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计划有什么区别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必须报备监管部门,信托是银监会监管,资管计划是证监会监管;

2.资金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认购方式相同,项目合同、说明书等类似;

4.本质相同通道不同,都属于投融资平台,都可以横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

不同点:

1.全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而能发行资管计划的资产管理公司多如牛毛;

2.资产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强,尤其在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这样的研究团队指引下选择可投资项目,能有效的增加对融资方的议价能力并降低投资风险;

3.信托报备银监会1次,需要募集一定规模才能成立,如果信托计划规模比较大。往往是分期发行,分期成立;资管计划要报备2次,募集开始时报备1次,募集满后验资报备1次,验资2天后成立;

4.信托计划的风控主要由信托公司来把控(具体的风控模式可以阅读本地公众号之前的历史消息,金融狗已经把信托公司的风控体系介绍过了一遍)。资管计划具有双重增信,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层的双重风险审核。

5.信托计划最多有50个300万以下的小额名额,小额额度稀缺。资管计划小额畅打,最多200个名额。

6.收益高,资管计划一般比信托计划高1%/年;期限短,资管计划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今后趋势:基金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证监会提倡的金融创新结果,因监管严格、运作灵活,收益较高,小额不受限制、专业管理等优势,未来基金专项资管用来分拆信托或发起类信托产品是一种必然趋势。(毕竟信托现在6-7%的收益客户认可度在逐渐下降。)

首先,“刚性兑付”是监管层的一个态度。资管计划这样的类信托业务,他的“刚性兑付”预期并不比信托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监管层面:信托业的“刚性兑付”是 银监会的一个态度,其也并没有明文规定。证监会与银监会同属于一个级别,证监会的监管风格更加稳健。银监会是总量控制,证监会是事前控制,我们通过资管计划的报备次数就可以看出, 证监会虽然放开了资管计划这样的类信托 业务,但是其仍然是审慎的监管态度,通过募集前报备,募集满后再报备一 次,证监会维持其严格的监管风格。

二、行业发展层面:资管计划由于刚开始发展,其初期的业务指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行业内的公司都是很谨慎的在操作业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资管计划成立,而且大部分都是“一对一的专项资管业务”。

三、基金子公司层面: 发行资管计划的公司背靠强大的股东背景,他的风险化解能力同样很强,不比信托差(主要包括产品自身的风控体系化解,大股东接盘,四大资产管理接盘,私募机构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等等)。还有一点,操作资管计划的这样的类信托业务团队几乎都是挖信托的人才,他的管理风格, 风控体系延续了信托行业严谨 的作风。

四、牌照层面:类信托牌照仍然很值钱,这也是为什么政策放开之后,所有基金子公司一拥而上,争抢这个牌照, 没有哪家资管公司敢于第一个打破“刚性兑付”,从而被监管层检查,甚至暂停、停止专项业务(即类信托业务)。

五、人员、业务层面:基金子公司都是通过挖掘信托行业的人才,而且都是信托业务骨干,风控骨干,中高层领导, 都是信托业中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业务水准可以说高出信托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们对优质类信托项目获取,融资设计,风险把控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保障 “刚性兑付”。

信托的化解能力:信托的化解能力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自有资金接盘、资金池产品过渡、 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

基金子公司的化解能力同样很丰富,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 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只比信托少了自有资金接盘,和资金池产品过渡两个手段。

目前资管业务属于初期起步阶段,他们为了占有市场份额,推广自己的品牌,肯定会在项目风控上做的特别严格,而且未来肯定会对信托公司进行很大的冲击,瓜分信托公司的项目。

家庭理财关键是规避潜在风险,保证财产的稳步的保值增值,所以无论投资什么,一定要投资合法合规的产品。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基金子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资产规模

