际分工只是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而国际贸易则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当跨国公司进入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一体化经营阶段,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保持着与母公司及其它分子公司间高度一体化的联系。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每一个海外投资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分散、独立的海外某个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由此,跨国公司体系内产品、技术及人员在遍布全球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程度更强,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经由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世界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这里,生产的含义不仅限于制造过程,而是广义的增值过程。在制造业领域,这种增值过程包括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服务业领域,增值过程更是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部阶段,比如一项保险产品的生产过程就包含了后台数据处理与服务、风险预测精算和产品设计,以及后期销售诸个环节。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导致在特定部门或特定产业中,核心跨国公司或跨国垄断巨头对全球该产业或部门的控制加强,令国际分工超越了产业和国家的边界,而转向企业内部、产品内部。

>>>>>>>> 在跨国公司看来,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分支机构的国别归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分支机构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中的确切位置。全球价值链被分为三大环节:其一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分环节;其二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其三是营销环节,包括销售后勤、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当国际分工深化为增值过程在各国间的分工后,传统所谓的产业结构的国际梯度转移也因此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U形状,因此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中又可区分为上游生产(母板及中间投入品生产)和下游生产(终端加工),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强,从而增值能力越是强;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弱,从而决定了增值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在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角色与地位的次要性及可替代性。这也正是众多东道国积极竞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的动因之所在。

>>>>>>>> 三、在华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

>>>>> 在华跨国公司正通过其经营战略和组织战略的调整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产生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以来,跨国公司在华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投资,其一是委托加工,包括:(1)来料加工(由外国总公司免费提供材料,只委托加工;(2)来样加工(从国外获得样版,在中国制造同样的货品);(3)来件加工(国外零件到中国组装,可以拆卸方式);(4)补偿贸易(提供中方机器设备,以生产的产品偿还)。其二是直接投资,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相比于委托加工,直接投资具有更为长远的战略意图。90年代中后期以来,扩大在华直接投资规模和系列化产品制造是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重要组成,从制造性投资到应用性研发机构的设立、从分散设点到系统化布局,跨国公司不断强化着中国在其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中国也在有意无意间已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之中。

>>>>>>> 这种纳入固然使中国在传统国际贸易之外,获得了新的参与国际分工的途径,为中国进入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世界主流分工网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是跨国公司向中国投资的基本动因,中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分工系统中被作为低增值环节生产基地的结果便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极易在国际间转移、极易遭受外部需求约束和较低增值能力的影响,在中国向世界供应的生产规模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并未获得同步增长。所谓中国通货紧缩输出论恰恰从一个反面说明了中国劳动力实际收入水平的相对下降。

>>>>>>>> 如果说开放之初,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时的首要目标是后者带来的资金、后者带动的出口的话,那么现阶段,我们的目标应该升级为后者所能带动的技术进步和后者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相比于资金投入和出口促进,跨国公司在转让技术和开发技术方面的贡献难如我愿。表现之一是跨国公司并不会因为我国内出让了市场而无偿出让专利技术,甚至即使国内支付了高额的专利费或技术转让费,获得的也并非是一流或前沿的技术;表现之二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所进行的当地化研发仍是受控于其全球化运作和全球化资源整合的战略需要,廉价延揽中国国内高科技人才,从事应用性研究仍是普遍的动机。

>>>>>>> 于是,从“七·五”到“十·五”规划的近20年中,尽管跨国公司的投资明显促进了电子、电器、汽车、通讯设备等这些新兴工业在中国的发展,但这些产业又在相当程度上是采用较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即以主要部件的进口装配为典型特征,在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比如中国汽车工业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如一般的铸件和机械加工件,而高新技术零部件,如电喷系统、ABS、安全气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则需进口。中国计算机产业并不具有自我开发的操作系统和中央处理器,生产商完成的主要是进口部件的组装工作。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全行业并购,既控制了国内原有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链条的形成,又将并购后的企业固化于全球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令中国的产业升级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分工部署,国内感光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便是明证。

>>>>>>>> 四、世界加工厂: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

>>>>>>>> 近两年来,对中国现实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世界工厂”的最初含义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区位的生产结果是向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制造品。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和世界贸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好不风光。

>>>>>>>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 对比而言,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尽管中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1985-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亿美元增至410亿美元,同期,中国出口额从260亿美元增长为2490亿美元。1991年,中国所有产业的出口中外国子公司所占份额为17%,制造业中占16%。2001年,所有产业出口的50%和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于外国子公司。

>>>>>>> 客观估计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及作用力需要跃出国际贸易这个单—的判断指标。表1显示1985-2000年间,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技术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提高的速度尤其可观。1985年,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9%,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2%;非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则上升到87%,其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3%提高到22%,包括通讯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计算机零部件在内的10种主要产品已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占相当地位。

>>>>>>> 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1989年,外国子公司出口只占中国全部出口的9%,而2001年,这一比重已提升至48%;在高技术密集产业,外国子公司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59%升至2000年的81%,其中外国子公司在电子集成设备出口值中的比重增长了5倍,已达91%,仅英特尔的出口额就达4亿美元。2000年,外资企业在自动控制数据处理设备业的出口份额也高达85%,领先的IBM出口额为15亿美元,尾随其后的西格特和爱普生也各自在10亿美元上下。2000年,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等为首的外国子公司占据了中国移动通讯业出口的96%,2001年,摩托罗拉的出口额比2000年的11.2亿美元又有所提高,达到17.3亿美元。而中国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于是,以表1所判断的中国分工地位便不再可靠。

