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假集中后的杀跌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与每股收益的迷思

邓高分享 时间:


筹码假集中后的杀跌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投资者在利用图形做技术分析时候会发现:有的股票起初形态很好,重心能够维持,分层现象也很明显,但是后来慢慢就会越走越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筹码假集中后的杀跌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与每股收益的迷思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实际上这就是股市的筹码逐渐分散现象,俗称'树倒猢狲散'现象。这种现象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首先要来搞清楚一只股票里面的资金情况。

  首先,会出现这类现象的股票,里面是有主力资金的,但是资金的性质很复杂,也就是有很多主力大户持股,当形态没有破坏的时候,大家均持股不动,大家不卖,形态破坏就不大,形成良性循环。当行情好的时候,再有外来资金一加盟,股价一升,刺激了原先持有者更加坚定信心,甚至加仓,结果股价就被里外合力推起来了,良性循环下会形成很强势股,比如可能会涨停 。但是,强势股与强庄股是有区别的,强庄股是一个人控盘度高,但是通常不涨停,比如德隆的新疆屯河、湘火炬,但是慢慢涨了几年翻了10倍。强势股则有很多主力,大家一起冲,多数会涨停,例如8月份的000835隆源双登等。

  但是如果行情不好的时候,持股者见持股很久没有赚钱效应,往往会开始撤离,由于多大户(主力)持股,相互并不认识,因此在出货的时候不会形成统一抛压,因此,其形态是'慢慢变坏'。因为一开始可能有10个几百万的大户持股,先有两个见势不好,平推了,还有8位,过一段时间又走掉3位,还有5位,由于主力大户纷纷走掉,又没有新主力资金介入,实际上筹码慢慢分散了,因此重心无法再度上行,再过一段时间再走掉1、2个主力大户,重心不停下沉,抛盘渐渐增多,看空者越来越多,纷纷卖出,原先筹码好像集中的样子是'假集中',(什么叫做'假集中'----就是筹码并不是真的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而是在很多人手里,大家暂时不约而同的看法一致,因此不卖,但是不代表不想卖,而想卖得更高价,也就是筹码锁定性实际上并不好!)当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大盘跌,大家纷纷做空,做空导致形态破位引来了更强的抛压。这就是'树倒猢狲散',主力纷纷杀跌的现象。

  举例:2002年4月底,很多人看好平台盘整的000029深深房,因为龙头效应使得大家坚信有大庄,但实际上真正主力资金已经在3月8日至19日出逃,但是很多大户看好,结果持股,因此形态暂时也没有大破坏,好像主力没有走一样,但是天天放量重心也上不去,为什么,真正领头主力跑了自然重心上不去,只能维持一个价位平台,但是到了4月17日破位后,大户资金纷纷撤离,于是4月19日最低打到跌停!之后再跌了近一半才在新主力介入下重新做了一波,那是后话。2002年9月4日我在广发网'答疑台'提醒会出现该现象的600416湘电股份在后期也果然出现了大幅跳水走势。

  投资者需要理解图形内在的东西方能真正掌握技术分析的精髓。


筹码假集中后的杀跌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与每股收益的迷思


每股收益是否愈高愈好?通常每股收益高代表公司获利能力良好,的确是个正面的现象;若每股收益逐年下降,则代表公司获利跟不上股本增加(如配发股票股利及员工无偿配股)的速度。然而,通过配发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stock split,例如1股变成2股)使每股收益下降,有时是为了使每一股股价降低,提高股票的流通性,未必是获利衰退。

此外,过度注重每股收益也可能有负作用。例如为了使每股收益维持在高档,当净利增长时,刻意控制流通在外股数(亦即控制股本)不增长。然而,当企业不断成长时,负债也通常会一起增长(尤其是流动负债)。如果企业没有非常好的获利,使保留盈余与股东权益也跟着增长,利用控制股本追求每股收益的增长,可能使负债相对于股东权益的比率偏高,进而造成财务不稳定。

在投资决策上,每股收益常与“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指股价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搭配运用,以决定合理的股价。例如预期的每股收益为4元,而合理的市盈率为15,则合理的股价为每股60元(4×15),只有在股价显著低于60元时,理性的投资人才会愿意购买股票。巴菲特强调要拿捏至少25%的“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也就是说,合理股价为60元的股票,只有在市场股价为45元(60×0.75)以下时才值得投资,预留可能因误判投资价值造成的风险。

运用每股收益进行投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1. 过分高估未来的每股收益:保持每股收益的持续增长十分困难,当利润表显示当期亮丽的每股收益时,往往是该公司或该产业景气的顶点,未来每股收益会由盛而衰。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发生在钢铁、半导体及塑化等景气循环型产业。

2. 未能注意市盈率持续下降:当一个公司未来获利增长的速度变慢、经营风险增加,或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上升(如面临战争),其对应的市盈率便随之下降。例如台湾电子产业的平均市盈率,1995年至2000年间为20倍,目前已下降到10倍左右,主要是因为产业日益成熟、增长速度降低所致。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筹码假集中后的杀跌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与每股收益的迷思

19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