民生加银资产管理 2013年12月 6240亿

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21日 5055亿

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5日 4195亿

深圳市融通资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3152亿

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4月19日 2772亿

北京天地方中资产管理有限公 2013年1月 2246亿

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2245亿

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7月1日 2148亿

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2130亿

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1788亿

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1726亿

鑫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2月 1695亿

北京千石创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1586亿

鹏华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1442亿

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6月 1336亿

万家共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7日 1113亿

上银瑞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1072亿

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1033亿

南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1025亿

北银丰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1017亿

华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902亿

银华财富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815亿

东方汇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9号 752亿

国投瑞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724亿

安信乾盛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581亿

银河资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564亿

中铁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29日 548亿

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524亿

上海金元百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516亿

大成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513亿

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510亿

国寿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506亿

长安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1日 497亿

农银汇理(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82亿

诺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80亿

深圳中欧盛世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79亿

汇添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469亿

首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449亿

瑞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6月14日 399亿

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371亿

上海长江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8月22日 361亿

长城嘉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355亿

富安达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342亿

上海财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6月 335亿

北京方正富邦创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324亿

上海新东吴优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297亿

深圳前海金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79亿

永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273亿

深圳新华富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4月 268亿

德邦创新资本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2月 232亿

上海兴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2月 217亿

上海兴全睿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4日 182亿

中融(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26日 172亿

上海华富利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171亿

国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26亿

深圳华润元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1月 120亿

国泰元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114亿

中海恒信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112亿

前海开源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2013年9月5日 107亿

富国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100亿

上海锐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99亿

深圳市红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90亿

信达新兴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80亿

上海瑞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76亿

上海富诚海富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71亿

深圳华宸未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68亿

上海聚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2月 49亿

天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41亿

北京国开泰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29亿

长盛创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10亿

柏瑞爱建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4年9月 4亿

公司求公司之歌~求会填词的帮忙写个歌词! 公司名字叫旺居房地产公司 突出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意义!

旺居之光

我们追逐梦想

结队相聚在南方

迎着朝霞

沐浴阳光

我们在旺居纵情歌唱

这里是一片阔士蓝天

金色年华回荡歌的雄壮

创新 品质 服务

是你坚实的根基

团结 严格 关爱

让我们感受家的温暧

为了装饰世界

我们用汗水铸就辉煌

为了赶超日月

我们树立行业的榜样

我们蹈遍山川

旗帜在华夏飘扬

领跑行业

勇攀高峰

我们用青春谱写绚丽

这里是一颗新星

理想的风帆插上歌的翅膀

智慧 坚韧 执著

是你前进的源泉

真诚 热情 奉献

让四海宾朋尽情畅饮

为了装饰世界

我们用勤劳超越梦想

为了赶超日月

世界之最是我们的目标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女人最多?

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是唐玄宗,其长期拥有的宫女数量超过四万个。 唐代以贵、淑、德、贤四妃为夫人,后宫设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还有女史10人。这些都是有品级的,无品级的宫女人数相当多。唐肃宗宝应元年,一次就放宫人3000。而到了玄宗开元天宝中,仅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即有宫女40000人,可见唐玄宗的宫女是超过四万个的,而当时唐朝的总人口也就5000来万,相当于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员总数还多。可见,要评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当之无愧。 唐玄宗,作为帝王中的痴情汉(其实也不是太痴情,传闻他跟杨贵妃的三姐妹,秦国夫人、韩国夫人、虢国夫也有一腿),在他与贵妃意浓情深时,这四万宫女只能是徒劳地翘首东望皇帝那永不会来临的幸御。既然唐玄宗不大可能会垂幸这些寂寞的宫女,那为什么不放一些出去呢?虽说宫女除了让皇帝发泄的用途外,还用来替皇后嫔妃服务,还用来扫地等,但仅是这样的话,几百宫女也就够了,何必弄个四万人?其答案只能是唐玄宗养那四万宫女仅仅是为了那性排场和偶尔的心血来潮。 唐玄宗自己的性排场是大了,在四万粉黛中独爱杨贵妃一个也更能显示出自己对杨的用情之深,抬高了杨贵妃也渲染了自己的惊世之爱。很有传奇效果。可惜苦了那千万不幸宫女,只能在深宫里坐待红颜老去。唐代诗人元稹有诗曰:“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些美女就这样在深宫老去了。(当然,这四万人中最后大部分都是放出去了,可那是在她们红颜老去之后。)四万宫女就这样毫无理由地成了寂寞无奈的绿叶,只衬了杨贵妃一个人。真是“一女情成万女寂。”

