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条件改变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1. 股票期权的会计如何处理

归纳而言,我国曾采用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或有事项处理法、三阶段处理法、模仿的内在价值处理法等,这几种方法在会计处理的思路上基本一致,都是在授予日确认一定的资产和权益,在等待期内按照时间的推进或服务的提供进行分摊和费用确认,对于没有行权或失效的股票期权则冲销原已确认的资产或权益,但他们对于固定股票期权和变动股票期权的规定并不一致,所采取的价值计量属性也各不相同,有的按照行权价格确定期权价值、有的按照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即内在价值进行确认,而在费用摊销时机以及补偿成本的费用确认上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司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不规范。 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应用并不广泛的前提下,这些不规范的做法也许不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随着当前政策环境的变化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升温,我们必须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做出规范的要求与指导,从而有效配合此轮公司治理的变革与完善。 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SFAS123(R)]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规定美国是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股票期权收益占其经理人员、员工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因此他们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规定将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意见及规定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争论和变革,先后在ARB43、APB25、SFAS123、SFAS123(R)中做出规定,从最初ARB43不确认补偿成本、APB25基本不确认补偿成本(因为按照内在价值法计算授予日的补偿成本一般为0)到SFAS123在争议中妥协为推荐使用(而非强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确认补偿成本,再到2004年SFAS123(R)强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确认补偿成本,结束了关于股票期权计量属性的争论,也大大顺应了民众要求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呼声。 按照SFAS123(R)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的计算是采用普遍承认的认股权定价模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Black-Sc-holes模型和二叉树定价模型。

这些模型考虑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认股权的期限;②授予日的市场价格和认股权的行权价格;③无风险利率;④预计的股价波动率。 这些模型非常复杂,一般都采用计算机来计算,只要输入上述相关变量即可。

对非上市公司,除了对股价波动率的估计外,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在确定了计量价值的基础上,关于会计处理的流程及办法则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思路,即在授予日确认递延补偿支出,在等待期内进行分摊计入相关费用成本,在行权时记录现金收入并确认股本,在期权过期时则调整已确认的资产及权益。

这一规定规范了股票期权的计量属性,大大提高了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能更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状况,便于公司股东的决策制定与执行。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 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原发布者:更深的海77

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公告》的解读发文号:005发文日期:2012-05-31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该《公告》针对我国居民企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一、出台股权激励计划企业所得税处理背景?答:股权激励制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90年代,我国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开始涉及,但均是参与者,不是股权激励计划的建立者。此后,一些在境外上市的我国中资企业,对公司高级人员、董事等实行股权激励计划。2006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允许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公司,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及其他员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激励对象)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根据《办法》)规定,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最主要的措施有二种,一是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即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激励对象从上市公司获得一定数量的股票。二是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即上市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授予激励对象的一项权益。该权益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时间内以某特定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针对《办法》的出台,2006年财政部在其颁发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规范了上市

3. 我国有没有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的规定是怎样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经理人的报酬计划以其超越传统薪酬模式的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也开始实施股票期权制度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本文通过对几种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选用公允价值法的优势及使用公允价值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较为科学的结论关键词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股票期权计划并开始向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人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经过多年的运作实践到2006年末我国沪、深两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其中有14家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已经开始正式实施 ……。

4.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是费用观。

该观点认为股票期权是企业支付给员工工薪报酬的一部分,公司把有价值的股票期权赠予给员工,是为了补偿员工将来提供的服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根据配比原则,这种补偿成本的总额应作为费用,在经理人提供相应服务的期间内摊销,并在利润表中列示。 这种观点目前是主流,无论是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都支持这种观点。

但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1)经理人股票期权报酬成本不符合概念框架中费用的定义;(2)由于股权激励所导致的成本已经包含在被稀释的每股收益中,如果再在利润表上确认由此导致的费用,将会导致每股收益被重复降低;(3)费用观存在的基本假定是人力资本成本全部转化为费用或者在经理人服务期内全部摊销人费用,这不符合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 二是利润分配观。

该观点认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利润)索取权的分享,因此其会计处理应该按照企业的利润分配进行。这意味着股票期权是对员工在过去为企业利润增长所作贡献的一种补偿,而不是对员工未来行为的一种激励,这显然与股票期权的设立目标不相符合。

三是综合资产观。该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报酬由固定工资和股票期权构成,股票期权的这部分人力资本成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进行资产化,其中管理人员提供的管理服务使得企业的市场价值超过账面价值,因此应将其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一般人力资本提供的服务易于辨认,不应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对同一经济内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缺乏说服力,另一方面将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四是非会计对象观。

该观点认为股票期权不符合现有的所有会计要素的定义,它已经超越了会计系统处理对象的范围,因此不应该进行会计处理。 但股票期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事项,当其行权后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及现金项目都将产生影响,因此不对其予以反映是错误的,将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笔者认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一方面要考虑到原有会计框架和会计准则,另一方面应结合我国股票期权的实践和相关法规,从而找到一个简便易行的会计处理方法。 实际上,股票期权性质的认定和股票期权行权时的股票来源对相关的会计处理产生着重大影响。

