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美元保释金背后:“世纪金融骗局”

自迅分享 时间:

金融骗局不断

大型机构的金融犯罪之前并不鲜见。曼氏全球期货公司,当时全球最大的期货及衍生品经纪商之一,在2011年9月,曼氏金融总资产规模达到惊人的410.46亿美元。过了不过短短一个月,10月31日,走投无路的曼氏金融在几乎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向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曼氏金融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后,CME、CFTC、美国参议院等机构先后针对其涉嫌挪用客户保证金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听证,发现约16亿美元的客户资金不翼而飞,大量的用户资金被机构挪用,作为弥补押注交易欧洲债务后的亏损。(注:受2011年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影响,金融市场颇为动荡,而此前曼氏金融曾大举押注购买欧洲债券,致使资产急剧缩水)。

曼氏公司的老板是美国前新泽西州州长乔恩·科尔津,公司内爆后,曼氏老板也在2017年支付了500万美元罚金,并被禁止从事大宗商品交易。这一危机当时波及全球,当时国内期货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因为通过曼氏金融的通道连接国际期货市场,曼氏破产后,也给这些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像这样的骗局还有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而破产,债务高达300多亿,2001年12月宣布破产;期货巨头瑞富公司(Refco Inc),公司CEO变相骗取客户的投资资金,此外涉及信息虚假披露、利益输送、欺诈上市等,公司于2005年10月申请破产;以及全球皆知的旁氏骗局,曾发展到吸纳了价值650亿美元的投资人资产,最后让投资人特别是慈善机构以及成千上万的退休老人资产不翼而飞......这些案例,听起来与FTX公司的崩溃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信用危机、资产泡沫、虚假信息等等。FTX同样存在这些问题,美国当局发表了数十项的控诉,称FTX存在长期而普遍的欺诈行为。

SBF本人也面临检察官的八项刑事指控,包括:合谋对客户进行电汇欺诈;参与客户电汇欺诈;合谋对贷方进行电汇欺诈;参与贷方电汇欺诈;合谋商品诈骗;合谋证券诈骗;合谋洗一些黑钱;合谋欺骗美国并违反竞选财务披露法。就在同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两大金融监管机构,都宣布对SBF提起民事诉讼,指控罪名均为“证券欺诈”,称SBF私自挪用了客户资金用于其旗下对冲基金Alameda的各项支出以及私人投资。政治献金、购置地产、投资其他公司、财务造假、洗钱......SBF多项挪用客户资产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将使其深陷牢狱沼泽。我们不免疑问,接连的金融骗局已经让美国监管机构警惕,尤其是上述两大期货公司的接连破产,让市场监管和政策执行逐渐收紧。然而,FTX这样的大型破产案件仍然发生,这是为什么?

当信用失效

回顾过去每一次的金融诈骗,背后脱离不开信用。但最大的问题是,是什么授予了这些公司信用?每当信用开始破产,客户也跟着破产,既然如此,信用有何用?用信用作抵押,究竟是创新性的尝试,还是一场期待道德约束的泡沫?在经历了种种大型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破产后,市场逐渐形成用法律和制度为信用背书的机制,让普通人不必为信用破产买单。从这个层面来看,造假带来的信用破产,并非制度无用。但这一次FTX的破产,确实可以说是制度无用。因为,尚未形成制度。加密世界发展太快,还来不及制定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利益熏眼的投机者就已经加速拼命闯入。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转模式并不新。如果简单说,跟传统交易所的交易类似,信用背书,资金涌入,挪作他用,一旦发生挤兑,无力兑付,大厦倒塌。

