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股市百科 > 股市资讯 > 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

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

自迅分享 时间:

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

内外媒体、各界人士认为,“芯片法案”欲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本土,又企图借此打压其他国家发展、维系美国霸权,大搞经济胁迫。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芯片法案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

政府干预明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研究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法案的主要内容一是向美国芯片制造商提供527亿美元资金支持,用以建厂生产等,同时提供为期4年的减免25%税收政策;二是拨款5亿美元用于国际间安全通信计划、拨款2亿美元用于工人培训等计划;三是超过2000亿美元的预算,将用于资助“研究与创新”,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四是投入100亿美元在全国建立20个“区域技术中心”,投入数十亿美元促进基础研究及先进半导体制造能力等。

《华盛顿邮报》和《日本经济新闻》两大媒体作出评论,分别揭示了“芯片法案”的两大重要意图:一是通过巨额补贴和减税优惠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本土投资,二是设置补贴资格,即只要接受美国政府补贴,10年内就不得在中国或任何其他“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特定国家”扩大先进制程芯片产能。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芯片法案”专门融入了故意针对中国的单边干预手段,本质上是其长期对中国高科技迅速崛起的担忧,尽显美国高层越来越担心跨国企业在中国增加高端芯片产能,将造成美国失去全球高科技竞争绝对优势地位。

近年来,美国围绕芯片大做文章,一再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陈凤英说,美国一直试图采用组建芯片联盟等方式遏制我国芯片产业发展。去年,美国还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

在王立看来 ,“芯片法案”的实质是希望在继续保持对华经贸高压态势的基础上,寻求在科技领域更直接高效压制中国的崛起,以在核心竞争领域拉开并保持中美代际差,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经济与科技胁迫力量。

供应链被扰乱

欧洲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荷兰阿斯麦公司警告称,美国发布“芯片法案”是让企业在中美两国选边站队,将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全球化已使芯片产业在全球建立起跨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形成相互协作的高效格局。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榜单上的六家美国公司的大部分生产制造都在海外完成。博通、高通及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公司,基本依赖海外芯片代工厂来完成制造。英特尔、美光等虽保留了一部分芯片制造产能,但其外包代工业务量也逐年上升。

王立说,国际化分工体系协作和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是芯片技术飞速进步的必备要素。如今,中国在芯片产学研等领域也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单一市场,早已深深嵌入国际芯片产业链之中。

陈凤英分析说,中国和其他芯片生产商之间的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日趋复杂,内部生产网络密切程度日益提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芯片法案”实际上割裂了部分生产供应方和需求方,尤其是在高端芯片供需方面的联系,对全球芯片供应链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将打乱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也不利于当前全球抑制通胀的努力。

“芯片法案”与要素优化配置的市场规律明显背道而驰。数十年来,美国芯片制造业不断向其他地区转移,主要是由于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太高。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披露,美国建设一家先进的芯片工厂并维持运营十年的成本比亚太经济体高出约30%-50%。

半导体产业链转移需要人才、劳动力、物流、能源等一系列必要因素的支撑,多年没有布局半导体制造业的美国在上述领域都存在显著不足。台积电美国芯片工厂的建设就因为美国当地劳动力短缺、新冠确诊人数激增,以及获得所需不同类型建造许可证的复杂程序而被推迟。

“芯片法案”强迫相关企业“选边站队”,强迫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切割重组,势必将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已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

韩国《韩民族日报》刊发社论直言,美国“芯片法案”的要求已达到侵害韩国经济主权的水平,严重损害两国互信。

美国《国会山报》也指出,美方如果强制进行产业转移或脱钩,必然导致全球分工出现混乱,加剧芯片供应紧张,进一步恶化美国自身面临的问题。

实施效果存疑

分析人士认为,法案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破坏作用十分广泛。对“任何受关注的国家”界定宽泛,无限扩大了执法的自由裁量权,具有典型的泛政治化色彩,各国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大大增加;规定要保证根据“美国制造”项目研发的技术在美国国内生产,不仅限制了部分国家企业公平参与全球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创新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王立分析说,“芯片法案”此时出台,和美国为化解国内经济压力,将近两年面临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经济难题归咎于部分产业受损,归咎于高科技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

美国政府试图利用行政立法扰乱市场秩序,只会导致芯片生产成本上升,令消费者受伤,法案将给美国民众带来“更便宜的汽车,更便宜的电脑”的说法更是难以实现。

波士顿咨询公司等机构估计,如果美国采取对华“技术硬脱钩”政策,美国半导体企业受损更大,预计将使它们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个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美国芯片厂商也并未对法案感到欢欣鼓舞。即使是“芯片法案”的积极推动者英特尔,也不断游说,希望不要影响在中国的投资。

张永军表示,从业内人士反映看,芯片产业是一个投资强度很高的产业。从以往台积电、三星等发展芯片生产的情况看,美国试图用2000多亿规模资金来鼓励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引导其他企业到美国投资的效果存疑。

分析人士认为,“芯片法案”最终的实施效果可能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分歧而大打折扣。


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相关文章:

国产芯片半导体应该怎样攻坚?

中国半导体能否弯道超车

2022半导体业绩显著分化

百亿美元补贴为什么救不了美国芯片股

20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