《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股票来源有三种途径: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从实践来看,目前已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采用第一种方式解决股票来源问题。

(一)向激励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该方式下的会计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原因在于不存在补偿费(市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费用)问题。当公布股票期权计划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当激励对象行权时,则按照发行股票的准则处理即可。

[例1]某企业向激励对象授予10000股股票期权,股票面值1元,约定行权价为每股10元。 授予股票期权时不作会计处理,但需要披露相关信息,并且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应该增加计算一个包括股票期权的每股收益。

当激励对象行权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现金 100000 贷:股本——股票期权行权 10000 资本公积 90000 (二)回购本公司股票的方式我国目前的股票期权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一些与国外股票期权不同的特点,如对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行权价格、行权时间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从而简化了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在股票期权计划中说明设计股票期权的股票数量、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授权日、可行权日、标的股票的禁售期等问题。

《管理办法》第24条还规定,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应当确定行权价格或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 行权价格不应低于下列价格中的较高者: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

这意味着在公布股票期权计划时,行权价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差别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行权价高于股票市价,此时补偿费较低或根本不存在。 实施股票期权计划一段时间后,股票的价格将会有所上涨或下跌。

如果股票的市价上涨,则意味着补偿费用增加;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则意味着补偿费用减少,但预提补偿费用总额以零为下限。补偿费用按年度通过管理费用计人当年损益,直至股票期权到期为止。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方法。

5. 股票期权会计如何处理 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期权的分类

按照期权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看涨期权(可以买入标的物的权利)和看跌期权(可以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另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分类标准:

1. 按照行权日期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和美式期权(American Option)

欧式期权:只能在期权的到期日行使权利,和欧洲没有任何关系。

美式期权:在到期日以及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使权利。因为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要有利的多,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美式期权的权利金一般要比欧式的高。

2.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进行的分类(1):商品期权(Commodity Option)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

商品期权:指标的物为实物的期权,如农产品中的小麦大豆、金属中的铜等

金融期权:指标的物为金融商品的期权,如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权等

3. 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进行的分类(2):现货期权(Physical Option)和期货期权(Futures Option)

现货期权:标的物为现货的期权

期货期权:标的物为期货合约的期权

4. 按照交易场所的不同进行的分类:场内期权(Exchange-Traded Option)和场外期权(Over-the-Counter Option)

场内期权:像期货合约一样,在交易所上市并进行交易的期权,合约内容由交易所事先制订好了

场外期权:依据合约当事人间的协议在交易所以外的场所进行交易的期权,比较自由灵活

5. 按照标的物价格和履约价格间的关系进行的分类:实值期权、平值期权和虚值期权

不知楼主所说的为那种分类处理,我查了一下,按照2007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教材上的举例。期权属于28章金融工具列报里讲述的内容。

会计科目设置为: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衍生工具—看跌期权

6. 我国有没有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的规定

<p>;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经理人的报酬计划以其超越传统薪酬模式的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也开始实施股票期权制度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本文通过对几种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选用公允价值法的优势及使用公允价值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较为科学的结论关键词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p> <p>

</p> <p>;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股票期权计划并开始向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人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经过多年的运作实践到2006年末我国沪、深两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其中有14家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已经开始正式实施

</p> <p>;……</p> <p>;详细请看附件</p>

7. 股票期权会计的特征及功能

由于内在价值法计算简单,便于操作,易于股东理解,并且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提高利润和竞争能力,因而被我国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所采纳。

但内在价值法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股票价格是不断波动的,会计部门需要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时对股票期权的相关成本和费用进行调整,会计处理繁琐易出错,会计记录缺乏内在一致性,为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该法下股票期权内在价值为零时企业无须确认相关成本,这样就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

另外,运用内在价值法确定的股票期权价值忽略了期权本身的时间价值,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8. 公允价值下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及资本公积。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及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例2]2005年12月15日,ZM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决定向其20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0份股票期权,该股票期权合同规定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必须从2006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够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00股本公司股票(股票面值1元)。

该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的5年。公司根据B-S模型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第一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ZM公司,ZM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

第四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 1、由于该股票期权在授予后不能立即执行(3年后执行),因此在授予日(2005.12.15)不做会计处理。

2、在等待期(2006.1.1-2009.1.1)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及资本公积。 (1)2006年末,确认当期取得的服务而产生的费用 借:管理费用 16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0000 (2)2007年末,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 借:管理费用 18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000 (3)2008年末,根据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量确认当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12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5000 3、在可行权日(2009.1.1)之后,虽然又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导致4000份股票期权失效,但企业将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及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4、在可行权日(2009.1.1)到行权有效期截止日(2010.12.15),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为简便起见,假设剩余的管理人员在同一行权日全部行权,则实际行权的数量为27000份[(200-20-10-15-20)x200].实际股票期权的价值为405000元(27000x15)。