采纳哦

为什么中国缺少国际型的企业家

中国为什么30年出不了世界级企业家?--<<经理人>>杂志改革30年反思专稿尽管30年来,中国企业厉兵秣马、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了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了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亘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六大差距:中国企业未臻卓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化规则与世界级水平的运营”,因为中国企业,即便是优秀如海尔、联想、华为等,与世界卓越企业存在的差距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 ●战略差距:权谋vs制度 中国企业多以“权威谋略”为战略出发点,而世界级公司则以制度和文化为战略出发点。 到目前为止,中国绝大多数优秀企业家都是在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产生的。在“市场”环境中,他们懂得了“国营厂长”不懂的竞争谋略,但“计划”余味下,却需要他们懂“政治”,甚至部分者会成为以“权威谋略”为中心的市场政治家。 ●绩效差距:短视vs长远 中国企业大多管理员工的现在,世界级公司管理员工的未来。世界级企业的绩效管理,是通过投资员工的未来,从而获得公司的未来。但中国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效果,注重人的短期业绩而不太注重能力的发展。 ●文化差距:工具vs信仰 中国企业用业绩凝聚员工,世界级公司用文化凝聚员工。不少中国企业的远景往往成为企业家个人的鸿图伟业,是实现企业家个人野心的工具和附属品,而不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在相当一些中国企业中,核心价值观只是手段而已。一些企业家常常把“以人为本”、“消费者是上帝”一类感人肺腑的话挂在嘴边,而一旦利益当前,一切仁义道德就靠边站。 ●管控差距:能人vs流程 中国企业用能人管理控制公司,世界级公司用流程管理控制公司。中国企业对公司的控制大多是由人来完成,而不是通过制度与流程系统完成的。这样必然产生诸侯经济。这种管控方式在短期内可以在量上获得扩张,但不能获得质的提升,虽然金玉在其外,但败絮却早匿其中。当年三株的失败,诸侯经济就是很大一个原因。 ●营销差距:利用vs敬畏 中国企业利用消费者的幼稚,世界级公司促进消费者的成熟。要想真正把握消费者,就得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像追求真理一样,不断地了解他们,琢磨他们。但中国众多企业在骨子里对消费者是没有敬畏的,他们认为可以用计谋搞定消费者,所以用夸大其辞的广告,用费尽心机的“承诺”去讨好消费者,获得增长。从多年前一些保健品包治百病或危言恐吓的广告,到后来的香武仕、欧典炮制虚假洋品牌,无不体现了中国企业的营销差距。 ●领导力差距:聪明人vs认真事 中国企业强调做聪明人,世界级公司强调做认真事。不少中国企业家的骨子里有很深的帝王情结,有很强的支配欲,喜欢研究“驭人之术”,喜欢“好为人师”,“领导”在他们心中就是“驾驭”的意思,结果企业就演化成了权谋组织。世界级公司强调的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强调的是权力和义务对等之上的合作。 三大原因:中国企业家尚未登顶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得益于一批具有创富精神和理想的企业家共同努力的同时,也将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马云等企业家推上了个人价值成就的高峰。可是,仰看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等商业领袖,我们就能知晓,中国企业家的修炼与攀登之路还远未到尽头,距离顶峰还有很长一段路途。 ●差距一:抵制诱惑的能力 世界级商业领袖往往诞生于严格的市场竞争环境,而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与商业环境,还无法说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这给企业家提供了太多的创富机会,同样也形成了太多的诱惑,以致中国企业家不容易坚守自己的商业底线。中国企业家有了钱就抑制不住要进军房地产,涉足证券投资,因为赚钱来得快。 中国服装业龙头企业雅戈尔,2007年主业销售收入不足20亿元,但其持有的中国人寿、宁波银行等近十家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240亿元,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竟然来自于非主业的股权投资和房地产。但是这样机会投资产生的利润是可以持续的利润吗?真正致力于登上顶峰的中国企业家,不能把自己的眼光放到对暴利与机会的贪婪上。 ●差距二:重硬件轻软件 世界级商业领袖有个共同特点,把人力资源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来实现企业的跨越。而很多中国企业家认为企业的发展动力是硬件推动型,他们相信机器胜过相信人才,他们把研发投入的重心放在机器设备的投入上,轻视对研发团队和研发管理者的投入。他们愿意花几个亿去买设备,但绝不愿意花百万千万请人才,也不会花几千万来设计一个流程。殊不知,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经营管理,最终来源于人的智慧,离开这一点,企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差距三:缺少企业幸福感 许多中国企业家的幸福感更多是建立在社会名利和行政地位上,或者是建立在下属对他的崇拜感上。