>>>>>>> 可以说,正是逐利的跨国公司选择了中国在其分工体系中承担起全球加工厂的角色,从而强化着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的盲目自信。跨国公司的目标导向并非是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恰恰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劳动要素密集的独特优势,将在中国的投资点作为其—下游生产性角色的固定化。200年前,当国际分工仅发生在原材料开采及加工制造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世界工厂”显然比“原材料生产地”具有更强的增值能力,具有更高的分工地位。而在知识密集环节与劳动密集环节的分工体系下,在主要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让特别是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合同制造商从事生产的今天,“世界加工厂”的位置显然是极为被动且极具风险的,即便是“世界工厂”也并不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在充当制造基地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及其品牌并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显要的位置,更别说是领袖的位置,这是中国目前被冠之以“世界工厂”的美名,而却截然不同于以往历史上数个“世界工厂”的最大差异,也是最值得担忧的。只有当中国本土的企业有效吸收并转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积累起将国内生产要素与外来生产要素融合的竞争能力时,才有望使国家跨越自然资源秉赋所决定的静态分工位置,成功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自主性提升。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什么 有哪些作用

您好,所谓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指从事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PE)已有很多,包括阳光私募股权基金等等。私募股权基金的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经济作用

私募股权基金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如今天我国的重化工业已出现超重的特点。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在发展的最顶峰时期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5%,而中国重化工业比重已达70%。重化工业具有自循环或自我加强的性质,而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是明显向这个产业倾斜。因为这个行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而现有金融渠道也主要向大中型国有企业敞开。

相比较急需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各类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大都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而现有的金融体系却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融资渠道。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大有作为的领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私募股权基金真正的优势在于它是真正市场化的。基金管理者完全以企业成长潜力和效率作为投资选择原则。投资者用自己的资金作为选票,将社会稀缺生产资源使用权投给社会最需要发展的产业,投给这个行业中最有效率的企业,只要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不管这个企业是小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样整个社会的稀缺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私募股权基金在传统竞争性行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功能是促进行业的整合。举例来说,2004年我国服装企业8万多家,出口服装170多亿件,全球除中国以外的人口50多亿,我们一年出口的服装为其他所有国家提供了人均3件以上。如果8万家服装企业都想做大做强,那么全球如何来消化我们如此巨大的产能和产量呢?可见,中国竞争性行业需要让前3名、前10名、前100名、或前1000名的优秀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做大做强。

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是优秀企业家和有效的企业组织。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优秀企业家与有效企业组织的有机结合。让优秀企业去并购和整合整个行业,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企业家人才与有效企业组织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因此,私募股权基金中的并购融资是对中国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私募股权基金专业化的管理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分享中国的经济成长。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拓宽了投资渠道,可能疏导流动性进入抵补风险后收益更高的投资领域,一方面可减缓股市房地产领域的泡沫生成压力,另一方面可培育更多更好的上市企业,供投资者公众选择,使投资者通过可持续投资高收益来分享中国经济的高成长。

市场作用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约束力量,可以补充政府监管之不足。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主要投资者可以派财务总监、派董事,甚至作为大股东可直接选派总经理到企业去。在这种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市场监控力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以后的企业上市在内部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私募股权基金可以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为股票市场培育好的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壮大以后,可以推动我们国内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的发展。

什么是夹层投资?

  夹层投资也可直译作 “麦则恩投资”。Mezzanine的英文原意是底楼与二楼之间的半层

  楼,在风险投资业中,特指对成长到扩张阶段,尚未盈利,但仍然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扩张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就投资的风险和回报水平来说,夹层投资是界于传统风险投资和一般债权、股权投资之间的投资行为。常见于:

  (1) 对不久即进行公开招股的风险企业的短期投资;

  (2) 比银行贷款条件宽松但又比股权投资附加更多偿还条件的投资,一般可取得购股权。

  夹层投资的目标主要是已经完成初步股权融资的企业。它是一种兼有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双重性质的投资方式,其实质是一种附有权益认购权的无担保长期债权。这种债权总是伴随相应的认股权证,投资人可依据事先约定的期限或触发条件,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被投资公司的股权,或者将债权转换成股权。

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何意义

私募股权基金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如今天我国的重化工业已出现超重的特点。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在发展的最顶峰时期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5%,而中国重化工业比重已达70%。重化工业具有自循环或自我加强的性质,而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是明显向这个产业倾斜。

因为这个行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而现有金融渠道也主要向大中型国有企业敞开。相比较急需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新众多创在技术产业、各类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大都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而现有的金融体系空间却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融资渠道。

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大有作为的领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私募股权基金真正的优势在于它是真正市场化的。

基金管理者完全以企业成长潜力和效率作为投资选择原则。投资者用自己的资金作为选票,将社会稀缺生产资源使用权投给社会最需要迅速腾达发展的产业,投给这个行业中最有效率的企业,只要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不管这个企业是小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样整个社会的稀缺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私募股权基金在传统竞争性行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功能是促进行业的整合。举例来说,2004年我国服装企业8万多家,出口服装170多亿件,全球除中国以外的人口50多亿,我们一年出口的服装为其他所有国家提供了人均3件以上。如果8万家服装企业都想做大做强,那么全球如何来消化我们如此巨大的产能和产量呢?可见,中国竞争性行业需要让前3名、前10名、前100名、或前1000名的优秀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做大做强。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是优秀企业家和有效的企业组织。

最成功的企业就是优秀企业家与有效企业组织的有机结合。让优秀企业去并购和整合整个行业,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企业家人才与有效企业组织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因此,私募股权基金中的并购融资是对中国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企业并购的意义如下:

1、企业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国企资产的重要途径。

2、并购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

3、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

4、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5、通常被并购企业股票的市盈率偏低,低于并购方,这样并购完成后市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股价上升使每股收益得到改善,提高了股东财富价值。

117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