但加密货币交易所和传统交易所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制度监管,后者有。交易所的合规性,也许仅仅来源于“交易所”这三个字。加密货币交易方不自称为平台,而自称“__交易所”,这很容易从名称上就轻易获得传统交易所多年努力才得到的市场信任和法律上的合规性。通过自我标榜为交易所,加密世界从名字上,就跟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等受监管的传统机构建立联系。但从法律层面来看,加密货币交易所对于资产的处理并不受到监管机构限制,传统交易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严格的规则限制,而加密货币交易所很少面临这些限制。传统金融机构因为受监管而必须拆分开的业务,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都能够完成,包括交易、资产托管、交易结算等等。效率由此提高,风险自然也有集中在一起。不受监管,也就失去了信任基础。更何况,加密市场交易很多都发生在美国境外(从FTX披露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交易都在境外进行,FTX总部也是设立在大西洋西岸岛国巴哈马),他们就不必向投资者或监管机构披露客户资金的处理方式,直接造成内部财务的不可控、不透明、高风险。在全球市场,像中国这样对加密货币活动进行严格限制的国家几乎没有。缺乏监督,就让FTX有机会利用规则的漏洞,挪动本应该“老实”呆在银行账户的用户资金。

是束缚也是保障

总部位于巴哈马的FTX加密货币交易所,其从事的业务是在美国不合法的风险交易期权,用户的交易以加密货币的形式进行。在交易过程中,FTX的服务条款并没有提及客户资产的存储方式,以及这些资产存储在何处。

虽然FTX表示客户的所有数字资产,其法定所有权仍然是客户本人,却不为用户提供资产保障。随后,FTX被指控涉嫌使用客户资产为其活动提供资金,也揭露出加密世界资产无法被保障的现实。这在传统证券交易所不太可能发生,证券交易所不触及客户资金,客户资产以证券公司、客户本人都能看到的方式,仍然存储在银行账户中。

大型券商都是如此。通过美国道富银行或纽约梅隆银行等大型银行,来托管客户资产,受托管的银行负责保护投资者资产,对金融机构可以如何处理客户资产,有严格规定。证券交易所如果破产,客户则不会面临资产大规模流失的风险。交易场所、做市商和资产托管人之间的角色分离,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受监管交易所的信任基础。在加密货币交易所,则没有这些限制。虽然加密货币交易应该记录在区块链(一个公共的数字“分类账本”),但在FTX平台上使用这些加密资产发生的交易中,只有客户存款或取款才会被记录。而在传统的证券交易所,每笔交易都会被计算在内,以确保控制客户资产的人不会随意挪用客户资产。FTX也承诺“投资者保护的关键原则是确保有足够的簿记(和相关记录)来跟踪客户的资产,并结合适当的披露和报告。“但从结果来看,如果没有监管,如果交易全流程都由一个金融机构进行,一方面书面条款毫无意义,另一方面,风险随之增加。FTX破产后,将包括Embed Financial Technologies、LedgerX、FTX Japan和FTX Europe在内的四个业务部门挂牌出售。援引外媒知情人士消息,其中衍生品交易所LedgerX正准备提供1.75亿美元用于FTX的破产程序,LedgerX是FTX集团崩盘后为数不多的几个仍具有偿付能力的公司之一。LedgerX之所以还能继续存活,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严格的衍生品交易规则的约束。这些规则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应运而生,由多个监管机构监督执行,主要是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遵守规则可能意味着束缚,但同时也是保障。

尾声

传统金融机构在经历了众多丑闻、欺诈和其他高昂代价,逐渐走向规范。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系列旨在保护投资者资产、限制银行和其他公司风险的新法规出台,这些规范本可以用在加密货币领域。加密货币交易所不是“从头开始”。

但这些经验没有最快套用在加密世界。在整个金融行业了解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后,仍然“放任”加密货币交易所带给客户的急剧损失和潜在市场风险。我们很难说是不是加密世界太过复杂,难以简单复制,才造就了如今的市场“悲剧”。目前案件的最新进展是,当地时间12月22日(上周四),援引多家外媒报道,一名纽约联邦法官裁定,FTX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CEO)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将以2.5亿美元的保释金获释,下一次开庭日期定于1月3日。

2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