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抢跑,跨年行情开启,年内新发超2.6万亿份

邓高分享 时间:

基金发行数量创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年内新成立基金1641只,超过2020年全年的1385只,创下历史新高;总发行份额达26655.10亿份,较2020年同期的28280.87亿份减少1625.77亿份。

从具体类型来看,其中,新成立股票型基金441只,发行份额达3448.73亿份;混合型基金793只,发行份额达15960.52亿份;债券型基金293只,发行份额达5796.41亿份;另类投资基金1只,发行份额达2.33亿份;QDII基金30只,发行份额达327.95亿份;FOF(基金中基金)74只,发行份额达1055.16亿份;此外,今年还有9只REITs基金新发,发行份额达64亿份。

从月度来看,今年1月至5月发行逐步趋冷,6月基金发行市场开始回暖,并在三季度迎来了一波发行小高潮,不过10月以来市场再次逐步转向平淡。

尽管总体发行规模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从单只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来看,年内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16.24亿份,相较于去年的22.55亿份出现了明显缩量。从爆款基金的数量来看,今年以来发行份额达到百亿份的新基金共22只,去年同期则达到39只;超过200亿份级别的爆款基金今年尚未出现,去年同期则有6只超200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在全部新发基金中所占比例有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今年新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全部新发基金数量的比例接近73%,去年这一比例约为64%。

超60只基金“整装待发”

尽管10月新成立基金有97只,发行份额仅1203.17亿份,数量和份额均为今年以来的新低,不过11月发行已有回暖之势,11月新成立基金159只,发行份额达1945.52亿份。与此同时,随着年末来临,机构纷纷展望跨年行情的到来,公募发行热情有增无减,不少基金公司都在抢搭发行“末班车”。

数据显示,本周就有56只基金开始认购(A、C份额合并统计)。其中,11月29日起首发的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华夏越秀高速REIT,仅发行一天就超过预定募集规模。

此外,12月1日,明星基金经理谭丽管理的新基金嘉实价值创造三年持有首发;12月2日,睿远基金旗下第三只公募产品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A即将发售,由固收老将饶刚掌舵,受到市场关注;12月3日,富国、南方、鹏华、中航、惠升、华富基金等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备受关注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也将开始认购。此外,56只新发基金中被动指数型产品居多,达23只,包括10只ETF产品、3只ETF联接基金,涉及消费、港股、新能源等热门主题赛道。

数据显示,从12月1日至12月31日,还有64只基金(A、C份额合并统计)已批待发。与此同时,当前仍有170余只基金正处在募集期。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在过去两三年股票市场行情火热的大背景下,基金赚钱效应得到充分体现,发行数量必然会上升。此外,经过多轮的投资者教育,公募基金的社会认知度大幅提升,投资价值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大众投资者越来越普遍的重要投资选择。


新品常常有,最近尤其多。继北交所基金、增强型ETF、公募REITs等重磅基金产品陆续发行完毕后,本周五,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也将开启发行。

具体来看,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均设置了100亿元的首募上限和比例配售机制,和货币基金一样不收取认/申购费和赎回费,但需要收取0.2%/年的销售服务费,以及收取0.2%/年的管理费和0.05%/的托管费。此外,为了防范资金空转和沦为机构自营借道避税的工具,这类基金将暂不向金融机构自营账户销售。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定位于现金管理工具的重要补充,但相比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其净值化运作和七天持有期的限制能否被市场接受仍然未知。从代销渠道来看,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发行竞争或将主要在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中展开,其代销名单除托管行外极少有银行和券商的身影,但蚂蚁、天天等互联网基金销售巨头均有上架。

单只限额百亿,不向金融机构自营账户销售

11月30日,富国、南方、鹏华、中航、惠升、华富等六家公司旗下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布了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公告,6只基金均将于12月3日(本周五)正式开启发行,又一场发行大战一触即发。

公告显示,上述基金均设置了100亿元的首募上限,若募集期内认购申请金额超过100亿元,则对募集期内的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给予部分确认,实现募集规模的有效控制。

但为了防范资金空转,沦为银行自营部门等借道避税的工具,这类基金将暂不向金融机构自营账户销售,发售对象主要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投资者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其他投资人。