而世界级商业领袖更多的幸福感来源于企业经营成就,所以类似于洛克菲勒等家族企业往往寿命很长,传承数代人而长盛不衰。 差距源于商业文化根基 之所以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还未有登顶者,之所以我们距离顶峰存在着现有的差距,最根本的问题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文化根基。因为,企业是国家或者民族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是不可能偏离整体大环境的。 公司健康发展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和平的社会,一个是良好的法制环境,这样才能遵循基本的商业规则。尽管中国历史上有过商业的繁荣,但严格来讲,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就经历了改革开放的30年,因此和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存在差距就很正常。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都有可继承的商业形态的主流文化遗产,而中国企业家先天就缺乏这份遗产。中国企业向世界靠拢的过程是一个还历史账的过程,是补课和追赶的过程。 表面上看,我们与世界卓越企业和企业家的差距是经营管理水平上的差异,是战略规划、组织形态、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其实本质上的差距是商业文化的相对落后,是人的思维意识还未能摆脱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影响。 这种商业文化的先天不足,表现在战略思想上,就是中国企业喜欢做大,喜欢做外在的扩张,喜欢追逐机会。中国企业家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全感,因为在小农经济下是人没有安全感的,深受生存环境不确定性的困惑。中国的企业家有两极,一极是全力把企业做大,通过外在规模来获得个人的安全感;一极是到达一定层面后进行自我修炼,修习佛法、国学等等,本质上还是缓解不安全的内心状态。 商业文化不足表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上,就是中国企业大都是“人治”型家长制的组织形态。这是因为历史上中国的商业组织都是家长制结构模式,不仅企业家容易偏好当家长,员工在内心深处也难于摆脱对一个大家长的渴望与敬仰。 从营销系统来看,中国企业的营销系统同样深受商业文化先天不足的影响,利用人性的弱点,利用消费者骨子里的不独立因子,先从意志上将消费者弄晕,然后令其服从,这是一种农业文化下的运动式模式。在具体操作手法上农业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三株的人海战术、脑白金的广告轰炸、恐吓型广告大行其道、送礼型广告借助人情关系需求…… 从人力资源来看,商业文化先天不足的弊端更为突出。在农业社会下人往往没有独立人格,是依附型的,必须通过情感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抱团。因此中国企业往往靠熟人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家摆不脱封建帝王思想,总是力图让下属成为“自己的人”,公司领导者常常划分为几拨人,山头林立。于是,在堪称中国优秀企业的娃哈哈公司里,竟然出现宗庆后身边竟然没有一名副总裁的惊人景象。 回归商业本源是追赶途径 以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速度,诞生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尽快弥补商业文化的深层次差距,拥抱世界先进的商业文化,摆脱小农经济形态的束缚,回归商业社会的本源。 企业与企业家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公司。公司实质上是一个法人组织,是有独立生命意志的。中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进入市场经济规律的过程。那公司如何才能做大做强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客户价值,公司的战略思想就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价值,如何以此为基点来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营销系统、人力资源体系。沃而玛、GOOGLE、戴尔、宝洁等,不都是这样的吗?以消费者的利益为第一位,公司就是为客户提供价值的经济组织,这就是所谓的做大做强。做大做强是结果,以客户为中心是路径。明确了这一点,公司也就完成了战略的调整。 接着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回归本源。法人意味着公司的老板实际上就是公司的代理人、所有者或者监督者。公司是有自己独立意志的,所有者是你是指公司收益归你是受法律保护的,但不代表你可以随便处置它。按照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设计并严格遵循,这本身是对公司生命的一种尊重。 营销系统回归本源,企业就应当投资消费者的未来,帮助他们成熟。人力资源系统回归本源,企业应做“法治”上的流程系统,强调权力和义务对等之上的团队合作。 回归商业社会的本源,加之中国经济环境的酝酿,中国企业不仅能象日韩一些企业那样迅速国际化,更会成为国际管理的领导者。

1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