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告别野蛮生长 迎来监管新时代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自从行情进入市场后,就飞速的发展,不管是私募基金产品的发行量,还是私募基金管理人都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随着私募行业的发展,风险也在不断的聚集,由于监管的原因,私募基金开启了野蛮生长的时代,比如说曾经的私募“一哥”徐翔,就因涉及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原因入狱。

私募告别野蛮生长 迎来监管新时代

私募风险聚集

一方面私募散户化有蔓延趋势,部分私募基金变相公开募集,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利用资金认缴制或通过收益权拆分销售等变相降低投资者门槛,夸大宣传,违规保本保收益等;另一方面,不少私募机构管理失范,违规运作,甚至还有部分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存在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加之,部分私募机构向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披露信息不充分,在监管和自律检查时不配合,甚至拒绝规避监管,“名股实债”类产品兑付压力大,这也就导致了“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从2015年曝出的中金信安、中金赛富、中投金汇,再到2016年4月爆发的“中晋系”,这些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机构,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相比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设立门槛要低得多。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统计,从去年2月7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启动以来,截止到今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已达13895家,备案产品达16402只,管理基金规模接近4万亿元。

管理这些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以及投研人员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公募基金中分流出来的;然而,这其中能够像王亚伟一样的明星基金经理终究是少数,多数私募基金要想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只能拼收益率。

数以万计的私募基金,所导致的竞争同质化,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佣金;然而对于那些掌管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而言,意味着要放大风险偏好才可能博得更高的收益。

4月末,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第五批共17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名单,这17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分散于北京、上海、山东、深圳、黑龙江、辽宁等多地。在这份名单中,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徐翔旗下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列。

在这份名单中,还有因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收到新规实施后第一个收到罚单的上海喆麟股权投资,此前被曝陷入兑付危机的深圳金赛银基金同样宣告失联。

第五批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名单可谓五花八门,除了阳光私募、深陷兑付危机的股权投资基金外,四川欧阳福资产管理拍卖有限公司也进入了名单。

去年11月2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发布首批12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告,公告要求12家公司于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与协会联系,并回复相关情况说明,逾期则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告同时指出,根据协会核查有关情况的需要,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预留的电话、电子邮件及短信方式均无法与12家公司取得联系,相关公司亦未在限定时间内回复相关情况说明。

去年12月14日、今年1月11日和3月8日,基金业协会又先后公布了三批共20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前四批公示的失联私募机构的反馈情况,在此前公布的30家私募机构中,已有21家私募机构被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

至上月末,中国基金业协会再度公示第五批17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失联私募机构增至38家。

私募基金开启监管时代

去年11月1日,徐翔被捕的新闻轰动资本圈,一方面源于徐翔本人在私募界明星基金经理的名气,另一方面,市场人士也将其视为监管层整顿和规范私募基金行业的一个开始。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来,中国基金业协会担任了私募行业重要的监管角色。

去年10月,原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洪磊正式出任协会会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洪磊头一把火也对准了时下操纵市场行为泛滥、非法集资、跑路案件频发的私募。

紧接着,针对私募机构备案门槛较低的问题,中国基金业协会在今年2月5日又推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也被称之为私募备案新规,新规全面提高了私募机构的备案门槛,提出私募基金管理人需满足高管有从业资格、备案需出具法律意见书、在期限内需备案首只产品等一系列要求。

与此同时,2月1日和4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还相继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和《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随后4月又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另外,协会正在抓紧制定的还有《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和《外包业务管理办法》,并计划修订《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由此构建了一套“7+2”完整的自律规则体系。

7月15日,证监会又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就私募资管业务的备案核查与自律管理、委托第三方提供投资建议、结构化资管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做出更加细化和严苛的规定。

2月5日,私募备案新规的实施,引起了私募基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壳运动”,新规要求,“自2月5日起,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不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由此,5月1日和8月1日,也成为很多私募机构的“保壳”大限。

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25841家。其中,已登记但未展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过1.7万家,占到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量的69%。随着5月1日的到来,近2000家空壳私募机构被注销,而8月1日的第二批空壳私募清理潮中,有超7800家空壳私募机构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在对私募机构监管标准趋严的背景下,私募高管人员的准入门槛也随之提高。基金业协会要求,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首次申请,或变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同时从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业务类型的高管人员和基金经理应当具备基金从业资格。并且备案新规也要求,从事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两名高管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为此,很多在私募从业已久的高管大佬们,为了监管合规要求,开始加班加点地学习,积极参加从业资格考试。

【想要获得更多的基金最新消息吗?关注www.cnwjcj.com:www.cnwjcj.com 即可获得更多基金资讯】

110