而费用方面,和货币基金一样,上述同业存单基金不收取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但需要收取0.2%/年的销售服务费,以及收取0.2%/年的管理费和0.05%/的托管费,合计费率0.45%/年,略低于货币基金的平均收费水平。

但不同于货币基金可以每日申赎,同业存单基金均设置了7天持有期,即基金每个开放日开放申购,但对每份基金份额设置7天的锁定期;同时,本基金开始办理赎回业务前,投资者不能提出赎回或转换转出申请;本基金开始办理赎回业务后,自基金合同生效日(对于认购份额而言)或基金份额申购确认日(对于申购份额而言)至该日后的 6 天内(不含当日),投资者不能提出赎回或转换转出申请;该日后的第 6 天起(如为非工作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投资者方可提出赎回或转换转出申请。

80%投资于同业存单,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具体到投资策略方面,这批同业存单基金为被动式指数基金,跟踪的是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将采用抽样复制和动态最优化的方法,选取标的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中流动性较好的同业存单,构造与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

基金合同要求,在正常市场情况下,同业存单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因此,其投资组合要求投资于同业存单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而货基同业存单的配置比例仅在30%左右;基金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基金持有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其中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

有获批公司相关投研人士表示,同业存单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的管理工具,对于调节银行流动性指标,补充流动性缺口,产生了重要意义,后续预计规模继续稳健增长。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投资工具,同业存单具有市场容量大、流动性好、久期较短的特点,满足现金管理产品的投资需求。

投研人员配备方面,为了保障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顺利发行运作,六家基金公司也纷纷启用了在货币、债券等领域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来管理。

例如,富国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张波,他曾任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交易员,鑫元基金交易员,鑫元基金交易副总监(主持工作);自2017年10月加入富国基金,现任富国基金固定收益策略研究部固定收益基金经理,管理着多只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定开债基金等。

鹏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胡哲妮,金融硕士,2017年7月加盟鹏华基金,历任固定收益部助理债券研究员、债券研究员,现金投资部高级债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职于现金投资部,从事投研相关工作,目前管理多只货币基金。

而南方基金采取的是双基金经理制,南方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拟由夏晨曦、朱佳担任基金经理。其中夏晨曦为香港科技大学理学硕士,2005年5月加入南方基金,至今已经有超过16年从业经验,曾担任金融工程研究员、固定收益研究员、风险控制员等职务,现任现金投资部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而朱佳曾先后就职于泰达宏利基金交易部和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历任债券交易员、固定收益投资经理,也管理过多只债券基金。

市场接受度仍然未知

整体来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型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定位于现金管理工具的重要补充,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业存单基金毕竟是一创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仍然是一个未知的命题。

“对于投资者来说,货币基金更多提供的是一个底层消费账户的功能,优点在于可以随时申赎的便利,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设置了7天持有期,流动性上就差了一些。” 某申报公司的渠道销售人士表示。

对此,有获批公司相关投研人士表示:现有的货币基金定位为流动性管理工具,申赎灵活,但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对剩余期限和杠杆的投资限制较为严格,收益率偏低。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虽然会有一定波动,但在指数化分散投资下波动较低,且收益率略高于货币基金产品。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截至11月30日,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近一年收益率为3.15%,高于当前传统货币型基金2.14%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近三年、近五年的年化收益也都在3%以上,整体的费前收益回报高出传统货基100个BP左右。

但也有业内人士坦言,现有货币基金以摊余成本法运作,投资者对收益率的感觉其实非常钝化,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以净值化形式运作,会面临一定的波动,产品的推广和被投资者接受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存单指数与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在波动率和最大回撤方面显著不同。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的整体波动率小于货币市场基金指数,但依然存在回撤现象,对比之下,货币基金则采用的是摊余成本法,也就是说,如果存单指数基金替代货基后,保本收益的预期将被打破,投资者可能需要忍受一定程度的回撤。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面世不只是为了丰富低风险基金产品谱系,更重要的是顺应资管新规后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压降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规模。”某申报公司的相关产品部人士表示,近年来,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基规模不断扩大,给市场积聚了大量的风险,显然不符合资管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国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24.41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的规模为9.68万亿,占比近40%。


18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