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投资者的七大特征与如何看报表(21)

邓高分享 时间:

伟大投资者的七大特征看看你有没有?

伟大投资者至少有7个特质是其共同特征,是真正的优势资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无法获得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伟大投资者的七大特征与如何看报表(21)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事实上,其中几个特质甚至丝毫没有学习的可能,你必须天生具备,若无就此生难寻。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当 1987年10月19日这天到来的时候(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彻底崩溃,几乎没人有胆量再买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即是纳斯达克大崩盘),市场几乎每天都在上扬,你不会允许自己卖掉股票,因为你担心会落后于他人。

  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他们不只是享受投资的乐趣——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清晨醒来时,即使还在半梦半醒之间,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研究过的股票,或者是他们考虑要卖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以及如何规避它。不幸的是,你们无法学习这种对于某种东西的执迷,这是天生的。

  第三个特质是,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这点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让伟大投资者脱颖而出的正是这种从自己过去错误中学习以避免重犯的强烈渴望。大多数人都会忽略他们曾做过的愚蠢决定,继续向前冲。

  第四个特质是,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最优秀的风险控制系统就是常识,但是人们仍会习惯听从电脑的意见,让自己安然睡去。他们忽视了常识,我看到这个错误在投资界一再上演。

  第五个特质是,伟大的投资家都对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对批评的时候。巴菲特坚持不投身疯狂的网络热潮,尽管人们公开批评他忽略科技股。当其他人都放弃了价值投资的时候,巴菲特依然岿然不动。《巴伦周刊》为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标题是“沃伦,你哪儿出错了?”当然,事后这进一步证明了巴菲特的智慧,《巴伦周刊》则变成了完美的反面教材。

  第六个特质是,左右脑都很好用,而不仅仅是开动左脑(左脑擅长数学和组织)。一个伟大投资家的两边大脑都发挥作用。作为一个投资家,你需要进行计算,要有逻辑合理的投资理论,这都是你的左脑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据微妙线索来判断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你需要静下心来,在脑中勾画出当前情势的大图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你要具备幽默感、谦卑的心态和基本常识。

  第七个特质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当股票开始下跌,人们很难坚持承受损失而不抛出股票。人们不喜欢承受暂时性的痛苦,即便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好的收益。很少有投资家能应对高回报率所必须经历的短期波动。他们将短期波动等同于风险。这是极不理性的。

  我必须声明,人们一旦步入成年期就无法再学到上述特质。这个时候,你在日后成为卓越投资者的潜力已经被决定了。这种潜力经过锻炼可以获得,但无法从头建立,因为这与你脑组织的结构以及孩童时期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不是说金融教育、阅读以及投资经验都不重要。这些很重要,但只能让你够资格进入这个游戏并玩下去。那些都是可以被任何人复制的东西,而上述7个特质却不可能。 

东方电子:伪造的“蓝筹股”

2001年9月7日,称雄五年的绩优大哥大、科技王中王东方电子首次披露,“因公司涉嫌虚构利润和操纵股价,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该股股价立即大跌,市值折去逾七成,把数以万计的投资者推进了深不见底的陷阱。

从东方电子的财务报表看,公司净利润从1997年的7061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47296万元,增长了6.7倍;净资产收益率平均高达30%。这在上市公司中是不多见的。因此东方电子曾连续三年被中证报和上海亚商评为最具潜力上市公司的第一名,被投资者公认为是真正的“蓝筹股”。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则也会发现其中有些不可解释的东西。该公司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576万元、137501万元和70292万元,而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也随主营业务的增加不断的增长,增长幅度甚至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已经高达58230万元,占200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2.8%。在应收款增加的情况下,东方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4595万元,这说明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流动性正在下降,财务状况正在恶化。

另外,东方电子的利润率也出奇的高,2000年为35%,远远高出其它几家同行业上市公司,当时就有电力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权威,某大学教授提出质疑,认为单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百分之三十几的利润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几才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如果投资者在东方电子大显神威的时候,能够冷静而客观地分析其财务报表,是不难发现其中一些弄虚作假的蛛丝马迹的,但事实上,相当多的投资者仅仅是简单地看了几个财务数据,甚至单纯听信了一些股评人士或者证券媒体的鼓动,就把这只弄虚作假的股票当作了真正的蓝筹股,因而大举介入,很多投资者还是高价介入的,结果公司造假的丑闻败露后,他们便成了违规违法者的殉葬品,投入的血汗钱灰飞烟灭。

蓝田股份:“渔塘里放出的卫星”

从蓝田股份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该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着“优异”的经营业绩: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近10倍;1996年股本为9696万股,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4年时间股本扩张了360%;主营业务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的4.32亿元。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始终维持在极高的水平,最近三年更是高达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作为一家传统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确实出乎一般人的想象。

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最终被中央财大的一位女教师刘姝威戳穿了。刘姝威本来是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和,她只用了大学中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用了最基本的20个比例,就发现蓝田公司已成为一个空壳,已经没有任何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没有收入来源,完全是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运转,并拆东墙补西墙地支付银行利息。出于对银行及国家的责任感,刘姝威写出一篇600字的文章发表在金融内参上,一个造假大案由此大白于天下。

刘姝威等人是如何识别蓝田股份的造假黑幕的呢?其实他们并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理论,更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手段,而只是根据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了其中的破绽。

其一、应收帐款怎么会如此之少?该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18.4亿元,而应收帐款仅857.2万元。在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无法想象,一家现代企业数额如此巨大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其二、融资行为为何与现金流表现不符?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加大了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增加幅度达200%。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相符。按照公司优秀的现金流表现,自有资金是充足的,况且其帐上尚有11.4亿元的未分配利润,又何以会这样依赖于银行借贷?还有,2000年该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量7.86亿元,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则为-7.15亿元(绝大部分是固定资产投入),这两个数字极为相近,这是巧合吗?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19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