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的投资体制今后将如何改革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第一,制约投资体制改革进展的体制障碍还没有消除。

投资体制改革因为涉及到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资源调配关系,所以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大力推进配套改革,特别是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有专家提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求合理界定行政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职能和正确定位,如果不能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在投资领域里政企不分,不认真规划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改革就难以有效突破。

第二,国有经济投资比例仍然太大,多元化投资主体还有待发育。在国有经济投资领域,由于投资责任与收益不能很好匹配,在一些部门利益驱动下,上马了许多不该上的项目,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目前亟待建立完善国有经济投资决策的利益、风险、约束机制,强化投资项目监管,真正建立起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专家们提出,要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投资体制的配套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投资体制的配套改革显得比较滞后,需要对包括土地转让制度改革、加强投资体制规划、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信息体系等在内的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

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外汇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体制、融资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第一,外汇管理体制。

 

 一是资金来源审查。在20世纪90年代,对企业境外投资资金来源的审查较为严格,主要鼓励有创汇能力的境内投资者,且规定其当年用于境外投资的外汇资金总额不超过其前三年创汇总额平均数的1%,才能直接办理核批手续。到21世纪之后,对资金来源的审查逐步放松,在2009年外汇管理局出台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中,只是说明“境内机构可以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符合规定的国内外汇贷款、人民币购汇或实物、无形资产及经外汇局核准的其他外汇资金来源等进行境外投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利润也可留存境外用于其境外直接投资”。对资金来源审核权限也逐渐放宽。目前,10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项目可由外汇管理局各地分局审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则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

  二是利润汇回保证金与利润缴存制度。2002年之前,为了确保境外投资企业将利润汇回,曾要求境外投资企业按汇出外汇金额的5%缴存保证金。这一制度在2002年被废止。2007年之前,还实行过创汇留成制度,即境内投资者从境外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者其他外汇收益,自该境外投资企业设立之日起5年之内全额留成,5年之后20%上缴国家,80%留给境内投资者。这一制度在2007年被废止。

  三是境外非直接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步开放了即期外汇投资、远期外汇投资、证券投资,但对衍生品投资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2007年中国一度鼓励国内资本流出,开放了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对境外证券的投资,即QDII。但QDII的发展始终较为缓慢。

  四是前期报告和年检制度。商务部和外汇管理局2005年联合发文,要求企业在确定境外并购意向之后,需向商务部及地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地方省级外汇管理部门报告。2002年起还实行了由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一起对有境外投资活动的境内投资者进行年检的制度,年检之后对有关企业进行评级。评级较高的可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评级较差的在一年之内不能从事新的境外投资活动。

 

 第二,行政管理体制。

  

境外投资项目还需要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批。企业进行境外投资,需经商务部及省级商务部门审批。境外投资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由企业自行负责,商务部在特定情况下,如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损害中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关系,可能违反中国对外缔结的国际条约或涉及中国禁止出口的技术和货物时,会不予核准企业境外投资行为。涉及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项目需经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国家发改委还在2006年发布了《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涉及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投资项目需经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金融机构对外投资需经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审批。

 

 第三,融资体制。

 

 对于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可以使用自有资金,也可以采取贷款等融资方式。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指出,要创新融资方式,允许商业银行对境内外企业发放并购贷款。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可对其境外机构进行放款。2012年,外管局进一步放松了对境外放款的审批。

  

第四,政策支持体系。

  走出去战略出台以来,中国对企业境外投资,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多层次的政策支持。走出去战略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3月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各部委按照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思想,出台了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

  政府推出了四项涉及促进境外投资的专项资金扶持。一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专项资金”;二是可用于支持企业境外投资中的法律、技术、商务咨询费,可行性项目研究报告编制费、翻译费和资料费等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三是针对资源类境外投资的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四是针对纺织业出台的走出去专项资金。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是什么?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http://www.cin.gov.cn/indus/other/2004072901.htm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详细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度集中的、以

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瓦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置的基础性作用已大大加强,新体制的基本构架已大体确立,对外开放的格局基

本形成,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

农村改革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跨出

了大的步伐: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废

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了农业生产指令性计划,实行合同定购制;放开了

绝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等主要衣产品实行保护价

;鼓励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和非农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推

进了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建设,农业产业化方兴未艾,因

地制宜、适度规模和集约化经营也有一定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可以说,经过

改革,农村作为传统经济中自然经济色彩最浓、经济发展水平最薄弱的环节,其

运行机制基本上已率先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新经济体制的实行和政策的

不断开放,使全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

就,创造了人间奇迹,对其他方面改革开放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第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得到确定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过去指令性计划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覆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经过改革,已

全部取消了农产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国家只对9种主要农产品生产实行指导性计

划管理。

在工业总产值中,由国家计划安排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70%以上降为目前的4.6%;

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品只有12种,而且只限于其中的部分产量,仅占全国

工业总产值的4.1%,与改革前相比减少了90%。95%以上工业消费品的生产及其价

格由生产者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管理的价格占

商品总价值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95%以上降为7.2%左右。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已基