(1)公司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获得股票期权所需股票 借:银行存款 27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5000 贷:股本 27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48000 (2)公司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取得股票期权所需股票 《公司法》规定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只能从企业税后利润列支,因此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如下[假设回购日公司的股票价格为25元(10+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7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37500 借:库存股 337500 贷:银行存款 337500 管理人员行权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35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5000 贷:库存股 337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2500 5、在股票期权有效期的截止日(2010.12.15)如果全部或部分权益工具未被行权而失效或作废,应在行权有效期截止日将其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不冲减成本费用。由于第四年20名管理人员的离开导致4000份股票期权失效,根据其公允价值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00。

9. 请问刍探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股票期权属于酬劳性的“职工认股计划”(SOPE),是指公司赋予其高级管理人员在某一特定期限内,按约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获得授权的员工用较优惠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后,或者分红,或者出售股票赚取差价,即可能在一般薪金之外获取额外收益。 股票期权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与公司业绩联系在一起,意在激励他们为公司的发展更加努力工作。

一、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1.会计确认问题 股票期权使被授权的员工有望在一般薪金之外获取一定的额外收益。这种可能的额外收益实质上是公司为享有员工的服务而可能付出的代价,类似于工资费用。

然而,员工是否会行权,公司的这种酬劳成本会不会实际发生,却取决于公司股票未来市价的变动情况以及员工的意向。如果授权后,股票的市价下跌,甚至低于“约定价格”,行权对员工来说无利可图,或者被授权员工本身不愿意继续待在公司,那么,股票期权都会实现不了。

因此,有人提出:不确认股票期权,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在行权之时按股票发行处理即可。但是如果不予确认,股票期权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又可能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披露。

2.会计计量与记录问题 如果要确认股票期权,那么紧接着就是如何计量与记录的问题了。 理论上讲,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内在价值法。

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公司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约定价格)的差额。很明显,股票市价越高,期权的内在价值越大,当期放以其内在价值计价时,期权对应的公司酬劳成本也就越大。

记录时,设置“递延工资费用”、“股票期权”两个科目。 “递延工资费用”在规定期限内摊销计入各期费用,“股票期权”在行权回转作股本。

因为股票市价会波动,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会随之变动,所以,需在行权之前的各期未调整期权的帐面价值,调整数计入当期费用。 (2)公允价值法。

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采用“布莱克·斯考来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确定,而且一经确定,就不再更改。 在公允价值法下,期权的账务处理基本与内在价值法类似,但因为公允价值入账之后,不予改动,故不必在行权之前的各会计期未调整期权的账面价值。

另外,股票期权以公允价值计价,企业往往需要确认一大笔费用。 3.会计报告问题 这是前面两个问题的延伸。

倘若不确认,那就不存在报告问题。 倘若确认、则存在以下几个与报告相关的问题:①“递延工资费用”、‘“股票期权”应列示在报表的哪个部分;②附注中要不要详细披露与期权有关的非财务信息;③怎样调和两种计量与记录方式的矛盾。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股票期权出现的时间不长,即使是在美国,对其会计处理的准则规范也有许多争议,在我国,相关的规定更是尚未出台。 因此,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将股票期权纳入或有事项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在其发布的第37号准则即《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中认为,股票期权是企业与其高级管理人员之间达成的一种和约,行权以前并没有现金和股票的实际交易。 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有关规定看,股票期权确实符合“或有事项”的定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对员工授权)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是否行权)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如股价波动)予以证实。

而且,股票或仅是“应该确认”的那一类“或有事项”,因为:第一,至少在授权日,可以预计股票期权“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即股票期权足以吸引员工行权,否则,若从一开始股票市价就和行权价差不多,股票期权便会“一文不值”,失去吸引力,本身也就不会产生;第二,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第三,确认股票期权,同时要确认一些费用,符合谨慎性原则。 上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与记录 (1)尽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R)在其发布的第123号公告中提出了公允价值法,但其应用值得商榷:①公允价值法下,企业在确认股票期权时往往要确认一大笔费用(相对内在价值法而言),为追求业绩的管理人员所不愿意接受。

据调查,如果由内在价值法改为公允价值法,标准普尔(S&P)指数中的500家企业的利润将下降6%之多,该法本身在美国也遭到了包括微软在内的许多高科技企业以及实务界的强烈批评。②确定公允价值的模型,运用起来,有一系列假设条件,非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不能满足。

因此,公允价值法至少与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吻合。 (2)内在价值法比较容易掌握,实际运用得也比较多,其具体会计处理如下:①授权时,以期权的“内在价值”计价。

内在价值=(预计股票市价一认购价格)*认购股数。分录为借记“递延工资费用”科目;贷记“股票期权”科目。

②在规定期限内的各会计期末摊销。借记各项费用类科目;贷记“递延工资费用”科目。

③行权之前每一会计期本股价波动时,调整“股票期权”并将调整差额计入当期费用。④行权时,将“股票期权”转作“股本”。

借记“银行存款”(认购股票款),“股票期权”(账面价值)科目;贷记“股本”(面值),“资本公积”(当日股票。

1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