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必中敬业福图片2021

倩仪2分享 时间:

祈福民俗

新春佳节迎春纳福贴对联、庙会祭神、摸福等都是祈福民俗。

迎春纳福。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纳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顺帖,其义有三:一是“顺”,新年伊始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顺百顺,诸事如意,吉祥并臻。二是“保佑”,贴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三是“创造幸福”,贴上“福”字是告诫家庭成员,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创造一个幸福家庭。

一种是倒贴“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福”不仅是幸福美满,在新时代里,一心为公是福,乐于助人是福,团结友爱是福,邻里友好是福,尊老爱幼是福,夫妻和睦是福,宽容是福,“吃亏”是福,平安是福等等。

新春祈福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形成。新年祈福大法会、灵光普照福门开、花会表演、敲福鼓、走福门等都是庙会祈福的主题活动。

人们通过“摸福字”这样的习俗,表达渴望获得福运的心愿。人们可以在日常家居装修中设计“福墙”,以便时时能够摸福得福。

贴福字的由来与寓意

贴福字,是传统年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现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贴福字的传说

恭王府说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今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恭亲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倒(到)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 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丁。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倒(到)了,福倒(到)了!”

18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