本形成。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已具规模。截至1998年12月底,在上海、

深圳上市的证券品种总数已达999个,上市公司达851家,市场总值达21420亿元,

开户投资者达3989万户。

第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

尽管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履艰难,但与改革前相比,其管理

体制和经营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抓大放小”战略和“三改一加强”的举措

得到有效实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在积极进行。公司制、兼并、联合、租赁、

承包、股份合作制和破产、出售等改组、改制的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国有资本正

从一些低效领域和不宜进入的领域向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产业领域转移,从

而大大提高了国有经济的素质和质量。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而且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不少国有企业正在从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产

品经营正在向资本经营转变;单一投资主体正在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分散化

、小型化的企业开始转向联合化、集团化。但是,国有企业冗员、债务和社会负

担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其竞争条件和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国有

经济与市场结合、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

第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

添了新内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彻底打

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国有经济的结构有很大的调整,对

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例如:197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4488.2亿元

,固定资产净值为3201.4亿元;1997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分别达到

54620.8亿元和38878.5亿元,比1978年分别增加10.2倍和近10倍。公有经济占主

体、国有经济占主导的地位基本实现。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等不同经

济成分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所有制的这种格局,不仅适应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形

成多家竞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机制。

第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完善。

我国在改革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手段时,并没有对市场放任自流,而是稳步

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首先,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与成

了突破性进展。从1980年财政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到1994年建

立中央与地方分事基础上的分税制,基本上确立了适应市场要求的新的财税体制

框架,并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金融体制改革走出了决定性步

伐。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监控体系初步建立,调控方式有较大改进。以国有商

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地方股份制合作银行和外资银

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

的可兑换制度。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体系得到了稳步发展

。此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发展,开辟了多种融资渠道,重视了产业

政策、地区政策对社会投资的引导。总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已大体确立

,国家越来越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社会的经济活动。

由于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稳定性不断

增强。1978-1997年,经济增长率的级差,即年度最高增长率与最低增长率之间

相差11.4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前的26年,经济增长率的极差高达48.6个百分点

。特别是目前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标志着我国成功

地摆脱了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大起大落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开始走上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六,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

过去,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的平均主义的分配管理体制,严重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

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改革是从取消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始的。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

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加分配,把个人的有效贡

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己

基本被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取代;单一的分配格局已被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格局所取代。为了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

逐步理顺初次分配关系的同时,注重建立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体系。

传统的福利住房分配制度正在从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分配转变,停止了福利性分房

,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

第七,市场经济法规和新的经济秩序逐步形成。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法制建设越需要全面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十分重视立法工作,加快了依法行政、依法改革的力度

。据统计,1979-1997年底,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328件法律和有关

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了791件行政法规、多项地方性法规,国

务院有关部门、地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约有17000件,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增强法制意识、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起到了重

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国际化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我国先后

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公约,这也为我国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供了法律基础。

第八,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经济正走向世界经济的大舞台。

在改革开放前期,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以后又建立了

海南特区和浦东开发新区,建立了一系列沿边开放口岸、内地开放城市和开发区

,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适应国际惯例的

对外经济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1994年底始,国家取

消了外汇收支计划,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3251亿美元

,增长近15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第32位上升到第10位。政府积极支持

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到1997年底已有41家国家大中型

企业成功地在海外上市,共筹措资金95.6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

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00多亿美元,其中吸引外商

直接投资总额近2300亿美元;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0多万个,从业人员达

1750万人。199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境外投资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到1997年底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共有5000多家,遍

及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又注意有效避免外债风险。

总之,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行政指令性、计划纵向

分配资源的方式已基本上向多家竞争、市场横向配置资源的方式转变;实现了由

凭票供应、商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品种繁多、产品丰富的买方市场转变;实现了

由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向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经济转变;经济运行由以“短缺”

为基本特征的供给约束型向以市场需求约束为主并与资源约束相结合的类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国民经济由大起大落转向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

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除提出了我国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思想外,主要是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79年12月26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一原则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流通不做计划,而是通过市场来调节,这对于高度集中的以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言,无疑是一次突破和进步。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第二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随着改革在农村的突破和初步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而改革的实践,使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已突破了“为辅”的框框。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了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后,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突破。

3、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这个精辟的论断,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与市场看做是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束缚。

接着,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它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因此,它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使我国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99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的投资体制今后将如何改革

扩展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从十五大到十八大,都坚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定位,且认识在不断深化。

十五大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十七大提出了制度层面的要求,十八大提出了“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实践的不断拓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定位越来越科学。

与此同时,还需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在一些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现象,市场规则还不够统一;在一些地方、部门存在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等等。

这就要求突出问题意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通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解决这些问题。

在资源配置中,到底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还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这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由市场而不是政府决定资源配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仍然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条客观规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定位由“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这样的定位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抑制消极腐败现象的重要举措。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强调的起决定性作用并不等于起全部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都要始终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始终注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都要始终注重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中国为什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12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